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京東方關於屏幕的戰略合作是否有利於增強中國產業競爭力?

黑土217712201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華為與京東方的聯手,有利於中國增強競爭力

日前,華為公司與京東方科技集團日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進一步擴大合作領域、深化產業協同,助力成都及成都高新區打造網絡通信和新型顯示產業全球重要基地,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那麼,華為,京東方此番深度合作,有何重大意義呢?下面慢慢的討論一下。

一,中國手機屏幕生產現狀

中國手機屏幕的製造廠家非常多,國內的有京東方,天馬等等,其中以京東方最為突出,由於國產屏主要運用在中低端千元機型上面,所以很少引起大家觀注。

看看高端手機屏幕市場,會發現韓國是霸主,以三星+LG,然後才是日本JDI+夏普(鴻海)。

蘋果手機的屏幕,都來自日韓,三星的旗艦機的屏幕也是來自於三星。

再看看中國的顯示面板廠家,不僅沒有打入蘋果,三星的手機供應鏈,甚至也還沒有規模打入自家旗艦機的供應鏈。

二,華為深陷惡劣的國際環境

2018年,對華為來說,是一個多事之秋,生存的考驗從未如此嚴酷。

華為已經連續幾年保持高速度發展,怎麼看都有非常驚豔的成績。

但是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過去華為一直在為生存、發展、崛起而戰,2018年才是華為真正實現崛起的一年。

2018年,中美貿易風波劍指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領域,美方更是對中國高新技術企業華為、中興進行定點打擊,這一系列動盪暴露出中美在部分高新技術領域中的巨大差距。

美國厚顏無恥的開始了對華為的打壓行動。先是美國拒絕華為通信網絡設備、手機等產品進入市場,接著澳大利亞也出於所謂的“安全考慮”禁止採購華為電信設備之後,日本也計劃禁止中國通訊設備供應商華為和中興參與政府電信設備的招標…………

更加可恥的是,華為董事長任正非的女兒,華為的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轉機的時候,被加拿大警方扣押。

嚴酷的國際生存環境,逼迫華為不得不做出應對,以度過寒冬!

三,寒冬逼迫華為儘快完成供應鏈國產化

2019年3月29日,華為發佈2018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在複雜的全球局勢下,華為2018年實現穩健增長,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5%,淨利潤593億元,同比增長25.1%。消費者業務首次成為華為第一大營收支柱,全年營收3489億元,同比增長45.1%,佔總營收48.4%。5G、雲+AI、智能手機等業務均獲得可觀進展。此外,華為研發費超1000億元,佔銷售收入比重為14.1%。

作為行業巨擘,華為給國內產業鏈帶來巨大的成長機會,面臨美方加強對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高新技術企業施壓的困境,華為採取多種方式避免供應鏈斷裂,其中包括從技術上和供應商選取上採取“去A化”舉措以保證供貨安全,實現公司的穩步運營和業績的穩健增長。

由於華為有著這樣的市場地位,因此在貿易戰的背景下,華為在供應鏈戰略上面臨調整,對全球供應商的格局影響巨大。尤其中興被制裁後,華為加速了供應鏈國產替代的進程。

關鍵元器件提前備貨,由之前的半年拉長到兩年庫存週期;

自2018年下半年起,華為開始放寬對供應商認證資格的條件,以應對出貨量增長的局面;

要求部分供應商在本土布局,比如臺積電、日月光;

華為加強國內供應鏈選擇,加大對國內供應商的購買力度,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更多的潛在供應商,以解決供應安全的問題。最後一點的戰略選擇將會深刻影響通信、電子產業的格局。

所以,與京東方的合作是勢在必行,大力去做的。

四,華為扶持京東方水到渠成

作為我國手機行業領軍者的華為,目前已經實現了很多技術的革新和發展。在電子領域正處在崛起之路,這次與京東方的合作,這樣做也是為了突破三星方面的封鎖,同時,這也帶動了我國電子行業的發展。

雖然華為目前已經擁有了自主研發的芯片,但是對於手機而言還遠遠不夠。因為一部手機的運行不僅是系統要保持流暢,同時拍照的像素也要高。高的像素也離不開屏幕的支持,只有屏幕顯示的效果好,圖像才可以清晰。

而華為非常硬核的一代代堅持,做出了Mate和P系列這樣口碑爆棚的系列,在帶動華為自己口碑的同時,也帶動了國產的發展,讓大家相信了國產。

而只有華為,敢把京東方的1080P屏幕放到5000塊的旗艦產品上賣。雖然去年華為Mate20 Pro的LG屏幕出現了綠屏問題,但同批次使用京東方屏幕的卻沒有問題,這也就側方面應證了國產的質量已經有所提升。華為未來勢必會給自家產品運用更多的京東方屏幕,這不僅是出於戰略考慮,也是考慮到對國內上游供應鏈的支持。

五,京東方借勢迅猛發展

現在回來說京東方,作為追趕者,它需要時間,也需要同伴的信任。說京東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一點也不為過。

拼命研發高科技產品,不是為了以後非得替代他們,而是當我們有了這麼一個東西時,他們會降價,不會再以天價賣給我們,不會再以近乎割肉的方式大肆纂取我們的勞動成果。

京東方屏幕固然不如三星屏幕,但華為趁現在手中擁有口碑 市場粉絲的情況下,扶持京東方,構建配套產業,誰知道這不是下一個麒麟?

如果當有一天京東方也能趕上三星質量十之八九,這麼一個無後顧之憂的產業鏈能節約多少成本,最重要的是,不會再被卡脖子。

而京東方也的的確確做到了,最為標誌性的就是華為2018年10月發佈的Mate 20 pro,這款售價在人民幣5000+的機型首次搭載了京東方的6.39英寸OLED屏幕。

它在分辨率、像素等方面都接近了三星同等級的OLED水平了;在屏幕彎曲、異性化方面和三星之間的差距也是越來越小了。

京東方在華為的帶動下,2018年10月首次進入長期被日本和韓國把持的全球高端手機屏幕市場,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據統計:2018年全球大尺寸的液晶顯示面板價格出現了大幅下降,而大尺寸顯示面板恰好是京東方的主要營收來源,根據IHS的數據,2018年Q3 京東方以23%的大尺寸面板市佔率居全球第一。

京東方前三季度總收入694.6億元,同比微增0.08%,扣除非經常性損失後淨利潤僅為10.99億元,同比大跌81.43%。

目前京東方在AMOLED屏上造詣頗高,2019年一季度手機柔性OLED屏幕出貨量超過400萬片,基本都是一線品牌客戶。目前全球具有全面量產能力的少數廠商之一,京東方成都工廠已全面量產,預計今年四季度可實現48K/月滿產,綿陽工廠現已點亮量產調試中,三季度可正式量產。

六,戰略需求,促使強強聯手,衝擊高端

京東方與華為於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京東方做為國內顯示屏行業的龍頭,素有“國家核心資產”的美譽;

華為公司,中華民族的驕傲,國內最有實力與世界科技公司媲美的存在。

而此次簽署標誌著全球最大的柔性顯示基地之一—中國柔性顯示西南基地已經形成,華為與京東方戰略合作協議的框架內容涉及多個方面,包括華為承諾給予京東方戰略供應商待遇,京東方承諾給予華為戰略客戶地位等。

京東方將成為華為高端旗艦手機以及其他智能終端的核心屏幕供應商,將持續拉動京東方擴大在成都的柔性屏產能。

強強聯手,可以讓優秀的企業更加所向披靡,走向輝煌!

國產品牌的高端化,同時也帶動了國產供應商的技術進步,也緩解了市場需求下降對零部件供應商們的嚴峻衝擊。

真正的優秀、進步、偉大,永遠是枯燥乏味的,只有最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氣概。

祝福他們,支持他們!





數碼你我他


華為與國產京東方合作意義





華為Mate 20系列賣的好嗎?好,可是華為Mate 20 Pro屏幕一直被黑。然而三星賣給蘋果和小米屏幕出現紅線門和閃屏門問題,卻沒有人說。為什麼呢?因為那是外國屏幕。不敢說。

華為P30 Pro賣的好嗎?非常好。一些人齊力吐槽的點無非就是華為用了國產屏幕。那就是垃圾屏幕?並不是,比不上最好的,但是相比於其他品牌也是要好很多的。但是人們對於國產屏幕就是這麼苛責,對於經常燒屏的三星屏幕,卻能包容。華為P30 Pro閃屏確實有一些,但肉眼根本看不出來,一般拍照時相機才會拍出來。但相機也能看出三星閃屏。後期也能通過DC調光改善,但不代表這塊屏幕真有多差。

華為用國產屏幕,就是為了打破三星對屏幕技術的壟斷。就好比種樹,種樹初期需要更多投入和呵護,但樹苗卻很脆弱。而其他國產手機品牌用著三星樹上成熟的果子,同時在嘲笑華為傻,出力不討好。可是未來國產屏幕這棵樹開花結果了,售價必定比三星便宜,那些廠商就會跑來摘果實,同時真香!可是誰還記得樹苗幼小時的種樹人?就像華為推動雙攝技術,雙攝沒有普及之前都黑華為雙攝,之後蘋果三星用雙攝,沒人說雙攝不好了。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國產手機很多技術發展同樣如此,有前面開路鋪路的人,一些人不幫忙,還在後面嘲笑你,路通了,跑的比誰都快。比如屏幕指紋,又比如前置升降攝像頭,TOF攝像頭等等。問題是,倘若大家都在那等著別人當傻子話,那這些技術從哪來了?





國產品牌以華為為代表進軍高端市場動了蘋果三星蛋糕,一些人不習慣國產品牌進入高端市場。最近奔馳汽車質量門引起關注,那麼沒有曝光出來的外國品牌呢!外國品牌質量都好?!也希望大家理性看待華為與京東方合作,希望民族工業越來越好。


洋奴去給法國捐款啊


當然有利,目前三星的屏幕可以說是世界頂級的存在,即使是蘋果也要向三星付高額的費用,這就是一家的獨大帶來的壟斷效應。華為和京東方進行合作,既能加速京東方的發展也能讓華為降低成本,目前京東方在屏幕上已經有不小的成就,能不能超越三星倒是不好說,但是讓三星被迫降低屏幕價格但是大有可能的。合作達成共贏,京東方會有很多的資金更多的技術研究更好的屏幕,而華為旗艦機則有機會脫離三星的魔掌有其他的屏幕渠道。國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