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生態“生死局”:曾要進500強 現債務逾期120億 證監會罰102萬

或被暫停上市。

近日,武漢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迪生態”)公告稱,因涉嫌信披違規,證監會此前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公司已於近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下稱“《告知書》”)。

根據《告知書》,凱迪生態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一案,已由證監會調查完畢。根據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凱迪生態給予警告,並處以40萬元罰款;對前任董事長李林芝、前任總裁兼財務總監張海濤分別處以15萬元、10萬元罰款;對前任副總裁江林、前任獨立董事張兆國分別罰款5萬元;此外,對其他涉案人員羅廷元、徐尹生等9人處以罰款3萬元;以上罰款合計102萬元。


凱迪生態“生死局”:曾要進500強 現債務逾期120億 證監會罰102萬


公開資料顯示,凱迪生態成立於1993年,於1999年登陸A股,曾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生物質發電企業之一。2011年,公司時任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陳義龍誇下海口,稱“凱迪萬億不是神話”;隨後陳義龍又高調宣稱,“2020年凱迪將要走進世界500強企業的行列”。

然而天不遂人願,自2018年5月以來,凱迪生態債務危機全面爆發。隨後,公司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大股東持股份被司法輪候凍結,同時公司多個銀行賬戶亦被凍結,這導致公司大部分電廠生產陷入停滯,經營危機隨之爆發。


凱迪生態“生死局”:曾要進500強 現債務逾期120億 證監會罰102萬


財報顯示,2018年凱迪生態實現營收24.04億元,同比下降56.08%;歸母淨利潤虧損48.10億元,同比下降1.91%。與2017年審計狀況類似,公司2018年財報也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自4月29日起停牌,深交所將在股票停牌後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暫停股票上市的決定。

根據最新公告,截至4月19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共計124.19億元,公司淨資產為106.33億元,逾期債務佔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比例為116.80%。與此同時,凱迪生態及控股子公司所涉訴訟、仲裁案件合計844件。此外,截至2018年末,公司負債合計307.14億元,2017年為291.70億元。

關於公司債務重組及審計報告等問題,時間財經多次致電凱迪生態董秘辦,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違規挪用4億元

據凱迪生態《董事會工作報告》,自2018年一季度以來,“個別授信銀行及非銀行債權人基於對公司產業發展認知和還貸信心不足,在金融市場去槓桿多重壓力下,開始出現抽貸或壓貸現象”。

2018年5月初,凱迪生態中票兌付違約、債務危機爆發,企業信用評級被下調,融資通道關閉,到期債務無力償還,各方債權人維權訴求及訴訟接踵而至,凱迪生態及電廠銀行賬戶被凍結,大部分電廠生產陷入停滯,持續經營存在風險;此外,燃料供應方欠款無法償還造成其圍堵公司事件時有發生,公司生產經營面臨重大考驗。


凱迪生態“生死局”:曾要進500強 現債務逾期120億 證監會罰102萬


凱迪生態董事長陳義龍

隨後,公司董事會推進瘦身自救及三大重組——資產重組、債務重組、股權重組計劃,希冀通過出售非主營業務資產回籠資金,償付燃料供應農戶欠款、補發員工工資及恢復生產,同時推進債務重組,繼而進入戰略投資人進行股權重組,最終化解公司危機。

2018年9月底,凱迪生態就生物質發電項目資產、林業資產、楊河煤業股權三大資產包與各交易對方達成正式交易協議,總價約61.4億元。另一方面,公司展開與各電廠債權人、燃料供應方等的溝通協商。報告期內,共計19家電廠與債權人、燃料供應方等達成多方協議,相關資金賬戶得以解凍,實現封閉經營模式下的生產恢復。

截至2019年3月22日,凱迪生態共有26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凍結金額86.88億元,被凍結賬戶餘額為2236.49萬元。凱迪生態旗下共有54家子公司的143個賬戶被凍結,申請凍結金額55.89億元,被凍結賬戶餘額為4262.80萬元。


凱迪生態“生死局”:曾要進500強 現債務逾期120億 證監會罰102萬


另據《凱迪生態2018年度監事會工作報告》,2018年1月,凱迪生態公司未經董事會決議,從募集資金賬戶轉出募集資金4.03億元,未用於募投項目。截至2019年4月25日,該筆資金未予歸還。

關於大華會計室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大華”)出具的審計報告,監事會則表示,“真實反映了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或被強制退市

值得關注的是,大華在對凱迪生態2018年度財報進行審計後,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在此之前,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2017年年報出具的審計報告亦“無法表示意見”。

部分會計師告訴時間財經,上市公司一旦被出示“無法表示意見”的報告,意味著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具有重大風險,最嚴重後果是會處罰強制退市規則。是否退市,既要看所在交易板塊(上海主板、深圳中小板、深圳創業板),也要關注報告後面尚未暴露出來的違規行為。

凱迪生態2018年到期的有息債務本息合計為218.94億元,集中兌付金額巨大且已發生多起債務違約。由於凱迪生態大量銀行賬戶被凍結及部分電廠印章被監管,導致大華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無法判斷公司貨幣資金金額是否準確。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凱迪生態貨幣資金餘額為6.61億元。


凱迪生態“生死局”:曾要進500強 現債務逾期120億 證監會罰102萬


因債務危機導致凱迪生態發生多項訴訟、仲裁,因涉訴案件中的金額、違約金、訴訟費、保全費等金額未最終判定,大華無法判斷這些案件最終涉及的金額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凱迪生態2018年對2017年度將格薪源生物質燃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薪源”)及其子公司因喪失控制不再納入合併範圍事項,進行前期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對期初合併財務報表數據進行追溯調整。對格薪源及其子公司鉅額虧損及大額減值,大華未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無法判斷該虧損及減值的準確性。


凱迪生態“生死局”:曾要進500強 現債務逾期120億 證監會罰102萬


由於債務違約導致多家運營電廠被債權人監管或申請強制執行,且已有一家運營電廠被拍賣,截至目前大部分電廠停機待料,已出現拖欠員工工資及稅款等情形。

凱迪生態雖已制定重組規劃,計劃於2019年6月前進入司法重整程序。真實情況是,大華仍無法判斷公司在持續經營假設基礎上編制的財報是否合理。(北京時間財經 胡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