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相機使用M檔時設定各種測光模式,還有意義嗎?有何意義?

百色市風光照片專賣


單反相機使用M檔時設定各種測光模式,還有意義嗎?有何意義?

單反相機使用M檔時設定各種測光模式,還有意義嗎?

答案是:有!

有何意義?

先說一下單反測光的意義,簡單直白的說就是單反相機用來感知通過鏡頭進入感光元件的光線有多少。

再說一下單反測光模式的意義,不同的測光模式對進入鏡頭的光線位置計算方法不同,比如評價測光基本上全面考慮進入鏡頭光線的強弱,比如點測光只考慮測光點位置的光線強弱。

在不是M檔手動模式下,一般只要調整光圈和快門一個參數就可以了,另一個參數由相機根據測光的結果自動匹配出來。


在M檔手動模式下,光圈和快門全是手動調整,這樣看來似乎沒測光什麼事了,測光模式調整也沒什麼必要了。

但是M檔光圈參數和快門參數是胡亂調的麼?根據什麼確定?根本上還是曝光的準確與否,曝光的正確與否,這時在調光圈和快門的時候,要看目鏡裡的曝光標尺提示,這個曝光提示就是測光及測光模式的意義所在。


專注於攝影及攝影后期教學二十餘年 簡單清晰 講透原理 突出可操作性 !

已發佈大量系列教程 軟件 素材 濾鏡 插件等粉絲福利!關注即免費贈送!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相機的各種測光模式當然有它們存在的不同意義。在M檔的時候,測光數據還是會顯示出來給你參考。


至於各個測光模式有什麼意義其他幾位老師都解釋了。我就不多展開了。


我談談M檔曝光模式存在的意義和用法。


M檔的存在,是因為很多時候自動擋並不好用。測光系統會存在不足,沒法針對當前的光線給到合理的參數。這個時候請轉用手動擋。


但是手動擋如何用?何時用?很多人搞不明白。


我舉出一個現實的例子。這個例子就是前幾天我回答的一個問題:《喜歡攝影,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完善,還有必要買臺相機嗎?對此你怎麼看?》


我回答到:“我們中國人還是很喜歡攝影的。那麼如果預算足夠的話,為什麼不買臺相機呢?

我也不想多辯論什麼。上兩張對比圖片吧!


同一地點,同一時間拍攝的。上圖用IPHONE拍攝的工作照。

上面2圖,用圖片1中的相機拍攝的。更加接近我真實看到的感覺。而且經過了適當的構圖。相機直出的JPG,沒有PS。”


大家看著覺得我回答得很簡單。相機拍得比手機好。可是大家不知道我是如何真正理解這三幅照片的。


第一幅照片用IPHONE拍攝,毫無疑問是屬於全自動曝光一類。結果把畫面拍攝的索然無味。


其實,如果我將富士XE2相機調整到光圈有限,拍攝出來也是這樣的。因為相機的測光系統被環境中極亮的夕陽光線和極暗的陰影嚴重欺騙了。畫面中陰影站的比例太大,夕陽佔的比例太小。相機無法給到正確的曝光。相機計算出來的曝光量會造成曝光過度。


富士XE2的曝光的曝光補償+-三檔。其實即使-3都不能很好的拍攝。而且,只要我稍微移動畫面嘗試重新構圖,相機中的測光數值就會劇烈變化。其實無論哪個數值,都是不準的。我不見得每次都去調整曝光補償。


大家有沒有明白風光拍攝其實是在抓拍,是在和時間賽跑。所以,時間不允許我有曝光上的猶豫和偏差。


這個難不倒我,我知道在1-2分鐘內,光線是不會劇烈變化的。而環境光線幾乎是一致的。我可以放心大膽轉換到手動曝光模式慢慢拍攝。


我以自動測光的結果為參考值,轉到手動曝光。但是這個結果肯定是不準的。每關係,調整快門速度,降下來,一檔一檔拍攝,一次一次回看(數碼相機就是這點好),直到取得我比較滿意的曝光結果。不要急,這不是最佳結果。我調整光圈,進行曝光微調,因為光圈的級別是無級的,可以在很微小的範圍內調整。於是,我花了1分鐘時間調整到了最佳的曝光結果。雖然花了一分鐘,但是我跑贏了時間,剩下來幾分鐘裡面,我可以針對相對穩定的環境光隨意拍攝,不管構圖如何變化,都是一個曝光量。


太陽繼續落下去了怎麼辦?沒關係,適度調整光圈即可。


有人問,你隨意動光圈,難道不考慮風景攝影時的景深需求嗎?


不需要!


因為我對這無窮遠拍攝,光圈的變化對景深幾乎沒有影響。



我這裡僅僅列舉了風景攝影時,何時動用M檔曝光,如何使用M檔曝光的一個例子。


但是法無定法。攝影沒有固定技巧,只有固定原則。攝影不能脫離技術只談藝術。如果我不告訴大家我是如何拍攝的,大家真會認為我是很輕鬆拍攝的。雖然我自己感覺拍攝的很輕鬆,但是後面隱藏的技術背景和攝影基本原理的運用並不輕鬆。需要慢慢學習,慢慢體驗。


我最後還想強調。攝影人是在追逐光線的,但是光線不是攝影的全部。曝光控制才是真正決定光線定義的。



Biztime & Picturetime

職場小蝙蝠

91拍照團隊傾力打造的攝影附件品牌

生活+攝影 . 隨手拍攝 . 隨心拍攝


91拍照聊相機


在使用M檔時,各種測光模式的實際意義,還是不變的。

使用M檔,只是光圈、快門都由拍攝者來確定;使用M檔,那個曝光補償不再發揮作用;使用M檔,ISO的自動或手動,還能繼續使用。

測光模式不受曝光模式的影響,在這方面,它是獨立的。

測光模式所包括的平均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等,頂多是在使用M檔的時候,拍攝者的選擇有所“偏向”,比如,可能會更多的使用點測光這種測光模式。

使用M檔,就是為了更加準確地控制快門速度和景深,像這種光比的不大的場景,用平均測光和點測光都可以,但用中央重點可能就不太合適了,因為主體不在中央那個位置上,加權也沒用。

主體大體位於中間位置的,倒是比較適合中央重點測光。

光比大的情況下,就最好點測光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既然用了M檔了,點測光是最好的選擇,能更加準確地對主體進行測光,讓主體得到一個準確的曝光。

個人意見,歡迎討論。


南方之南


當然有意義了。

M檔時設定曝測光模式和平時你使用其它檔拍攝是一樣的,只是自動和半自動(P,A 和 S)曝光模式下,相機會根據測光對一些參數自動調整,比如A模式下,如果進光量不足的話,相機會自動增加曝光時間,P模式下則會根據計算增大光圈或者增加曝光時間或/和ISO,對三個參數進行智能調整; 而M檔時,相機沒有了改變參數的權利,光圈,快門,ISO全部交給了攝影者(有的可以設置自動ISO,那樣還用M檔幹什麼?),但是,測光系統還是工作的,沒有用過單反,無反相機這時候取景器內會提醒你曝光情況,如果曝光不足,EV值就會顯示負值,反之會是正值,這時候你就可以根據拍攝目的更改光圈,快門及iOS值調整EV值在0的位置。當然這只是相機的提示,可以做為你拍攝的參考。無反的顯示屏還直接會顯示直方圖,也有很好的參考意義。




新月荻


單反相機使用M檔時設定各種測光模式還有意義嗎?


紅塵映像


光圈和快門,是攝影的兩個最核心參數,感光度是所有輔助參數及最重要的一個。

所謂曝光模式PASM的選擇就是光圈和快門由誰決定的問題,P光圈和快門都由相機自動給出;A光圈由你給出,快門由相機給出;S快門由你給出,光圈由相機給出;M所有參數都由你給出。曝光模式的選擇與測光模式的選擇無關。

測光模式一般有三種: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評價測光。區別是測光區域和算法的不同。

不論什麼曝光模式都可以使用任意的測光方式,取決於你的習慣。

一般來說啥都不懂的用P和評價測光,攝影愛好者用A或M和中央重點,職業攝影人多用M和點測光。S只用於一些特殊情況。

至於幾種曝光模式和測光模式具體怎麼用,那就需要好好學習了,只有懂得了內在的原理,才好做外表操控。


兔子—教攝影的保險師



紅竹石視界


兩回事,測光模式是標尺,M檔是工具。

師傅要你去後山砍一根一米長的竹杆,你用電鋸是P、S、A檔,你用斧頭,就是手動設置的M檔!

測光模式呢?相當於你用米尺、英尺還是法尺,是用來丈量你需要砍的竹杆的長度的!

是不是兩回事?測光的意義是,你要想暗調還是亮調的片子?看看測光表顯示的數據,你就能在按快門前,就知道了,最終拍到的片子是亮度高還是低?

不同的測光模式,代表不同的亮度採集計算區域。一個視角內,總會有亮度高與低的物體,使用區域測光,就是給你計算一個平均值,點測光,就是計算你焦點附近的亮度值。

有了測光表這個標尺,你才能有把握拍出來你想要的效果,你總不希望拍出來的片子,不是黑一片就是白一片,什麼內容也看不清楚吧?

重複一遍,拍攝模式與測光表,一個是工具,另一個是標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全利88


說有意義的一定是年輕人。因為他們沒玩過全手動的相機,老相機根本不存在測光模式。你需要做的是設置快門速度,光圈大小,對焦,按快門,當然你也可以用測光表,但相機上是不測光的。M檔就是讓自動相機成為手動相機,在你選擇M檔時,相機的測光就不需要管它了,因為是你本人在測光。在其他檔位時,其實也不能完全按照相機的測光模式的數值來曝光,要不然就不存在曝光補償啦,也不需要M檔了。相機的測光模式只是讓曝光變得自動化,但絕對不是傻瓜模式。


昊大明白


首先我們要明白,平時我們用P檔的方式,都是相機自動自動測光,我們只需按下快門就可以了。但是當我們用M檔時,如果不進行測光,就會出現以下兩種種情況:

1、欠曝光,就是曝光不足,這樣的照片肯定是拿不出手的,拍出來也是廢片。

2、過曝光,就是曝光太足,過頭了,拍出來的照片一團白,有失美感,同樣也是廢片。

明白了不測光會出現以上問題,我們在拍攝的時候一定要測光,特別是在M檔的時候,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拍出來的照片曝光正常。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指出批評。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棋視角。

用有趣的眼光看世界,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