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股指集體上漲 人造肉概念股活躍

A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 人造肉概念股活跃

A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 人造肉概念股活跃
A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 人造肉概念股活跃

A股三大股指集體上漲,創業板指漲逾1%,人造肉、工業大麻、超級真菌等概念漲幅居前。ST板塊跌幅居前,逾40只股跌停。截止發稿,滬指上漲0.60%,深成指上漲1.88%,創業板指上漲1.25%。

今日消息面:

1、中國證券報頭版:A股中長期向好邏輯未改

2、定向降準分三次實施 “三檔兩優”存準制度框架漸晰

3、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今日下調270點 連續第二個交易日調降

4、A股“驚魂一日”:私募揮淚狠砍倉位 輕倉者欲入場“收貨”

5、50ETF認購期權被“限制開倉” 所為何因?看五大權威解讀

6、科創板受理公司擬募資額逼近1000億 中信建投、中信、華泰、中金保薦領跑

7、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十足

8、北上廣深七月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 經銷商庫存壓力加大

9、氫能源概念被熱炒 專家:可能因為更懂行所以沒買股票

10、四大指標暗示IPO審核趨勢漸變 淨利隱形門檻或放寬

11、養老金加速佈局二級市場 一季度增持70股持股數量驟增超七成

展望後市,國信證券表示,兩市在週一大幅調整,量能較節前有所放大,市場的反映存在一定的情緒性因素,待市場情緒逐漸平復之後,市場有望迎來修復。

海通證券指出,目前投資者恐慌情緒比較濃厚的情況來看市場短期風險還有待釋放,指數可能會繼續下探前期缺口2830點附近,投資者應儘量保持觀望態度,耐心等待市場企穩信號。

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朱斌表示,投資者一定要特別敬畏股市,因為門檻越低的事情,難度越大。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桂浩明亦認為,5月中上旬繼續震盪調整還是有的,目前很難走出明顯的反彈行情。投資者應該等待觀望,控制倉位,在市場企穩之後再做定奪,這種操作會比較審慎。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林隆鵬的看法較為樂觀,聲稱風物長宜放眼量,短期“莫為浮雲遮望眼”。週一大盤暴跌會使市場人氣受影響,或許在底部需調整震盪一段時間,但在目前點位,調整並沒有改變慢牛格局,相反調整還給出了低吸加倉的機會。

星石投資首席執行官楊玲也認為,週一市場的暴跌是情緒宣洩的短期現象,長期來看市場仍然會回到業績主導的基本面行情中,調整之後震盪上行的趨勢不變。政策作用下,國內環境和企業信心出現了明顯的改善,未來仍具備震盪上行的基礎。

中金公司表示,當前投資者避險情緒上升,風險偏好繼續下行。具備防禦屬性的行業和風格表現居前,高風險偏好屬性主題仍在調整。綜合指數價格形態、市場成交變化、宏觀與風格因子表現等多個角度,該機構認為,指數調整結構尚不完備,短期內仍有整固需求;而價值龍頭受益於宏觀因子變化和結構性配置需求,中期內或仍有結構性投資機會。

從行業配置來看,伴隨被放大的負面情緒逐漸消化,市場在基本面有被獲得支撐的預期背景下,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林隆鵬表示漲時重勢,跌時重質,當前更應該關注業績,重點關注大金融如銀行保險、消費如啤酒等板塊。啤酒行業拐點已至,已形成寡頭競爭格局,這從一季報可看出,特別是龍頭公司,毛利增長,利潤增速上行,此外降稅也是很大利好,因此龍頭公司投資機會已出現。另一方面,今年下半年國企改革混改推進將可能超預期,軍工板塊作為國企改革排頭兵,也可重點關注。隨著混改提速,軍工板塊今年會有很大機會。

長城證券策略分析師汪毅表示,5月份A股配置可以遵循三主線。第一,短期關注消費板塊的配置價值。第二,增加金融板塊的配置比例。第三,關注科技成長細分領域。包括計算機子行業、國防軍工、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方向,自下而上精選優質個股。

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師張玉龍表示,A股業績變化、經濟結構改革、海外市場變化和外資行為將成為主導5月行情的關鍵因素。市場將在震盪中緩慢上行,盈利成為驅動慢牛行情的核心主線。從性價比角度來看:在成熟的傳統行業中,從PB-ROE的標準來看,最具備性價比優勢的是銀行、地產、建材行業。在具備成長性的行業中,從PEG的標準來看,家電、白酒等食品飲料板塊具備優勢。從政策驅動的角度來看,科技龍頭和券商將持續受益。

川財證券表示,關注優質成長股和大金融等藍籌。首先,市場對優質成長股的風險偏好短期將有所修復;大金融等績優藍籌也值得短期關注。其次,創業板和中小板一季度淨利潤增速較去年四季度明顯回升、科創板轉融通轉融券業務實施細則發佈、杭州等17個5G商用試點城市陸續推進5G發展等消息面因素短期繼續提升新興成長行業的風險偏好,這使得5G、雲計算、芯片、人工智能、物聯網、OLED等細分子行業中的優質個股值得中長期重點關注。最後,業績增速穩定使得低估值藍籌個股仍是機構短期配置重點。

前海聯合基金表示,關注流動性改善下的低估值藍籌,如銀行、保險龍頭,銷售預期企穩的地產產業鏈龍頭以及基本面呈現改善需求剛性的消費龍頭;其二,科創板快速推進給先進製造業和科技創新板塊帶來的板塊估值重估,跟隨市場補跌但實際業務出口佔比較小的龍頭個股,如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其三,受益國企改革實質加速的優質個股。

解讀>>>

中國證券報頭版:A股中長期向好邏輯未改

報復性反彈或一觸即發 兩類資金掌舵A股反彈路徑!5月關注三大主線

市場重挫機構不悲觀 優質標的迎來“上車”機會

A股千股跌停過後 是去還是留?八大機構激辯後市策略

中金公司:市場本輪調整可能不至於破去年低位

興業證券:夏日寒風 這是核心資產的“黃金坑”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