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每個人都需要一場旅行,與自己和解

“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

這一句話來自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

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存在偏見,傲慢的人肆意侮辱他類,受到偏見的人飽受屈辱與孤獨。

每個人都需要一場旅行,與自己和解。


綠皮書:每個人都需要一場旅行,與自己和解

- 1 -

《綠皮書》這部影片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主題。該影片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大獎,維果·莫騰森三年兩度摘得最佳男配角,與阿里·馬赫沙拉上演了一場超越種族、超越階級的和解之旅。

阿里·馬赫沙拉飾演的託尼是一個意裔白人司機,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一個美麗賢惠的妻子,兩個可愛活潑的孩子。他厭惡黑人,當看到兩個黑人維修工用自己家的杯子喝過水之後,他將杯子丟進了垃圾桶。託尼儘管是白人,但身處生活的底層,為了高薪不得已當起了黑人的司機。

維果·莫騰森飾演的唐,是一位享譽世界的鋼琴藝術家博士,舉止優雅,深受上流社會的歡迎,但因為是黑人,並未得到真正的尊重。因為受到偏見日久,孤獨的黑人音樂家準備開啟南下巡迴演唱之旅,所以聘用了擁有超強解決能力的白人司機託尼。

該片的時代背景便是1962年的美國。

那個時代白人至上,歧視黑人,尤其是在美國的南方。而那時專門為黑人所出的“Green Book”(綠皮書),是一本行動指南,指明瞭哪些旅店和餐廳可以讓黑人入住和就餐。

電影名《綠皮書》就來源於此,表面上為了黑人的便利,實則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


綠皮書:每個人都需要一場旅行,與自己和解

- 2 -

唐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身為黑人,他受過高等教育,有著藝術家的身份、地位,穿著筆挺的西裝,住在富麗堂皇的宮殿,不同於其他身處底層的黑人,也比大多數白人更富有。

但不幸的是,他也不被黑人所接受。

影片中的一組鏡頭將這種不被接受的情形渲染得很到位。

南下途中,他路過那片滿是黑人的田野,黑農們辛苦的勞作,看到坐在汽車後座的唐,而託尼作為白人給他當司機。黑農們用驚詫的目光看著他,彷彿不相信眼前的這位黑人和自己擁有同樣的膚色,唐表現出害怕、陌生和無地自容,立即駛離現場。

如果說他不被白人所接受,也有情可原;但同樣是黑人,他也不被接受,那是何等的孤獨?


綠皮書:每個人都需要一場旅行,與自己和解

正如意大利小說家莫拉維亞所說:

名望就意味著孤獨。名望彷彿商店櫥窗裡陳列的水晶,你被安置在那裡展覽,供人欣賞,馬路上所有的過客都瞅著你,可是任何人都不能接觸你,你同樣也無法接觸任何人。

這種孤獨在另一組鏡頭也被推向了極致。

根據《綠皮書》的指引,唐來到了專為黑人服務的居住區。他西裝革履得端坐在院子裡,黑人同胞邀請他參加平民百姓的鄉土遊戲時,唐拒絕了,黑人們表示不理解,唐被迫離開。黑人們隨後來了一句:“他是害怕弄髒他的管家服”。

“黑人低賤”的思想已經深深地烙在了1962年的美國人心中,包括黑人。

唐行駛在無邊的黑夜裡,就像唐的膚色一樣。

社會上的歧視無處不在。

唐不僅遭到上流社會的白人、底層的黑人的歧視,還遭受了底層白人的歧視。大環境經濟低迷,有的白人也過著不如意的生活,但依然瞧不上黑人,託尼就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託你說:“每天要去賺飯錢,你,大人物先生,住在城堡的頂部,周遊世界為富人演出演唱會;我住在街上,你坐在寶座上,所以,是的,我的世界比你黑的多”。

張藝謀說:

其實每人都有孤獨感,喧囂中的人,內心可能是孤獨的,這種孤獨是與生俱來的,有人多些有人少些,但內心都渴望被安撫、理解。

唐是孤獨的,他渴望被白人接受,被黑人接受,被社會接受,不希望被貼上“黑鬼”的標籤。


綠皮書:每個人都需要一場旅行,與自己和解

- 3 -

一路南行,那裡是歧視黑人的重災區。

唐無法享受共用廁所;無法在西裝店的試衣間試穿;為上流白人彈鋼琴,卻只能用爛牌子演奏;進入酒吧被白人群毆;因為是黑人便被警察盤查,進入監獄,卻沒有申訴的權利;作為受邀演出者,卻無法與白人嘉賓共享晚餐......

唐從小到大遭遇了歧視、偏見、孤獨,哪怕是滿身才華,依舊不被尊重。這種痛苦日日夜夜折磨著他,就好像每晚他都要孤獨地坐在陽臺上孤獨地喝著酒,看著樓下的喧鬧繁華。

臺詞裡所說:“改變人們觀念需要的不僅是才華,還有勇氣”。

他想改變這種境遇,所以才有了這趟南下巡迴演出。他傾情地演奏,贏得了上流白人的掌聲,但依舊不被接受。

一次次失望,一次次掉入痛苦的深淵,看似高傲的姿態,內心已千瘡百孔。

就在最後一場演出,唐因為無法享用貴賓的晚餐時,託尼拽著他離開了那裡,拋棄了上流白人的仰慕,拋棄了音樂家的信譽,拋棄了讓他痛不欲生的偏見。

就像他在雨夜裡歇斯底里的呼喊:“有錢的白人付錢讓我談鋼琴,因為這使他們感到有教養,但我一離開那個舞臺,我不過又是一個黑鬼,這才是他們的文化所在”。

他和託尼飛奔往黑人的酒吧裡,痛快的喝酒,痛快的歡笑,痛快得為平民百姓彈奏鋼琴,那一刻唐彷彿著了魔,與自己徹底地和解,酣暢淋漓地和解,有一種“彼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豪邁豁達!

就像霍德華·法斯特所說:

假如你在世界上是孤獨的,完全孤獨的,你就把這種孤獨用作你的安慰和你的力量。


綠皮書:每個人都需要一場旅行,與自己和解

- 4 -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意為:一群向南飛去的烏鴉繞樹飛了很多圈,卻找不到它們的棲身之所。

烏鴉本非不詳之鳥,只因其黑色的羽毛,喜食腐肉,叫聲難聽,所以被意化不詳。其實烏鴉聰穎,喜好運動,愛情專一,行為複雜,有較高的智力及活躍的社會表現。在世界某個角落它還是思想與記憶的化身。

唐就是那隻烏鴉,找不到心靈的歸處,孤獨得動人。


綠皮書:每個人都需要一場旅行,與自己和解

該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實至名歸,有著公路電影的鮮明特色,經歷一場旅行,最終找到答案。雖然沒有出生入死的經歷和驚心動魄的劇情,但總歸讓心靈得到了釋然和解脫,託尼和唐最終也成為了摯友,讓彼此的偏見得到了和解。

平安夜。唐帶著香檳,來到了託尼家裡,託尼真心地歡迎這位摯友的到來,其妻子熱情地擁抱著唐,感謝唐指導丈夫為她寫下了那麼多動人的信箋。

這部電影充分體現了導演彼得·法拉利的人文關懷和道德理想:人人生而平等。

不同的國度,不同的膚色,不同的階層,不同的文化,才鑄就瞭如此繽紛多彩的世界。每個人不應該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個世界和他人,放下偏見,世界真的很美好!


綠皮書:每個人都需要一場旅行,與自己和解

就像1963年馬丁·路德金髮表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所誦讀的那樣,如此感人至深: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裡生活。

今天,我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亞拉巴馬州能夠有所轉變,儘管該州州長現在仍然滿口異議,反對聯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裡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將能與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攜手並進。

今天,我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聖光披露,滿照人間。

(圖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