唱歌怎么安放喉头?高音和打开喉咙的关键,一看就懂的精品小文

关于美声唱法,吉诺—贝基认为,掌握美声唱法必须具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喉头的稳定。第二是面罩共鸣。第三是横膈膜的支持。

1

歌唱时的喉咙状态

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初学歌唱的人,为了追求良好的歌唱共鸣和声音的高亢,而挤着喉咙歌唱。又由于得不到自己想象中的共鸣效果,因而造成歌唱者的认识错误,便加倍使用气息的压力,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搞得面红耳赤,浑身紧张,而且声音尖锐、刺耳,十分难听。还有一些歌唱者,为了想使喉头放下,而压着喉头、挤着喉咙歌唱,结果不但不能很自然地把喉头稳定在理想的位置上,反而因喉头受到过分的压迫而使声音喑哑。还有一些歌唱者,为了唱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高音,而声嘶力竭地拼命喊叫,使得喉头过分上提,喉咙紧缩,气息不畅。出现以上几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时没有打开喉咙。其实,歌唱者只需打开喉咙歌唱,喉头就容易稳定在理想的位置上,就能使口、咽、喉等器官的紧张僵硬现象得以克服,进而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和圆润。舒展的声音。这里所说的打开喉咙,就是保持喉咙的通畅无阻状态,使歌唱声音不受压抑、不受阻碍,很自然地发出。而歌唱声音经过畅通无阻的喉咙,向上进入打开的喉咽腔、口咽腔和鼻咽腔,并传递到头腔得到头腔共鸣。同时,歌唱声音通过打开的喉咙向下进入胸腔,获得胸腔共鸣,这样,两者结合,就能使歌唱声音得到最丰富的共鸣效果,显得圆润、丰满。总之,喉咙打开了,声音就容易发出,共鸣就容易获得,气息也容易控制。

唱歌怎么安放喉头?高音和打开喉咙的关键,一看就懂的精品小文

打开喉咙,人人都会,但要保持住这种打开喉咙的状态去歌唱,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是因为人们平日说话时,并不要求像歌唱时那样把喉咙充分打开。而平日说话时的用喉习惯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在歌唱活动中,使一些歌唱者产生一种打开喉咙就吐不清字或发不出声音的错误意识。这种意识迫使他们在歌唱发声时,总是下意识地收缩喉管,从而破坏了声音和气息上行下达的通畅的道路,使喉咙处于不良状态。要纠正这种现象,必须首先让歌唱者真正了解:用最少的力量和最节省的呼吸获得流畅自如地歌唱,这是声音艺术的最高原则,而打开喉咙则是实现这个最高原则的先决条件。

2

常见的喉头位置与状态有以下几种

1

歌唱时喉头处于较高的位置

歌唱发声时如果喉头处于较高位置,会使喉咽腔闭锁,口咽腔缩小,喉咙失去应有的开放状态。这时声带振动时所发出的基音只能进入空间较小的口咽腔内发生共振,产生共鸣。这时高频声波虽然能通过鼻咽腔的传递而获得头腔共鸣,但低频声波在空间较小的口咽腔内既得不到共振与扩大,又不能很好地向下传递至胸共鸣腔获得共振与扩大,因而消失殆尽。因此,高喉位歌唱发声,虽然具有吐字清晰、自然、声音刚亮、清脆等特点,但是,声音比较浅、散、细、飘,缺乏宽厚、深沉、圆润等特色。同时,喉头的位置过高,会使咽腔缩短,喉头下方的气管长度拉长。这样,不但削弱了闭合的声带向下阻挡气息冲击的力度,造成声带与气息对抗力的失衡,而且气流在冲击声带时经过一个较长的、毫无控制能力的气管,也会削弱气流对声带的冲击力。此时,若要保持气息冲力和声带张力二者的平衡,就必须继续加强胸肌、腹肌和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力度。这样势必会给呼吸器官带来过分的负担,使其易于疲劳,不利于功能的发挥。如果喉头上提,嗓子的腔体就挤了,气息也浅了。此外,喉头过分上提,还会引起颈部肌肉紧张、僵直,对喉头产生压迫现象,不利于各披裂肌和软骨的自由活动,影响它们对声带灵活、有效的控制与调节,以致声带不能自如地闭合、打开,使得歌唱声音失去自然、圆润、舒展的特点。严重者,甚至无法正常发声、进行歌唱活动。

唱歌怎么安放喉头?高音和打开喉咙的关键,一看就懂的精品小文

2

歌唱时喉头随音调的高低变化而上下移动

保持这种喉头状态去歌唱发声,虽然能够使吐字准确、清晰,歌唱声音也具有亲切、自然等特点,但是,它却不符合人体发声器官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科学歌唱发声的要求。因为歌唱时,喉头的位置和状态不同,发声的效果也不相同。假若在歌唱发声时,喉头的位置和状态不稳定,随着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或由于咬字、吐字的原因,不时地上下移动,那么,就必然会使歌唱声音的音色时明时暗、声音线条时粗时细、发声位置时高时低,歌唱声音难以协调、统一,失去和谐、流畅、优美的特点。

3

歌唱时喉头保持较低的位置和稳定的状态

歌唱时,一个位置较低的、状态相对稳定的喉头,会使它下方的气管缩短,管壁的张力增强,并使声带闭合时的张力和胸肌、腹肌以及膈肌对气息的控制力的距离缩短。这样不但十分有利于气息的控制和气息功能的发挥,而且,有利于气息对声带的冲击力和声带对气息的抗力之间的协调统一,为发出高质量的基音提供有利条件。如果喉头处于较低位置,软口盖上抬,这样,喉咽腔和口咽腔被上下拉长,形成一个窄而长的共鸣管道。声带振动时所发出的基音声波,首先在这个共鸣管道内获得良好的共鸣。这种因共鸣而得到扩大的高频声波,向上通过鼻咽腔的传递又较容易获得明亮、集中的头腔共鸣。同时,由于较低而稳定的喉头位置比较接近胸腔,加之喉头协同声带对气息所产生的向下的抗力,使得发声时所产生的基音声波比较容易向下反射并传递至大气管,从而获得理想的胸腔共鸣效果。保持较低而稳定的喉头位置和状态,不但能够保证良好声、气关系的形成和理想共鸣效果的获得,而且会使吐字、发声和共鸣器官始终保持灵活、自如地运动状态,确保整体歌唱状态的协调、统一,这些,无疑都会给歌唱效果带来决定性的影响。练唱者只要在歌唱发声时找到了“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喉头就会被动地下沉到底喉位置上,喉头没有任何用力地感觉,只有喉头下沉时活动的感觉。尽管保持较低喉头位置歌唱,十分有利于良好声、气关系的形成和科学发声机制的建立,以及整体共鸣效果的获得,但是,并不等于说歌唱时的喉头位置越低越好。假若歌唱时有意识地过分降低喉头位置,会因喉头压力过重而使喉头和声带的调节失灵,造成喉咙过分紧张,不但有损于科学发声机制的建立和理想歌唱效果的获得,而且极容易造成发声器官的病变。从以上三种不同的喉头位置和状态在歌唱中的作用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的喉头位置能发出三种不同特色的歌唱声音,最科学、最符合人体发声客观规律的是保持较低喉头位置的发声方法。这也是保持较低喉头位置歌唱发声被众多歌唱者所承认和采用的根本原因。

3

歌唱时形成不同喉头位置和状态的原因

我们已经分析了不同的喉头位置在歌唱中的作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并得出了低喉位歌唱发声是最科学、最正确的发声方法。但是,仍然有许多歌唱者并未采用这种方法,他们在歌唱时,选择和使用了其他喉头位置与状态的发声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唱歌怎么安放喉头?高音和打开喉咙的关键,一看就懂的精品小文

1

不同的嗓音类型需要不同的喉头位置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引用德米特列耶夫所著《歌唱时的喉头位置》一文中的论点来加以说明。德米特列耶夫对于歌唱时的喉头位置,作了专门的科学测定与比较。通过观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歌唱时喉头位置的高低是与嗓音的类型有关的。我们研究过的所有男低音与男中音的喉头都是放下来的,而大部分高的女高音则都将喉头提起或是保持在安静时的水平上。在戏剧女高音、女中音与男高音身上却不存在这种规律——他们的喉头位置则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提起、有的放下、有的保持在安静时的位置上。”形成这种不同的喉头位置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每一种嗓音类型,在歌唱时都需要一定的口、咽喉管。歌唱者自身的口、咽喉腔管道的长度若短于所属声音类型所需的标准长度,那么就必须放低喉头的位置,以拉长口、吼咽腔管道;若长于所属声音类型所需的标准长度,就必须提高喉头的位置,借以缩短口、喉咽腔管道;若恰好符合所属声音类型所需的标准长度,歌唱时,喉头则保持在安静时的水平上。

2

不同的歌唱方法和歌唱声音特点需要不同的喉头位置

不同国家和民族对于歌唱声音的不同审美观念,形成了不同的歌唱方法与不同的歌唱声音特点。而这些不同的歌唱方法和不同的歌唱声音特点,又需要歌唱时运用不同的喉头位置来表现。我国名族唱法在歌唱声音和演唱技巧等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名族相比,有很大不同。我国民族唱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字、腔、声、情、味”五个方面,要求嗓音要“甜、脆、圆、润、水”,讲究“五音”(唇、齿、牙、舌、喉)、“四呼”(开、齐、合、撮),要求发声和吐字紧密结合。歌唱时,每个字都必须做到准确地吐字、归韵、收音,因而,口腔内部器官的活动比较复杂,较多地使用口、鼻、头腔等上部共鸣,而对口咽腔、喉咽腔以及胸腔的共鸣使用较少,使得歌唱发声位置比较靠前,吐字准确、清晰、自然,歌唱声音清脆、明亮,字、声、情的结合协调、自然。这种歌唱方法和歌唱声音特点容易促使喉头处于较高的位置。

3

不同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需要不同的喉头位置

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特点的声乐作品,必然要求歌唱者发出的实际的声音效果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又必须通过控制和调节发声器官——主要是调整喉头的位置和状态——才能实现。所以说,不同的声乐作品的艺术效果,需要歌唱时运用不同的喉头位置来表现。

唱歌怎么安放喉头?高音和打开喉咙的关键,一看就懂的精品小文

总之

歌唱时喉头的位置和状态的不同,是由上述种种原因造成的,每一个歌唱者都会有自己最理想的喉头位置。这个最理想的喉头位置,当然是根据个人自己的歌唱器官和歌唱声音的特点,和能够取得最佳歌唱效果来确定的。没有一种喉头位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适用于所有歌唱者的。在这个问题上,一旦陷入教条主义,必然会贻害无穷,不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出各种各样的声乐人才。但是,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不管歌唱者的喉头处于什么位置(当然对他来说应该选择最有利于歌唱的位置),它必须始终相对稳定在那个最合适的位置上。尽管歌唱时,声音的高低和强弱千变万化,但喉头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程志,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一级演员,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

著名的歌剧女高音金克·米兰诺在介绍她的声乐学习过程时说,她的老师从不允许她把声音唱得很大,所有的练习都是小声唱,这种方法有显著效果。

《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说,在自然领域中,只需要用少量的声带张力和少量的气息来发出每个声音,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均衡的发声机能。 轻声唱法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在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气息支持、稳定的喉头状态、有头腔共鸣的位置,用微弱的音量、自然、放松地歌唱具有良好作用。以下介绍“轻声唱”训练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哼唱”

哼唱练习很容易获得假声和混声,对声区的统一有很大的帮助。用闭口哼唱和开口哼唱交替练习,使声音逐渐变竖、变圆、变集中,使集中的声音往头腔里输送,以求获得进一步的头腔共鸣。

练习要求:首先尽量把声音位置挂在鼻咽处,用一种擤鼻涕的感觉来带着哼,尽量找到“晕呼呼”的感受。其次,笑肌要提起,自然的面带微笑。喉咙要自然放松、打开,喉结放在最低的位置上。再次,要在横膈膜有力的支持上哼唱,全身要通畅,尤其是肩、胸部位要放松,向下叹着唱。最后,在正确的哼鸣下,再带入其他母音,要求在带入其他母音时,一定要注意其面罩共鸣的位置,呼吸支点等均要与哼鸣相同,包括声音走动的方向、路线、感觉要一致。交替使用张口和闭口的发声练习,可以帮助把声音的集中点保持在头腔的最高部位。如果歌唱者在哼唱一个长音时,肌肉是放松的,能把下巴慢慢地放松下来,直到口慢慢地张开,而对哼唱时形成的声音共鸣不会有任何的干扰,这也可以作为对正确哼唱和正确共鸣的一种测验。

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逐项检查,反复练习,一直到开口音正确了,然后才能将哼鸣抽掉。由于哼唱用力较小,声音较轻,声音一直回旋在鼻腔和鼻咽之间,因此便于体会鼻腔和鼻咽腔的共鸣。在做哼唱练习时,喉头一定要放松,上胸要放松,气息要自然深沉而有控制。一旦有了鼻以上的共鸣感,就要将这种感觉慢慢地过渡到a、e、i、o、u几个元音上去。要记住哼声唱是大声唱的基础,只有掌握好哼鸣的位置和哼鸣的色彩,才能使声音往鼻咽以上的眉心处集中而获得高位置的头腔共鸣。要反复体会,反复练习,才能体会和找到真假声结合的自然歌唱状态。哼声唱不论高低、强弱都要带有靠前富有穿透力的自然头声,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衔接自然、统一创造良好的条件。哼唱的好处是使喉咙自由与放松并防止喉音。如果整个声音通道不是处于全然的放松状态,就不能把声音唱好。

用“恩”字做哼唱练习时,可使前鼻腔硬腭之上感到震动而软腭前部扯紧。“恩”字位置较靠前,用这个位置歌唱表现为轻型女高音色彩。用“昂”字哼唱,可打开鼻咽腔,使硬腭后部软腭感到震动,共鸣点适中,鼻、咽、胸三腔同时感到震动,声音色彩比较明亮,为典型的抒情女高音色彩。用“翁”字哼唱,如:中、东、雍等字,喉位降低,软腭打开更大,舌根产生震动,胸腔共鸣增多,发声时有较暗的声音色彩,这种声音为戏剧性声部所特有。莱莉·彭斯在《谈歌唱》一书中曾说:“我用哼音歌唱许多音阶和练习曲,这种练习对我是非常有用的。”

唱歌怎么安放喉头?高音和打开喉咙的关键,一看就懂的精品小文

第二阶段:“小声唱”

在哼唱的基础上,使声音慢慢地出来,采用小声唱,使声音容易集中,歌唱者不紧张,不疲劳,思想也相对的集中,思维也会活跃,有利于主观的控制和正确状态的形成,以及使气息能够合理地运用。学生通过可自己发声的反馈,去自觉地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在此阶段,严禁大声歌唱,树立起正确的小声唱概念,可以帮助学生调理出舒适、优美、光彩的、规范化的音色,而后通过发声器官的相互配合,唱出清晰、明亮、轻松的小声来,这也是声音训练的基础。

小声唱, 可以避免学习声乐中的大声喊叫的毛病,并且也能解决高音唱不上去的问题,对声音的统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小声歌唱可以对吐字不清有很好的帮助;对歌唱的感情有很好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不愿意去做小声唱的练习,急于求成,对老师的要求充耳不闻,从而在声乐学习道路上,耽误了时间,走了弯路。

唱歌怎么安放喉头?高音和打开喉咙的关键,一看就懂的精品小文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