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明水路1号甲,宋雨亭,曾经的商界领袖,青岛三大亨之一

资历没有傅炳昭老,财力没有刘子山厚,魅力没有隋石卿强,但宋雨亭对青岛的影响力比任何华商都要大、都要长。他与市长沈鸿烈、胶济铁路局委员长葛光庭并称青岛 “三大亨”。

宋雨亭(1884-1951),名润霖,号甘泉,今莱州市沙河镇大珍珠村人。幼年在原籍读私塾,勤学好问,成绩优良。13岁到青岛读中学,毕业后进其四叔“瑞记”商店习商,并于晚间刻苦学习英语和德语,能用外语和外国顾客交谈。1903年,接任“瑞记”商号经理,主营草帽辫业务,自此逐步在青岛的工商界崭露头角。

下图宋雨亭的故居,青岛明水路1号甲。

青岛明水路1号甲,宋雨亭,曾经的商界领袖,青岛三大亨之一

1916年,被选为青岛工商会董事。1921年,任中日合办的胶澳电气公司副总经理。1925年,被推选为商务公断处处长。1926年,任青岛市总商会董事。1927年12月,被选为青岛市总商会会长。此后连任4届,主持青岛总商会工作12年之久,青岛开埠以来,他应是声名最显赫的华商领袖。

青岛明水路1号甲,宋雨亭,曾经的商界领袖,青岛三大亨之一

1931年5月,宋雨亭筹集资金成立了青岛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兼任青岛市救济院院长,捐赠和募集资金,兴办社会慈善事业,所辖有育婴堂、济良所、贷款所、习艺所、施医所等8个慈善单位。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青岛市的工商业者,出于爱国热忱,群起抵制日本帝国主义,举行罢市,不去取引所进行交易。为打破日本“取引所”(交易所)对青岛经济的操纵,在当时的青岛市长沈鸿烈的暗地支持下,经过一番努力,于1931年冬成立了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委员会,宋雨亭于1931年8月联合21家工商业大户发起成立了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自任理事长,经营土产、纱布期货。

1933年世界经济发生恐慌,波及我国,我国大宗出口的花生米销量突然大幅度 下降。青岛花生米的行市比往常下跌50%以上,外国洋行不收购,国内更无销路,致使青岛市经营土产的近百户商号,濒临破产倒闭的噩运。为了帮助青岛的农民 及土产商号渡过难关,宋雨亭联络了20家富裕商户,每户暂借5000元,共筹集资金10万元,于1934年1月设立了普利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银行的支持 下,又抵押了150万元,尽量以高价收购花生米,以济农民及土产商号燃眉之急。

青岛明水路1号甲,宋雨亭,曾经的商界领袖,青岛三大亨之一

1933年,市长沈鸿烈因东北海军三舰叛逃,面子挂不住,向南京政府辞职。宋雨亭立马意识到事态严重、机会难得,他以商会会长名义,召集律师公会、银行公会、新闻记者公会等九大团体和部分商界巨头,成立“青岛市各界挽留沈市长市民联合会”,印传单,发宣言,致电中央,上街游行。沈鸿烈潜往威海,宋雨亭又带领20余人,乘六部汽车前往造势迎接。直到南京政府下达慰留电,沈鸿烈“不得已”重掌市政,这处挽留大戏才华丽落幕。两人拜把子,结金兰之好,概源于此。

1935年5月,他筹集资金,成立青岛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并扶助渔民摆脱日本“水产组合”的挟制。日本侵占青岛后,他拒绝了日军让其出任青岛维持会会长的要求,携眷回到原籍,后又举家迁至上海做小买卖维持生计,终留一身清白。

1946年宋雨亭回到青岛,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以病为由,拒绝了国民党的一切委任。1950年,宋雨亭病逝。

宋雨亭身上,是否能看到《青岛往事》里主人公的身影?

本文照片和资料整理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