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和日本單挑誰厲害?

黑兔子蹬鷹


戰爭首先比拼的是國力: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軸心國的三個國家中只有納粹德國是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國家。巔峰時期德國經濟總量和工業出產比例佔全世界的20%,僅次於美國;1943年德國的鋼產量達到3460萬噸,年產幾十萬輛的軍用卡車和萬餘輛裝甲車輛;德國佔有著羅馬尼亞油田、烏克蘭產糧區和大半個歐洲的人力物力;高峰時期總兵力超過1000萬人,甚至差點造出原子彈來。到戰爭末期,噴氣式飛機、V2火箭紛紛問世, 如果不是潰敗得如此之快,誰知道德國人還能發明出什麼新式武器來。

日本的資源潛力、工業實力和武裝能力與德國差的不只是一個檔次,日本沒有油田,全部依賴進口(主要還是從美國進口);鋼產量每年不超過500餘萬噸,剛夠納粹德國的零頭;整個二戰期間生產坦克5000餘輛,還不如希特勒一年造出來的數量;到戰爭末期舉國動員也才700多萬軍隊。

所以從綜合國力來看,日本趕不上德國。

在軍事思想方面:

戰爭要比拼的是軍事戰略和戰術,要有先進的全局性觀念。德國有戰略大師曼斯坦因,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以至於防禦大師莫德爾,還有沙漠之狐隆美爾,這些都是世界級的軍事人才。

德國運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立體集團軍作戰:裝甲集群從翼側機動包抄、戰鬥機群編組,彈性防禦和進攻,構建立體火力體系等等。而日本的戰略戰術,按德國人當時的評估,還停留在一戰人海陣地戰的水平。

下面具體來看一下陸海空三軍比拼實力:

陸軍方面:

從人數上看,德國兵力最高時達到1000萬左右,日本最高時達到700萬左右。

從素質上看,德國的軍事素質肯定是高於日本的,自明治維新以來日軍陸軍的一整套東西都是師從德國而來的。

從陸軍裝備上看, 德國的重炮、破擊炮和榴彈炮以及火箭器在性能和數量方面都是日本望塵莫及的。日本九二式重機槍的火力完全不是德軍MG34/42的對手, MG34/42是二戰射速最快、火力最強大的機槍。此外德軍還有MP38/40型衝鋒槍,後期還增加了MP44突擊(自動)步槍,火力就更猛烈了。

日軍的武器配備最多的就是三八式步槍和歪把子機槍的配合,連九二式重機槍都很少,只有中級戰鬥單位才有。

裝甲力量就更不用提了。德軍的4號坦克和三號突擊炮不論在裝甲火力還是速度上都要遠遠高於日本的95式和97式坦克。

因此,德國陸軍實力遠強於日本。

空軍方面:

日本主要是依靠零式戰鬥機。零戰具有航程遠、速度快、轉彎半徑小、爬升靈活等優秀性能,但也存在強度結構不夠,油箱缺乏被槍炮命中時的抗燃設計,以及飛行員幾乎毫無防護力等致命弱點。如果論空中纏鬥性,零式的纏鬥性高於德國的同款戰機,但過載運動和爬升俯衝的性能甚至火力配備都不及當時德國同期的BF109和FW190。高空戰時,零戰就會十分吃虧, 而且後期德國的噴氣式誕生以後,日本的同期的飛機就無法和德機抗衡了。

要特別注意的是,德國當時擁有歐洲最強大的空軍和最好的地面防空火力。其著名的閃電戰就是由空軍展開的戰略定點式轟炸開始的。而日本空軍沒有單獨成軍,只有陸軍航空兵,海軍航空兵。 日本還沒有把空軍列入立體集團作戰之中。

空軍方面,德國強於日本。

海軍方面:

日本是個島國,出國打仗,首先需要出海。因此,日本首先傾全國之力打造海軍。日本不僅擁有世界第二數量的航母,還擁有世界最大噸位的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日本海軍的實力應該可以排名全球海軍第三,僅次於美英海軍。

德國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戰前德國沒有具備一定規模的海軍。如果不算上“俾斯麥號”根本就一艘戰列艦都沒有,航母就更不用提了。

但小編注意到:世界海軍強國的英國幾次想登陸德國的企圖都被德國打敗了。其次在建設日本海軍的過程中,無論是特種鋼材,還是艦船建構,德國都給予了日本很大的幫助。如果兩國單挑,日本海軍且不說需要越洋跋涉才能抵達德國。途中,德國可以使用數量眾多的潛艇進行攻擊;且即使遠洋打倒德國門口,憑藉手中有限的海軍和背後強大的陸軍和空軍的火力,相信日海軍也撈不到太大的便宜,最後肯定被德國陸軍和空軍打趴下;如果德國要打到日本,它一定會加碼建造戰艦和運輸艦,最終一定能成功登陸日本。

通過對以上各方面的分析,小編我認為,德日兩國如果單挑,最後日本肯定會被德國打敗的




浩瀚北斗星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回答:德國!

畢竟德國能跟蘇聯猛獸硬碰硬,日本在諾門罕摸了一下蘇聯屁股就被痛扁一頓吃了癟。

但是我覺得這樣主觀地判斷一個問題不太可取。

陸軍方面,德國開戰初期共有150多個師,正規軍兵力兩百萬人,入侵蘇聯時已達六百萬人,巔峰時期正規軍加上僕從國軍隊多達九百萬人。

日本軍隊人數也不少,中國戰場就有將近六百萬人,加上太平洋地區,總共大約七百萬人。所以單單從人數上來講,兩國不分伯仲。

有人就會說,德國人比日本人壯呀,應該一個比倆。但實際上,日本二戰侵略初期的軍隊質量也很高,在日本有裝備和後勤加成的情況下,中國與日本軍隊人數的戰損比甚至高達7:1,到了抗戰後期,才出現所謂娃娃兵和丙等兵。

武器裝備方面,德國軍隊的機械化程度可能比想象中的要低,運輸方面,騾馬依舊是軍隊的運輸後勤主力,戰爭初期全面摩托化的十六個摩托化師和輕型師,大部分補給品依舊是由1200多輛馬車負責託運。德國的坦克雖然強勢,虎式鼠式豹式聞名遐邇,但是受制於德國有限的產能,都不能實現大規模量產,7輕型坦克依舊是軍隊的主力。

但是日本的陸軍軍備就很糟心了,主力坦克97式中型坦克全重僅15噸,火力差,裝甲薄(被稱為紙皮核桃坦克),也就只能在缺乏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肆無忌憚橫行霸道。如果遇到德國的坦克,基本不存在作戰能力。

後勤方面,兩個國家都為了資源焦頭爛額,德國為了資源,各種人工合成黑科技,出兵蘇聯也是各種為資源考量,導致屢屢失去戰機;日本為了資源甚至不惜摸美國這個老虎屁股。所以論持久戰是多麼超前的觀念呀。

空軍方面,德國空軍是歐洲最強大的空軍,英國空軍都只能被壓在本土打。德國是擁有噴氣式飛機的第一國,閃電戰也是由空軍先進行摧枯拉朽的據點拔除,再由陸軍掃除殘餘敵人。

而日本自身是沒有空軍的,空軍被拆解進陸軍和海軍,分別為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日本空軍雖然是附屬於陸軍和海軍,但是零式戰鬥機卻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戰鬥機。(偷襲珍珠港這個事能被海軍航空兵吹一輩子。)

海軍方面,德國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不能擁有成規模的海軍,再加上英國皇家海軍的壓制,德國根本沒有海上作戰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德國後期相當乏力)

而日本在偷襲珍珠港後,擁有著太平洋最強勢的海軍,各種航空母艦戰列艦層出不窮。所以在海軍方面,日本是碾壓德國的。

這樣看來,日德兩國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江湖客談


答案肯定是:德國。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我們從戰爭發生的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人口數量和質量,二戰期間,德國如果不迫害猶太人,本土的人口大約8000萬,日本國內人口7000萬,而且德國人受教育程度比日本高。德國是大陸國,交通便利,周邊國家人口素質都比較高。日本屬於島國,二戰期間交通不便利,而且日本經常發生海嘯地震。

第二,經濟實力,德國國內有萊茵工業區,有世界著名的克虜伯公司,奔馳、寶馬等大型工業企業。而日本當時剛剛從封建統治走向明治維新,還處於發展階段,國內經濟實力還比較縮小。

第三,資源,德國屬於內陸國家,交通便利,可以從周邊國家進口物資,而且德國國內物資儲量豐富,而日本是島國,本身物資並不豐富,主要依靠進口。

所以,綜合一下,日本與德國開戰無異於雞蛋碰石頭。


愛你一二一


就武裝力量德國和日本在苐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相比,德國遠強於日本,德國戰胂了英,法兩個工業發達的國家,又佔領了東歐各國如波蘭,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許多國家,並且進軍蘇聯佔領大部份領土,包圍了莫斯科數月之久,最後因到了冬季,天氣嚴寒,德國人後勤供應不上,又不適應寒冷的天氣,殘遭失敗,而日本人在民主維新後,己成為先進的工業化國家,當時的中國是封建落後的半殖民地,以農業生產為主,就這樣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曰本人派兵侵略,戰鬥了八年,已精疲力盡,無法征服,所以二戰時究其戰力相比,德國比日本人強大的多!


雲遊者說


日本在二戰時期也就相當於歐洲一戰時的水平,不具備跟德國單挑的能力。

用蘇聯做參照,二戰前蘇聯跟日本在諾門檻衝突中,日本精銳關東軍在蘇聯裝甲軍和航空兵的攻勢下可謂毫無還手之力,被蘇聯打的落花流水。

而其後不久,德國把蘇聯打的潰不成軍,蘇聯首都莫斯科也面臨德國進攻的窘境。相比之下,日本跟德國的差距明顯就能看得出來。

日本不具備跟德國單挑的能力。


傲嬌的嗯嗯


啄木鳥說: 肯定是德軍厲害,日軍的作戰模式還停留在一戰時代(這種落後的作戰模式照樣把我們打得很慘,可見我們連一戰水準都沒有)。 二戰早期有這麼個怪圈:美軍打不過日軍,日軍打不過蘇軍,蘇軍打不過德軍。

要是整體工業能力的話,小日本比德國差得遠。但要是比海軍水面艦艇,德國怕是不如小日本。

在陸地,各出十萬大軍的的話,德國肯定第一。

抗戰時國軍學的是德軍,但沒有德軍的素質與裝備,結果很慘。

要是整體工業能力的話,小日本比德國差得遠。但要是比海軍水面艦艇,德國怕是不如小日本。 在陸地,各出十萬大軍的的話,德國肯定第一。 抗戰時國軍學的是德軍,但沒有德軍的素質與裝備,結果很慘。

德軍受出海口限制,海軍發展有很多制約,但德國水面艦也不差,一艘俾斯麥號能牽制整個英國皇家海軍,可見一斑。

老蔣的德械師,素質和裝備差距是一方面,差距有但不是絕對的,二戰後期德軍有裝備和素質比他們還差的師,但人家戰鬥力並不差,關鍵看誰指揮。


一枚laobing


單就軍人作戰素質來比,三個軸心國,德國10分,日本6分,意大利-1分。


輕舟靠岸4


其實日本也就相當於歐洲一戰時的水準,跟德國比要差的遠,其戰爭能力也就只能欺負中國這樣的了;

可以以蘇聯做中間參照,在二戰爆發前的蘇日諾門檻衝突中,日軍精銳關東軍,傷亡數萬,潰不成軍,在蘇聯裝甲集團和航空兵的立體攻勢下可謂毫無還手之力,被打的落花流水;而其後不久,納粹則把蘇聯打的一潰千里,首都莫斯科也面臨兵臨城下的窘境,一比之下,德國和日本的差距就可以明顯看出來了。


用戶GTR


總體來說德國陸軍遠強於日本,空軍德國佔上風,雖然兩國都重視戰術空軍,但由於德國要面對一票歐亞強國,所以攻擊機和轟炸機集群還是很強的。海軍當然是日本要全面佔優。所以如果德國第一波能一鼓作氣登上日本島當然是吻贏。不然日本用封鎖戰術圍困德國就不好說了


吃雞小盒子怪


當然是德國,如果說軍工,德國是馬,日本最多是小草驢,論軍人戰鬥素質,納料粹軍人戰鬥意志和能力絕不會低於武士道的小鬼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