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厅调研组赴黔东南州调研指导长江经济带环境警示片典型案例问题的整改工作

近日,省环境监察局局长田获同志、生态环境厅流域二局局长袁兴慧同志等一行到黔东南调研指导“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典型案例问题整改工作。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局长杨汉钦、黔东南州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李小勇及凯里市和麻江县政府有关领导及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和麻江分局局长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查看了麻江县鸡冠山煤矿废水污染治理、凯里市鱼洞河流域煤矿酸性废水污染治理及凯里市大猫山煤矿废渣治理等整改工作。

针对麻江县鸡冠山煤矿废水治理问题,调研组要求:治理整改工作要保持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不能停。在治理工艺方面,可以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湿地治理工艺,随时监测看效果;治理工程方面,可以通过建设瀑布拦水坝,以降pH,降处理成本;源头治理方面,要认真做好水文地质勘探,实行洞内清污分流,做好减量工作。

针对凯里市鱼洞河流域煤矿酸性废水污染治理及凯里市大猫山煤矿废渣治理问题,调研组要求:一是要实事求是。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必须科学合理。二是面对现实,久久为功。不能急功近利,要合理设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分步推进,稳扎稳打,确保整改取得实效。三是要充分求证国内外专家。各类土专家都要请,确保论证科学、到位。四是要结合贵州实际,研究区域地质灾害特点,因地制宜,确保工作措施落地见效。五是要高度重视,成立高层次的领导小组或指挥部,抓实推进整改工作。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强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典型案例问题整改工作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历史任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要减少和杜绝对长江水系的污染。因此,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典型案例问题整改要以“稳定达标”为目标。一是要实现“双降”,即降pH、降SS。二是要实现“双改”,即改颜色、改感观。三是要实现“双提高”,即提高政治认识,不能拍胸口,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水平,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原则,科学合理加快推进整改工作落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