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部1980年的经典电影——

愤怒的公牛》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愤怒的公牛》是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一部剧情传记片。影片根据前世界中量级拳王杰克·拉莫塔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了一代拳王杰克·拉莫塔“不屈”的一生。杰克·拉莫塔出身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自小便进行拳击训练的杰克很快就在拳击界崭露头角,他因在比赛中出拳迅猛,打击对手毫不留情,表现得就像一头公牛,被称为“愤怒的公牛”。

这部影片豆瓣评分8.3分,深刻的诠释了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社会现状,也把一个内心充满痛楚和挣扎的人刻画的淋漓尽致。饰演杰克·拉莫塔的罗伯特·德尼罗获得了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1993年,张方勇出生在知名“面工之乡”重庆市云阳县。他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父母与哥哥一直在外地打工,张方勇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在那个“人人把梦想当成奢侈品”的小镇上。

“一开始,我爸在外地打工,我妈种地、养鸡供我们上学,为了卖鸡蛋,她要走两个小时下山,说尽好话才换一点钱;后来在江苏看到父母为了1000元房租到处借钱、我妈去工厂讨要工资无果……所有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我想要改变状况,甚至改变人生。”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2008年,15岁的张方勇进入万州摔跤队,并在重庆市第三届运动会上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由于年纪偏大,摔跤没能实现张方勇的梦想,却为他日后练习拳击打下了基础。

在学摔跤期间,张方勇在网上看到一些职业拳击的视频,被职业拳击明星帕奎奥永不放弃、激情拼搏的精神影响,他在2010年奔赴西安,决定从职业拳击开始新生活。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到西安后,张方勇开始在一家拳击俱乐部学习拳击,平时则靠背面粉挣生活费。“一般来说,一天要配送6次,每次送八九十袋面粉。一袋面粉50斤,一次我能扛三袋。”一边训练,一边扛面粉,张方勇的体格强壮了不少,拳头也硬了不少。

但渐渐地,张方勇发现西安这家俱乐部并不专业。当时,我国职业拳击刚萌芽,熊朝忠尚准备挑战亚洲拳王,曾经在铜矿当过矿工的熊朝忠的故事再次激励了张方勇。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2012年3月,19岁的张方勇坐了36个小时的火车硬座来到昆明,开始了更为系统的训练。“我找了一个每月300元的单间,放下一张床后空间就没剩多少了,当时以为熊哥拿到亚洲拳王应该能挣很多钱,我也要像他一样。后来才发现,熊哥就租住在我楼上。”

梦想很丰满,现实却是残酷的。拳手看似光鲜,但这碗饭并不那么好吃——在全世界17000名职业拳手中,真正能赚到钱的不到400人,大部分人都要靠自己赚生活费和学拳的费用。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为了赚取生活费,张方勇待过工地、开过摩的、摆过地摊,但生性腼腆的他始终开不了口揽客“抢生意”。后来随着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张方勇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当外卖送餐行业开始兴起,他成为了一名“外卖小哥”。可才干了不到一个月车就被偷了,加上第二辆车钱,“刚工作就负债八九千元。”

那段时间,他从早点送到宵夜,跑步和爬楼梯是常态,“每天都是45单以上”。这样的生活大概坚持了一年,他也创下了一天69单的纪录。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2014年,张方勇先后站上了日本和泰国的拳台,但都没有获得成功,还被打得眉骨、鼻子骨折、毛细血管破裂,一张嘴,血就往外涌——但因为没钱,竟没有去做手术缝合治疗。

“那个春节我过得特别不开心,一度对自己的实力产生怀疑,不停问自己到底是不是还要继续下去,这么辛苦到底值不值?”最终,张方勇在家人的支持下又回到了昆明,“我已经坚持了这么多年,不能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放弃。”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早上6点起床跑步,8点骑着电动车到外卖站点报到,拳击服和训练装备塞在电动车座位下面。下午2点再到拳馆练拳,直至下午5点,然后擦干汗水换上工作服,继续跑晚上的外卖单。半工半练的拼命状态下,张方勇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2017年7月1日,在昆明举行的WBA(世界拳击协会)中国雏量级青年金腰带拳王争霸赛中,24岁的张方勇在第六回合以TKO(技术击倒)战胜四川选手董川,成为中国第一位WBA雏量级青年拳王金腰带得主。张方勇一夜成名,他边送外卖边打拳的故事,开始被各大媒体报道。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但这条金腰带并没有让张方勇的生活变得更好,他依旧每天起床跑步,早晚送着外卖。“这场比赛我没什么收入,依然要送外卖,但别人会认为这是一种炒作。”不光是别人,起初,张方勇都不相信拿到金腰带“火”了后,自己依然要骑着电动车在城市间穿梭。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唯一不同的是,他朝梦想又进了一步,也许这一步并不能给生活带来丝毫的涟漪,但在追梦的路上,张方勇已经看到了不同的风景。

媒体们蜂拥而至也确实“改变”了他的生活,采访和录制节目占用了张方勇大量的工作时间,他甚至不得不在白天的采访结束后,晚上“加班”挣生活费。原本每个月送外卖挣三千来块还可以保证每天的训练,现在休息时间急剧减少,却只有两千块的收入,这也导致他的训练越发疲惫。一年下来,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改善,身体的负荷却是越来越重了。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新闻不能帮我站上拳台。”认清现实后,张方勇选择继续追梦,他坚持训练,期待着未来的比赛,也等待着新闻报道有一天能给他带来真正的更好的帮助。

也许生活还是很艰苦,但梦想总能为他照亮前行的路,“国内职业拳击发展现状就是这样,我既然改变不了,就只能拼命努力。等努力变成世界拳王的那天,我也许能为年轻草根拳手创造更多机会。”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对于张方勇而言,他目前最大的愿望是能得到赞助,能不用打工就可以全力投入训练,拿洲际冠军,然后接着挑战世界冠军。

祝张方勇好运!

有梦想的人,永远都年轻!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作 者 简 介

熙子,爱电影,爱戏剧,爱艺术,偶尔迷失在音乐的旋涡中。愿以盲拙之眼看遍世界,以灵感之笔书写生活。

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拳王张方勇:每一个外卖小哥背后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