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法院在線化解矛盾糾紛 立案庭“神器”助力打官司

2019-05-07 15:5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金政宣

立案是法院審判流程的第一步,立案窗口是市民接觸法院的第一窗口。作為“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起點”,立案庭的工作繁瑣複雜,其重要程度也不言而喻。

東陽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共有5個立案窗口,包括3個民商事立案窗口、1個刑事立案窗口、1個自助立案窗口。“去年,東陽法院共收各類訴訟案件18115起,平均每天我們要立案80餘起。”5月6日,東陽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許興榮對記者說,立案庭工作的宗旨就是“便民利民”。

高智能終端解決訴前疑問

2017年,立案大廳新引進了兩臺智能化設備,擺放在立案大廳的東南角。一臺是訴訟服務自助平臺,市民只要刷一刷身份證,文書打印、網上立案、網上閱卷、網上交費、網上信訪和申請執行這些功能都可以在這個自助平臺上完成。

另一臺功能更加齊全,是訴訟服務自主查詢終端。在這臺智能化設備上,市民可以利用訴訟計算器,計算訴訟費用、人身傷害賠償費用和勞動爭議賠償標準,也可以查找最新最全的文書樣式,還可以查看開庭公告、瞭解法律法規、回放庭審視頻。

“這兩臺智能化設備可以幫助市民解決大部分的訴前疑問,幫助市民更好地立案。”立案庭副庭長厲國智介紹,立案大廳的桌上還擺放著打印好的文書樣式,為市民撰寫文書提供參考。在立案大廳的西北角,為市民提供了打印等中介服務。立案大廳的東北角則是諮詢服務室,每天有公證處工作人員和律師為市民提供免費的諮詢服務。

此外,東陽法院立案庭還提供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東陽市民想要起訴異地管轄的案件,可以寫好文書後,委託東陽法院跨域立案。”厲國智介紹,浙江省內的跨域立案將在1個小時內收到答覆。

高科技調解器在線化解糾紛

立案庭的工作職能不僅僅是立案,還包括訴前調解,也就是對事實爭議不大、相對簡單的案件進行調解。“2014—2017年,東陽法院的人均辦案數高居全省第一、第二。”許興榮說,去年東陽使用在線矛盾糾紛化解平臺(簡稱ODR平臺),處理案件2400餘件,在線化解矛盾糾紛的數量為金華第一。

在沒有ODR平臺之前,收到文書後,立案庭工作人員會對整個案件進行仔細瞭解,如果案件的事實爭議不大,也相對簡單,工作人員就會嘗試與被告取得聯繫,通過調解手段化解矛盾糾紛。在立案大廳的負一樓,設置了人民調解室,法院邀請了調解工作站、婦聯、消保委、仲裁院、基層司法所等組織的工作人員作為特約調解員,和法院幹警一起開展調解工作。這樣的調解需要與當事人雙方約好時間,在調解室開展調解。

而有了ODR平臺後,當事人不用去法院,在家中便可進行諮詢、評估、調解、仲裁和訴訟。通過平臺處理的案件可以在司法確認後直接進入執行程序。去年,立案庭兩次召集東陽18個鎮(鄉、街道)的工作人員,對ODR平臺的使用方式進行培訓。同時,在日常工作中運用推廣這個平臺。

微法院讓打官司“零次跑”

除了立案、訴前調解外,立案庭還行使著信訪接待、速裁等職能。每天都有一名法院的中層幹部接待來訪的市民。東陽法院還成立了速裁庭和速裁團隊,對一些信用卡糾紛、金融借款、物業服務等案件進行速裁。

“今年我們將推廣手機小程序‘浙江移動微法院’,繼續用好ODR平臺,向著智能化庭室這個目標邁進。”許興榮說,當事人在手機微信上搜索“移動微法院”,便可以使用這個平臺,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用跑”。移動微法院平臺連接全省的三級法院,實現立案、查詢、送達、調解、庭審、執行、繳費等20多項訴訟業務全流程網上辦理,當事人拿出手機,動動手指就能全程參與訴訟。案件辦理的每個環節也會在平臺留檔,使司法公信力更高了。

目前,東陽法院已通過這個小程序審判立案1100餘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