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李玉蘭為國網海東供電公司供電服務點贊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作為黨的幹部,你們快速反應,及時搶修的服務確實讓人感動,我們大會小會都在贊你們的供電服務。”5月5日,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農牧局幹部、駐民和縣隆治鄉“第一書記”李玉蘭看到國家電網青海電力高原擎旗共產黨員服務隊時讚歎著。

“我們剛從山下的梨園巡視完電力設備和線路,聽所長說山上種植的葵花籽這兩天也正在灌溉用電,我們來排查一下隱患。”服務隊隊員民和縣馬場垣供電所員工張廷峰迴應。

“山下500畝地的梨花這兩天正是遊客遊賞的高峰,前兩天咱們橋頭村開展了民和縣首屆‘梨園花海情醉隆治’的梨花節活動,為此馬場垣供電所的師傅們還專門進行了保電工作。”看著服務隊成員正排查著光林種植合作社相關電力設備,橋頭村第一書記李玉蘭說道。

對於供電優質服務,李玉蘭清楚的回憶起去年葵花全面豐收,因無法及時烘乾而爛在地裡的情景。

“去年,民和縣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澇,接連兩個月的強降雨天氣,讓眼看豐收的葵花籽就要爛在地裡,不能坐以待斃,我們的收成只能走烘乾這條路,但是電壓不足大型機械根本帶不起來,情急之下我找到了民和縣供電公司談師傅,詳細講述了千畝葵花基地的情況,談師傅當即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了勘查,第二天就派了一支隊伍,冒雨施工,硬是從山下給咱們合作社拉了一條專線,240萬的收成成功降損了100多萬,讓百姓的損失降到了最低,看著冒雨搶修的電力員工,我們既心疼又感激……”

“這兩年通過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作為國定貧困村的橋頭村在2016年成功脫貧摘帽,村民們用電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這都離不開供電公司的大力支持啊。”李玉蘭如是說。

據悉,民和縣橋頭村坐落於馬場垣隆治鄉的一個山坳裡,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制約著該村經濟的發展,國網海東供電公司實施動力電工程以後打破了橋頭村村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方式,充足的電力,讓該村因地制宜發展起了養殖、種植以及旅遊業,良好的供電環境和優質的供電服務,為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電力支持和堅實的用電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