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宰相一首樂極不悲的詩,完全合《易》而作,對行樂有指導意義

恩制賜食於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

唐•張說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

位竊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緩歌春興曲,情竭為知音。

大唐盛世,氣象鼎盛,唐玄宗李隆基於麗正殿宴請群臣,觥籌交錯樂舞昇平,時任宰相的張說是這場盛宴的主角之一,頻頻舉杯之後,張說已醉意迷闌,酒酣才情起,張說當場賦五律一首,感人至深。這首詩看似唱和之作,其實是作者肺腑之言,是盛唐氣象的一幀縮影。

盛唐宰相一首樂極不悲的詩,完全合《易》而作,對行樂有指導意義

首聯“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首聯用典,東、壁,傳說是藏有天下圖書的兩種星宿;西園是三國時期曹植設置的招集天下有學之士共聚一處的學苑。作者以典故入詩,盛讚了唐玄宗李隆基修建書院是合天地融古今的壯舉。此句也為全詩鋪上了一種儒雅高端的“讀書人之事”的基調,圖書藏智、翰墨抒情,書香之氣撲面而來。

盛唐宰相一首樂極不悲的詩,完全合《易》而作,對行樂有指導意義

頷聯“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古時《詩經》與《易經》是為政者必須爛熟於心的經典,誦讀《詩經》能博古通今,國家大事便能瞭然於胸;不精熟於《易經》者不能為相,天道、地道、人道的大變數在《易經》裡有精闢的闡釋。作為宰相的張說,精通縱橫捭闔之道,有經邦治國之略,這些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圖書”裡讀來的,在“翰墨”間苦習得來的。頷聯延意首聯,自然銜接恰到好處。

盛唐宰相一首樂極不悲的詩,完全合《易》而作,對行樂有指導意義

頸聯“位竊和羹重,恩叨醉酒深。”古時讀書人的最高、最好的理想在作者這裡都實現了,為官從政上承天命皇恩,下庶黎民百姓,而且張說官至當朝宰相,可謂是位傾朝野,此聯前後句都有張說“得志”的歡愉之意。詩至此聯還是續上聯之意,寫自己通過刻苦讀書之後得皇帝重用,深被澤露,自己在情感上也是甚感知遇之恩,字字流露出竭情效忠之節義。

盛唐宰相一首樂極不悲的詩,完全合《易》而作,對行樂有指導意義

尾聯“緩歌春興曲,情竭為知音。”天地順動合歌盛世,作樂崇德誦大千繁茂!至此聯全詩達到情感的高潮。“情竭”表面意思是為賦此詩竭盡心思,實則是向皇帝表達自己的忠心,大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意。

盛唐宰相一首樂極不悲的詩,完全合《易》而作,對行樂有指導意義

此詩頸尾兩聯描寫自己爛醉如泥、載歌載舞,似乎幾近失態之歡。《易經•豫卦》首爻既警告曰:“鳴豫,兇!”意思是高興的過頭了必然會樂極生悲,作為精通《易經》的張說來說,“不至兇來”、“趨吉避凶”是易如反掌的事,他既然敢如此作歡,說明他已做足不至兇來的前提工作。什麼“豫樂”而不至悲來呢?縱觀《豫卦》,先民從正反兩方面反覆警告我們要樂得其由、樂得其據,所以爻至九四,道出全卦主旨:“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盛唐宰相一首樂極不悲的詩,完全合《易》而作,對行樂有指導意義

原來作者之所以縱情而歡,是歡由所由、歡由所據,和天而歡和地之樂,即是“後天下之樂而樂”,何悲之有?

盛唐宰相一首樂極不悲的詩,完全合《易》而作,對行樂有指導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