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來了,戰爭近了?成了特朗普“眼中釘”的伊朗,會是下一個伊拉克嗎

深海區特約撰稿人 楊震

當世界各地出現可能威脅美國利益的衝突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有句口頭禪:“我們的航母在哪裡?”

到了今天,特朗普總統只有一個詞:FIRED(開火)

航母來了,戰爭近了?成了特朗普“眼中釘”的伊朗,會是下一個伊拉克嗎


美國“林肯”號航空母艦打擊群和一支轟炸機特遣部隊正向中東地區進發,目標是“威懾伊朗”。將航空母艦部署到中東,這種情況並不罕見。但這次的部署不是由五角大樓、而是由鷹派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來宣佈,被媒體視作“不同尋常”,一時間,中東地區似乎戰雲密佈。

航母來了,戰爭近了?成了特朗普“眼中釘”的伊朗,會是下一個伊拉克嗎


林肯號航空母艦


派遣航母威懾,其實是特朗普政府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的一部分,新的制裁從5月4號開始實施,制裁內容包括:

禁止向伊朗布什爾核電站提供支持

禁止伊朗將重水運往國外

禁止伊朗進行進一步的鈾濃縮活動

對此,伊朗方面做出強烈反應,聲稱為反擊美國的施壓措施,伊朗將繼續石油產品出口、同時增加非石油產品出口、並且在伊核協議允許的範圍內繼續進行鈾濃縮活動。


航母來了,戰爭近了?成了特朗普“眼中釘”的伊朗,會是下一個伊拉克嗎


為什麼選中伊朗


特朗普為何這次揪住伊朗不放?這與他的地緣政治理念有關。

在特朗普看來,中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重鎮,然而他在這個地緣熱點的成績著實有些難堪——在敘利亞問題上與俄羅斯的博弈絲毫沒佔到便宜、與土耳其的關係也一塌糊塗、甚至和傳統盟友沙特阿拉伯之間也不是那麼和睦。如果能在伊朗這個宿敵身上撈回幾分,對於特朗普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航母來了,戰爭近了?成了特朗普“眼中釘”的伊朗,會是下一個伊拉克嗎


其次是出於經濟利益方面的考慮。

這裡主要指的頁岩氣。眾所周知,伊朗的大宗出口物資是能源。美國先前是一個能源進口國,然而近年來隨著頁岩氣商業開採的成功,美國逐漸成為一個能源出口國——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如果能夠打擊伊朗的能源出口,自然對米國是有經濟誘惑的——對於商人出身的總統更是如此。

不僅如此,國內政治形勢對特朗普下定決心制裁伊朗也提供了有利條件。

眾所周知,特朗普上臺之後一直遭受非議,受到的阻力非常大。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執政,可謂天下初定:困擾已久的通俄門告一段落;黨內建制派也被收拾得差不多;民主黨推出拜登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意味著特朗普不需要為連任投入更多心力;

此外,在經濟方面成績也不錯:美國勞工部5月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份失業率降至3.6%,創49年多來新低,表明美國就業市場延續穩固復甦勢頭。數據顯示,4月份失業率較前月下降0.2個百分點,降至1969年12月份以來最低水平。當月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26.3萬個,高於前月修正後的18.9萬個,也高於市場預期。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開始放手大幹,決心在伊朗身上動刀也就不奇怪了。加上美國的頁岩氣形成商業化生產後,開始大量出口油氣,能源企業等特殊利益集團必定支持美國製裁伊朗,特朗普的底氣更足了。

伊朗如何反擊


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伊朗自然不會束手就擒,因此將採取一系列反擊行動。從反擊的領域來看,繞不開三個方面:

首先是經濟領域。

主要是拓展石油出口。伊朗總統魯哈尼在一場電視直播講話時表示,“美國企圖通過制裁使伊朗的外匯儲備縮水,因此,伊朗必須增加非石油產品的出口收入。”魯哈尼表示,2018年伊朗的非石油產品出口收入為430億美元,伊朗將繼續拓展非石油產品出口。魯哈尼同時表示,伊朗也將繼續石油產品出口,以反擊美國遏制伊朗石油出口的圖謀。據伊朗媒體報道,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將在鄰國伊拉克開設辦事處,以促進兩國石油工業和技術合作。

伊朗石油部副部長扎馬尼尼亞5日表示,伊朗已動用所有資源在“灰色市場”出售石油,以繞開“不合法的”美國對伊制裁。據業內人士估計,伊朗所謂的“灰色操作”很可能是先將原油運到第三國、換裝新的油輪後再駛向目的地,或是油輪在出波斯灣時選擇性關閉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以逃避美國監視,或將部分原油先出售給國內私人公司再想辦法運出去。

航母來了,戰爭近了?成了特朗普“眼中釘”的伊朗,會是下一個伊拉克嗎


其次是外交戰線。

在外交領域,伊朗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斡旋,以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與諒解。目前來看,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和法國、德國、英國三國外長4日發表聯合聲明,對美國決定不再向進口伊朗原油的部分國家和地區給予制裁豁免表示遺憾和擔憂,並對美國決定終止豁免伊朗在伊核協議框架內的部分核不擴散項目表示憂慮。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4日對俄通社表示,美國任何制裁威脅都不會阻止俄羅斯與伊朗開展包括核領域在內的互利合作。此外,伊朗國家石油公司也宣佈將在伊拉克設立辦事處,這表明伊朗正在通過與鄰國加強合作規避制裁。


航母來了,戰爭近了?成了特朗普“眼中釘”的伊朗,會是下一個伊拉克嗎


北方-南帕爾斯天然氣田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天然氣田。該氣田為卡塔爾和伊朗共同擁有,卡塔爾稱之為北方氣田,而伊朗稱作南帕爾斯氣田。

最後是軍事方面。

伊朗擁有地利之便:霍爾木茲海峽北臨伊朗,南面阿曼,是附近海灣地區產油國石油海運出口的唯一通道,同時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運輸航道之一,全球20%的石油貿易需要經由霍爾木茲海峽航道進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於阿曼半島向北突出的緣故,經由該海峽進出的船隻,航道並不是直的,而是要繞著阿曼半島頂端走倒V路線,這條路線上恰好分佈有伊朗控制的三座島,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和小通布島。其中,大通布島和小通布島恰好位於霍爾木茲海峽航道中央,島上均建有機場跑道,還部署有岸艦導彈,伊朗如果要動用軍事力量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實際操作難度並不大。


航母來了,戰爭近了?成了特朗普“眼中釘”的伊朗,會是下一個伊拉克嗎


伊朗每年分別在4月建軍節和9月兩伊戰爭紀念日舉行閱兵式

憑藉著伊朗在這三座島上部署的導彈以及伊朗海軍艦艇“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伊朗確實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實現對霍爾木茲海峽的快速封鎖,切斷全球石油能源的大動脈,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和訴求。面對美國的制裁升級,伊朗軍方早在4月份就放了狠話了: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穆罕默德•巴蓋裡28日說:“我們原本無意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但如果敵人的惡意行為增加,我們有能力這樣做。”巴蓋裡告訴半官方的伊朗學生通訊社記者,“同樣,如果我們的原油無法通過(霍爾木茲)海峽,他國原油也絕對不可能通過。”伊朗先前多次警告,將不惜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對抗美國“封殺”。

纏鬥中戰與和


如前所述,美國“林肯”號航空母艦打擊群和一支轟炸機特遣部隊正向中東地區進發,那麼美伊矛盾會不會最終引發戰爭?

這種可能性不大。

美國認為,航空母艦是國際政治的筆尖。作為國際性軍種海軍的主力武器平臺,美國在航空母艦領域技術之領先、戰法之純熟、佈局之合理及運用之靈活,全球無出其右。

根據實戰經驗,少量艦載航空兵僅僅能顯示力量的存在,單獨1艘航母也無法形成穩定戰鬥力;

想要在局部海域形成連續的航母戰鬥力,起碼需要2艘航母

如果想在較遠的海域構成穩定的打擊群,至少需要3艘航母才能夠滿足需要。

海灣戰爭時,美軍共出動了6艘航母對付實力並不比伊朗強的伊拉克。由此可見,美國出動一艘航母傳達的並不是要開戰的信號——美國現在的形勢已經不允許它打一場類似於海灣戰爭的局部戰爭了。

航母來了,戰爭近了?成了特朗普“眼中釘”的伊朗,會是下一個伊拉克嗎


伊朗士兵在霍爾木茲海峽巡邏


既然打不成,那麼只有和。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對伊朗升級制裁招致各方反對,且伊朗應對之策多多,此次制裁的前景可想而知。從長遠來看,美國和伊朗坐下來談判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如果那樣,將是中東之幸,世界之幸——談判總比喊打喊殺要好,哪怕後者只是虛張聲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