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的學問一定比秀才高嗎?

韋大人在


中國科舉制度的產生是歷史上的一大進步,它一直秉持的是“自由、公開、平等、擇優取仕”的原則。因此說,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史上最具開創性的官吏選拔制度。自隋朝大業元年起至光緒三十一年正式廢除,這一制度整整綿延了1300多年。

科考最基礎的考試稱“院試”(類似於現在的高考)。參加考試的叫“童生”(也叫童考),考中者就是“秀才”(官稱生員)。具備了秀才的身份和功名,說明他已進入了古代統治階層的基礎層,有了入仕的敲門磚(類似於現在的本科學歷)。科考是平民百姓與士大夫之間的一道分水嶺,秀才又是最接近士大夫的一邊。考取了秀才,也隨之配套減免田賦徭役等一系列福利待遇。由於皇權時代不設鄉鎮管理機構,縣令會把鄉鎮的管理權放給當地鄉紳實行自治,這些鄉紳往往就是當地秀才(窮人是讀不起書的)。

秀才的下一級科考叫“鄉試”,即全省統一考試(類似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明清時期每三年一次,由於在秋季開考,又稱為“秋闈”。考中者稱謂“舉人”,一旦中舉,就完全跨入了國家公務員行列,甚至有直接做縣官的機會,並享受國家公務員全套福利。成語“一舉成名”就源於秀才中了“舉人”。

舉人的下一級考試就是“京試”,官稱“會試”,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進京趕考”。“會試”沒有類似於現在的任何考試,如果牽強類似,那就相當於中央黨校的博士研究生統考。考中者稱“貢士”,就是準備貢給皇帝親試的“士子”。

古代讀書人最後的考試,也是人世間最高端的考試叫“殿試”。在金鑾殿由皇帝親任主考的科考。它由武則天首創,宋太祖後成為定例。

殿試的通過率也很高。正常情況下,殿試的通過率為百分百。所有的貢士基本上都會高中進士。進士的名次由皇帝欽定。一甲第1 2 3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他們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稱“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稱“同進士出身”。從此成了天子的門生,何等的榮耀啊!這是古代讀書人一生追求的最高榮耀。

科舉制度歷史上也有個特例,晚期左宗棠屢屢進士落榜,後由慈禧太后開恩,賜了個“同進士出身”。但卻被讀書人一直傳為笑談。

秀才、進士同為讀書人,但學問上卻是雲泥之別。給提問者的答案。



琴島牧風


總體上來說,進士的學問是比秀才高的。

在古代,學子的仕途是這樣的:先是考取童生,然後是參加縣試,通過後的就是秀才;三年後(大部分時間),到省城去參加鄉試(沒錯,就是鄉試),考中的就是舉人。中舉人三年後,再到京城去進行會試,考中的就是進士。之後還有什麼殿試,皇帝確定狀元、榜樣、探花等。

所以,一般來說,秀才相當於今天初中生的水平,而進士相當於今天的博士,按照水平來說,基本上是進士水平比秀才高。

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李白是商人出生,唐朝時商人地位極地,商人的子女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所以李白連秀才都不是,但學問卻非常高。另外,蒲松齡、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等著名小說家也都沒有中過進士,但他們的學問未必比進士低。

這樣說吧,1000個進士和1000個秀才比,或許有那麼幾個秀才水平比進士高,但剩餘那九百九十幾個,肯定是比進士水平低的。


老羅侃史


這要從科舉制度說起。最初是隋朝先採取的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的。隋煬帝最先創立秀才科。到了唐代是分科考試的,有明經科,秀才科,進士科等,通過不同的考試內容,選舉不同方面的人才。所以叫科舉。那時的秀才與進士不同科,所以也就沒有高低之分。到了明代規定八股取士,考試內容為四書五經。科舉形成定製。考試分為縣,府,省,院,廷,中舉者依次為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顯然進士的學問要高於秀才很多。這種制度一直到清末才廢除!


澗底松65994128


進士的學問不一定比秀才高,但學歷絕對比秀才高。

明清以前,秀才泛指天下讀書人,既“優秀的人才”之意,是國家取士的儲備群體。明清把秀才的稱謂更加規範化,秀才也不再泛指,是通過縣府院考試被錄取的特定群體。

像李白、杜甫為代表的“秀才”就沒有進士身份,李白不屑官場先不說,杜甫科考之路可謂艱辛,屢敗屢戰也沒考中進士,在以詩詞歌賦為取士標準的盛唐,杜甫居然沒考中進士你能說他學文低嗎?

把童生、秀才、舉人、進士最明確化的是明清兩朝,這時的秀才與進士的差距就明顯了,若連個舉人都考不上,只能說你確實沒水平,舉人與進士的差距最小,關鍵區別在八股的破題立意水平與考官的思想是否吻合,運氣成分很多。

明代大才子徐渭是秀才的代表,考了三次才中秀才,此後,徐渭又參加了8次鄉試(每三年一次在省城舉行的考試,考中的稱舉人),屢戰屢敗,一直考到41歲也沒考中舉人。范進中舉後發瘋可以理解。還有文徵明考了整整27年,一直都是個秀才身。

張岱(舉人),《湖心亭看雪》的作者,運氣差的代表。左宗棠是晚清二號人物,40歲才中舉 ,此後一直考到60歲,當時慈禧太后實在看不下去了才賜了他一個進士身份。


“學問”這二字包羅萬象,豈是區區八股能代表的,像唐寅(舉人)、徐渭、文徵明、徐霞客(舉人)等雖沒高中進士,但他們的文學水平卻影響很大。

但這也不能否定進士的真實水平,進士雖然都不是才華橫溢,其知識量卻是秀才們不可比擬的。拿明朝來看,高中進士的基本都就讀過國子監(國立大學),國子監的老師水平首先很高,關鍵是國子監的藏書最是豐富,要知道那個年代民間書籍匱乏,要獲取知識只有到最高學府才能有。

進士優等生還有機會到翰林院深造,能進入翰林院的人基本就確定了是未來部閣級接班人,翰林院的地位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校+中科院+社科院+中央辦公廳。

現在知道進士的高大上了吧,所以說,不管那個年代,才華與學歷並不衝突,秀才之中不乏才華橫溢者,進士更能讓你的才華得以施展。


老夢Meng


封建社會選拔賢才很多都是從科考(科舉)產生,所以許多寒門也都寄望讀書來改變一生,但讀書參加考試都是按部就班,不會越級,首先要經過縣州級考試,考中者稱為秀才;再經省級考試,考中者稱舉人;再經過會試,考中者稱貢士;貢士再經皇上或指定官員監考,考中者為進士,前三名為鼎賈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稱"狀元",第二名稱"探花",第三名稱"榜眼",所以通俗理解進士比秀才規格要高,水平自然就高


丫6503


童試(縣級)合格稱秀才,考取進士資格都需要鄉試(省級考試)通過的舉人,兩者不能相提並論,古代科舉制度十分嚴格,秀才是州府收錄在冊的官管學生,可以參加省級考試(鄉試),錄取的稱作舉人,所謂一舉成名天下聞,是有品階的,成為舉人了,才能參加朝廷科考,進入頂層精英的渠道,拿秀才和進士比,你確定不是開玩笑?


東坡老怪


不一定,只能說進士的學歷證書要比秀才的證書要高,得看他們後期的進步如何,還得看他們的學科專業。例如,蒲松齡也是一個秀才,但是他的學術也很厲害,還著作了名著廣為流傳。所以說學歷高不一定學問就高,好比“偏方治大病”。


譜碟古縣誌研究


我來回答,考試階段是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童試是科舉的非正式考試,通過童試的叫童生,具備參加鄉試的考試資格。

那麼鄉試屬於地方性考試,科舉正式考試的第一個階段,一般在秋季8月舉行所以也叫秋闈,放榜的時候也是桂花飄香的季節,所以也叫桂榜。時間上一般是每隔三年考一次(縫子午卯酉年考一次),通過鄉試的人叫舉人/孝廉,注意第一名的叫解元。

鄉試通過後可以參加全國性的考試,一般由禮部組織,也稱禮闈,由於考試一般在二月舉行,所以也叫春闈,此時考中的考生成為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只有第一名的叫會元。

接下來是殿試,錄取三甲,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當然叫狀元(鼎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合成三鼎甲。所以綜上所述,連中三元的意思就是鄉試第一名,會試第一名,殿試第一名,歷史上只有13人連中三元。


春暖Fa開


這是一般的,還有二般的,就是看智商,看情商


我是恬淡如水


不一定,但是中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會把進士及第作為是否成為人上人的最重要衡量標準,不然的話范進中舉後就不會瘋了,賈寶玉也得讓他中個舉人才出家。就是放現在高考狀元總是能獲得較多關注。這應該算是中國的民族基因。

但是也可以這樣想,李白杜甫張繼蒲松齡柳永他們都很有才華,但是與科考一途總是差了那麼幾分,但不影響他們名垂青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