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2000多本繪本,可是沒效果?一段對話說出了答案!

朋友的兒子過5歲生日,我精挑細選了2套繪本送了過去,並且一一給她解釋:“這一套可以教孩子認識情緒,這一套可以幫孩子培養好品質……”

沒想到,朋友打斷了我的話,指了指書架上一堆落了塵土的書說:“這些東西,在我們家已經被淘汰了!”

“為什麼?”我非常不解地問,因為我記得,之前她還天天在朋友圈打卡,說睡前陪孩子閱讀繪本,已經是第XX天了。

陪他讀繪本,估計也不下2000本了,可是我感覺一點效果都沒有。所以乾脆買了故事機,讓他天天聽故事,我自己也省事兒。”

讀了2000多本繪本,可是沒效果?一段對話說出了答案!

讀書不下2000本,一點效果都沒有?

朋友的話讓我大為驚訝:“2000本繪本?這量也真是大啊,按理說,也該有效果的,你怎麼就判斷出沒有效果了呢?”

“你別提了,當初大家都說,在睡前陪孩子閱讀繪本,能讓他快點睡覺,還能培養閱讀習慣。可是,在我家一點沒用,孩子到點也不睡,更是不願意看書。

我就覺得奇怪了,不應該呀,突然,我想到了一件事,就問:“你是怎麼和孩子一起讀繪本的呢?”我猜測,朋友是不是方法沒有用對。

朋友回想了一下,然後拿起我送的書,演示給我看:“就這樣,翻頁,讀上面的文字,沒用的廢話我就略過,長的段落我就略讀……

我不客氣地說:“就這樣閱讀,你還敢說有2000本的閱讀量啊?心真大!你這麼讀,能有效果才奇怪!”

朋友不服氣:“那你說,怎麼讀?”

讀了2000多本繪本,可是沒效果?一段對話說出了答案!

讀繪本就這樣,翻頁,讀上面的文字?

我笑著說:“雖然說是讀繪本,可是並不是拿著書讀給孩子聽就可以了,還要讓孩子進行復述,就是讓孩子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一遍。

朋友反問:“現在故事都這麼長,孩子怎麼可能記得住?”

我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可以一頁一頁的來呀。比如,你可以給孩子讀書上的內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之後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講一遍。”

朋友死心眼地問:“那他要是不知道怎麼講呢?”

讀了2000多本繪本,可是沒效果?一段對話說出了答案!

讀繪本,不是單單讀給孩子聽,還要讓孩子進行復述。

我說:“那你可以給他一點提示啊,比如,一開始可以採取填空式的複述,就是由你來講故事,讓他複述其中一部分的內容。

看朋友一副不理解的樣子,我進一步舉例說明:“比如小馬過河的故事,你就可以問問孩子,故事裡要過河的是什麼小動物?它要過河時,牛伯伯對它說了什麼?小松鼠對它說了什麼?……時間長了,孩子就不需要提示了。”

“好吧,”朋友說,“那我就用你送的這兩套書試試吧。”

讀了2000多本繪本,可是沒效果?一段對話說出了答案!

孩子不會複述,可以給孩子一點提示。

看到朋友的回答有些勉強,我繼續說:“我妹妹的女兒雅雅,你知道的吧,今年4歲,現在表達能力真的很不錯,這要得益於我妹妹每天陪她讀繪本。”

我說的是事實,當雅雅不喜歡複述故事時,妹妹就會和她用互相提問的方式“玩”故事,看誰能回答得更準確。有時,妹妹會故意說錯答案,讓雅雅幫她糾正。

而當雅雅回答錯誤時,妹妹則會說:“寶貝,你再想想,媽媽給你兩個提示,小豬用草蓋房子,還有一個是,小豬用積木蓋房子。”

這時,雅雅就會努力回憶,找到正確答案,也能加深對故事的理解,整個閱讀過程也會變得特別順暢。

讀了2000多本繪本,可是沒效果?一段對話說出了答案!

用互相提問,和孩子一起“玩”故事。

其實,我們都知道,繪本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引導孩子養成好的品質,或者幫助孩子規範行為。這也提醒我們,在給孩子讀繪本時,要幫助孩子深入地理解故事隱含的真正含義。

比如,和孩子講《小馬過河》,就可以引導孩子,做事情要有自己的主見,或者要設身處地從別人的角度著想等。

讀了2000多本繪本,可是沒效果?一段對話說出了答案!

引導孩子理解繪本,培養好品質。

繪本真的是非常好的育兒幫手,希望我們都能用繪本幫助孩子快樂成長。在給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你有什麼經驗呢?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