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人居環境讓鄉村“顏值”更高

“從垃圾圍村,到綠蔭環繞……這段時間,我們村莊變化太大了。”感受著家門口的環境變化,道里區新農鎮的村民,為環境整治連連點贊——低矮破舊的土坯房得到修整,垃圾池被清除、生活垃圾實現日產日清,看到村莊環境改變,大家覺得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2018年10月,道里區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清理專項行動,全面治髒治亂,著力解決村莊環境髒亂差問題和農村垃圾圍村圍路圍宅難題。同時,著力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衛生短板,打響了全區農村環境整治攻堅戰。經過半年多的整治,農村環境煥然一新。

一個目標

農村三年環境整治目標早日實現

日前,記者來到道里區新發鎮採訪時看到,數十名頭戴小黃帽、身著橘色工作服的環衛工人在認真清理路基兩側的垃圾。“鐵鏟清理不乾淨,我們就拿手撿拾,一小片紙屑也不能留。”幹得滿頭大汗的環衛工人告訴記者。同樣的情景在新農鎮也隨處可見。“很難想象,3個月前,我家出門就能看到垃圾。如今,道路空地清理乾淨,聽說近期還要種上樹木和花草。”新農鎮村民吳鳳海對專項整治成果豎起了大拇指。

道里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孟祥偉說,從2018年10月起,道里區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清理專項行動,即清理村莊內外積存的各類垃圾和廢棄雜物,清理村莊公共空間和庭院私搭濫建、亂堆亂放,清理農村破舊房屋和殘垣斷壁及綠化專項行動。

近期,按照我省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視頻會議和哈爾濱市垃圾圍城整治工作會議要求,道里區大力推進農村“四清一改一綠”,即清理生活垃圾、村內河塘溝渠、農戶庭院空間和農業生產廢棄物;室外廁所改室內廁所;全面開展鄉村綠化行動,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村莊。

良好的人居環境既給農民提供健康生活、提升幸福感,又給農村帶來新氣象、新面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不僅是改善人居條件,也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道里區委副書記、區長肖彬說,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該區將著力解決垃圾圍村、垃圾分類和垃圾處理問題,率先開展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建立健全農村“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機制”的垃圾處理體系,實現垃圾分類堆放、有序管理、無害化處理,打造乾淨整潔、環境優美、生態環保的宜居鄉村。以每年投入1000萬元農村環境管護資金為基礎,以更高標準、更實措施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建立“清運、保潔、管理”三個體系。

一個辦法

推進重點領域專項整治

道里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清理專項行動於去年啟動後,該區精心組織安排,廣泛動員全區各相關部門,全面部署,紮實推進。該區先後制定下發了《道里區今冬明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清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道里區2019年村屯綠化工作實施方案》,進行動員和部署,提出相應的工作任務和標準。

“垃圾革命”讓垃圾變資源。區、鎮成立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組建專門工作隊伍,全面督導推進工作。各村向每戶村民宣傳村規民約,通過強化組織管理,調動全村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實行包片、包組、包段、包戶責任制,形成愛我家園、環境衛生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自開展全區農村村莊整治及綠化活動以來,道里區重點清理了村莊農戶房前屋後和村街道柴草雜物、積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沿線公路和村道沿線散落垃圾20多萬噸,投入資金約700萬元,出車1.5萬臺次,動用各種清理設備1000多臺次,拆除各類板房106個,清理路邊溝30多公里,義務植樹基地植樹100畝,取得比較顯著的成效。

“廁所革命”讓“方便”更方便。道里區“廁所革命”是以各鎮村為實施主體,根據本鎮村屯的實際需要選用各類改廁模式。2019年全區計劃改造農村公廁16座,其中新發鎮10座、新農鎮4座已完成招標工作。另外,新農鎮計劃2019年將再啟動兩座公廁建設,待完成招標後實施。全區計劃改造農村戶用無害化水衝式廁所3150戶,其中新農鎮計劃改廁3000戶,新發鎮計劃改廁150戶。力爭到2020年底,道里區將先期完成新農鎮農村戶用衛生廁所無害化改造6500戶的改廁任務。

“村貌革命”讓新村有新貌。道里區將利用5月初的有利時機,抓緊做好綠化工作。2019年,該區以村屯綠化建設為帶動,以新農鎮整鎮推進為示範,以主要道路、旅遊線路、產業聚集帶為重點,全面提升農村綠化、美化、彩化水平。今年擬完成各項綠化彩化575.6畝,綠化道路5條20公里,全區計劃投入300多萬元。

“治亂革命”讓亂象不再發生。道里區榆樹鎮以哈爾濱市二手車市場整頓為重點,大力整頓市場周邊環境,加大拆違治亂力度,全鎮投入200多萬元,每天出車10餘臺、40餘人,強拆板房106個,其中二手車市場周邊佔道活動板房72個,清理路邊溝6公里,設立垃圾轉運間3個,新建垃圾壓縮間1處,設置村民生活垃圾桶7000個,購置垃圾清運車20臺。

一條措施

讓每一處區域都有人管理

如何讓環境衛生長期處於有效的監管之下?道里區的做法是,讓全區每一處區域的環境衛生都有人監管負責,不留一處盲區。

道里區委常委、副區長張守富說,道里區將加強村屯環境衛生和村屯綠化長效管理,建立“戶承諾、村公示、街長制”的管理機制,明確責任主體,調動村民管護環境的積極性,引導村民支持和參與環境建設維護。該區將包保人員和包保內容進行公示,實現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由突擊式清理向長效管理轉變,塑造農村“乾淨整潔、管理有序”的新形象。堅持問題導向,強力“治髒”,向背街小巷、城鄉接合部、出城口、鄉鎮村屯路兩側等薄弱區域延伸,集中整治髒、亂、差等突出問題,徹底清除衛生死角盲點,堅決杜絕垃圾增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