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之前可以罵一頓領導嗎?

九洲志


客觀的說,您選擇時候不對,選擇的方式也不正確。

作為下屬平時的工作都與領導有直接關係,任務是他安排的,指標是他設定的,就連結果也都由他來進行評定。自己的一言一行,利害得失都與領導有直接關係。也正是這個原因,很多員工覺得工作壓力來自於領導,覺得自己的利益因為領導的原因收受到了損失,覺得自己經常被領導批評,而憤憤不平。把領導當成敵人。

但實際上,你理解的不一定對。還是要認真分析一下。

對下屬管理和保證部門目標的實現是領導的職責

所有的領導,不管是大領導還是小領導,都有兩個直接的責任。

1.帶隊伍

所謂帶隊伍,就是要進行團隊建設和團隊管理。

一方面,對團隊成員的心態和積極性進行調整,使得大家能夠積極參與到工作中來;另一方面,在大家的學習成長等方面進行督促和指導,使得團隊的整體技能輸出能夠滿足工作的需要。

除了以上兩個方面以外,領導還要在必要的時候對團隊成員進行調整和優化,以確保團隊成員的整體素養和質量,符合部門發展的需求。

帶隊伍主要是打造團隊凝聚力和提升團隊戰鬥力。是領導的職責所在。

2.做業務

所謂的做業務,是指根據公司需要以目標為導向,有計劃、有步驟的展開相關工作,銷售部門的業務是衝擊業績,管理部門的業務是職能支持。

如何保證業務的順利開展和高效完成是領導首要考慮的問題,為了完成業務,領導勢必要對下屬的工作進行安排和指導,勢必要對員工的工作方法和技能進行點評和指正,甚至要求員工抓緊補足自己工作的短板。

這種要求或者管理行為不是針對某一個人的,是針對全體的。但是因為大多數領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以安排和施壓為主,導致下屬出現逆反心理。時間一長,不但不支持工作,反而對領導本人有了成見。

無論那個領導,無論什麼領導,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以上兩項展開。

領導工作遵循的是管理的本性

在公司裡面,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職責,不同的職責履行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領導是管理者,其工作要求不同於下屬。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就要按照管理的規則來進行。

1.管理講究公正性

所謂的公正性並不是表面的一碗水端平。而是從實際出發,以全局和公司利益為重。

在管理上講事實、擺道理。一方面,管理的是非判斷是以企業利益為準則,不同於我們日常的標準;另一方面,如果你損害了公司利益,或者不利於全局工作,個人覺得再有道理,都是不合適的。

這種公正性,要求領導及時制止下屬的不合理行為和言論,並鼓勵對企業和全局有理的言行。但是站在下屬角度,未必認同領導的做法,因為二者的立場不同。

2.講究管理的客觀性

領導也是人,但是卻不能過度人性化管理。

企業是有規矩的地方,規矩就意味著束縛和限制,就意味著不能以個人的喜好和意志為轉移。所以,領導一定要放下自己個人感情的東西和過度主觀的觀點來進行管理。不怕得罪人,不以讓某人滿意為自己的管理手段和目標。

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得罪人,也可能讓大家覺得冷血,不近人情,不講“道理”等。雖然完成了工作,但是卻得罪了一部分人。

3.管理講究全集性

整個公司的管理都是一盤棋,小管理與大管理都要以公司或者部門的全局為考慮對象,所以領導不會照顧或者過多考慮個人的感受。

當然,這種情況在很多公司並沒有真正實現,很多管理者都是以人情為第一位的,平時哥們姐們,拉攏感情,進行所謂的情感管理。這種不重全局而注重個人情感的管理極容易形成幫派與裙帶關係,是公司內耗和低效的大敵。

管理的本性,要求領導進行非人性化管工作,給少數人帶來不滿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我們不排除個別領導作風不正,但絕大多數都是好的。

部分問題員工會對領導不滿意

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總是存在一些員工,對領導充滿敵意,工作極不配合。整天惦記算計領導。

1.以個人為中心的員工

有些員工從小嬌生慣養,任性慣了。在他的世界裡只有自己,所有的人都要圍繞自己轉,他人必須服從自己或者為自己服務。在工作上也是一樣,自己覺得想幹的就認真幹,自己覺得不合適或者不合理的,就拒絕或者不配合。

而領導不可能由著某個員工的個人喜好來進行工作 ,一旦忤逆了某員工的意思,就是“大逆不道,傷天害理”。這種沉醉在自己世界裡的員工不在少數,是管理規範性的消極對象。

2.過度注重個人利益得失的員工

上班都是為了賺錢,但是企業的薪金付出要與個人的勞動付出一致,如果某員工個人的工作能力一般,工作成績也一般,而總想拿高工資、不願付出努力也不願意承擔工作壓力,這時候領導的一行一動都會成為“眼中釘、肉中刺”。

正常上班嫌工作任務重,完不成工作怨領導安排的不合適。尤其是看到別的員工升職或加薪而沒有自己的時候,眼睛都會紅,覺得不公平、不合理。膩想出各種不合理的理由,比如領導受賄、某員工拍馬屁等等亂七八糟的藉口。

這種烏七八糟的想法存在於一些對個人利益斤斤計較卻只管享受而不願付出的員工身上。

3.沒有自己主見的員工

還有部分員工,聽風就是雨。人云亦云,別人說什麼他都相信。

有些人說領導不好,他也跟著說不好,甚至帶頭與領導做對。如果領導進行處罰,他還理直氣壯的反抗。就因為他偏聽偏信一些人的風言風語。這種員工沒有腦子,即使最後離開公司還把領導當成敵人,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這只是一部分員工,多數員工不是這樣的,就如同多數領導並不壞一樣,大家在工作上的磨合與摩擦都可以通過溝通交流來解決,沒有必要上升到個人恩怨的高度。

要離職了,可以罵領導一頓嗎?

說實話,這個問題就如同一個三歲孩子說出來的話。不像是一個已經在職場上有工作閱歷的人應有的表現。

1.職場上都是為了一份工作走到一起來的。

大家一開始誰都不認識誰,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能夠在一起是緣份,不能夠在一起就隨緣。何必非非要怒目相視,出言不遜呢?再說,你的領導脾氣好還行,如果脾氣不好,你覺得能討到什麼好處嗎?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不值得提倡。

2.不要自絕後路

看題主的問題,是在辭職之前就要去罵領導一頓。也就是說你現在還在職,還沒有離開公司,還在公司制度和領導的管理之下。這個時候你去罵他一頓,是準備給自己找點麻煩罵?是覺得自己的工作壓力不夠大還是已經到了非爆發不可,忍無可忍的地步了?有什麼巨大的仇恨非要在還在職的時候去罵領導一頓。

是要準備魚死網破,準備罵完以後不用辦理離職手續直接走人嗎?如果罵完以後你還沒有離職或者準備離職,你怎麼走下一步,怎麼再走進領導的辦公室讓他簽字?

我也見過一些發完脾氣就走人,手續也不辦的員工,這種不負責任的任性行為絕對不值得提倡。

3.為自己後續發展留點餘地

如果一個人總是在基層打拼,除非以後自己創業,而且創業成功,否則是不會有好的出路的。如果你後續努力,職位不斷上升,在後續的求職中會遇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背景調查。背景調查是要對你原單位的工作表現和團隊融入等情況進行調查。而你的領導將會是一個主要的信息提供者。

你覺得他會怎麼評價你?即使不是背景調查,個人的不良行為也很容易被納入企業的黑名單,企業和企業之間多少都是有些相互的往來,尤其HR之間。容人一步,給自己留個好名聲多好。

一時糊塗難免,人都有年輕氣盛的時候,但是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意氣做出不當的行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斷提升個人格局和涵養,追求個人進步才是正道。



指尖視野


我還真的試過在離職期間臭罵了領導一頓呢,現在想起來都覺得那次罵得很解恨,同事們當時也暗中豎起了大拇指,覺得我幫他們出了一口氣,因為當時那個領導實在太心胸狹窄了,同事們都對他有很大意見。

那是2010年初,我在外面找到了新工作,所以向部門經理提出了離職,雖然部門經理承諾給我加薪希望我留下,雖然我不是“視金錢如糞土”,但我也算是個有點追求的人,不是隨隨便便給我加點工資就可以留下我的,於是跟部門經理明確了要走的決心,部門經理也無可奈何。事情發生在一次請假上,當時還有另一家公司打電話約我面試,所以我寫了請假條請假,準備再面試多一家,心裡想說不定還有更好的呢。可我在寫好請假條交給部門經理時,無意中發現我的請假條被部門經理丟進了垃圾桶,我當時大怒,衝過去指著他罵,罵他作為一個部門經理還這麼心胸狹窄、還這麼小氣,同事們都暗中豎起了大拇指,眼中流露出敬佩的眼光,因為我們被那經理壓迫得太久了。

上面是我個人親身經歷的事情,說明一個道理,作為領導不能做得太過份,如果把員工惹毛了,員工什麼事都幹得出,包括罵你,甚至動手打你。

當然,如果領導在你離職交接期內沒有做出過份的舉動,那就沒有必要臭罵一頓領導再離開了,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因為職場這個圈子很小,以後無論去到哪裡上班,都有可能碰到老同事、老朋友,離職時給雙方留個好印象,對大家都是有利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每次跳槽,新公司都有可能做背景調查,如果在離職的時候還臭罵領導一頓,那被傳到新公司,那有哪個領導敢要你呢?

不過,在離職的時候,如果人事部門問起你們部門領導的缺點和不足,那倒是可以告知人事部的,這也算合理化建議的一種呢,但前提是咱們必須實事求是地陳述事實,而不是為了發洩情緒而無中生有,那樣,就有可能讓領導的缺點得到改進,而對你來說,也沒有任何損失哦!


設計製造迷


十年修得同船渡,大家居然同事一場,為什麼要這樣散場。


作為一個三流大學畢業的本科生,畢業以後在家準備考公務員,幾乎就是騙子自己和家長。天天在家打遊戲瞎玩。大概這樣混了半年,過完年實在在家待不下去了,萬人嫌棄的,上廁所都被嫌棄蹲太久。


託朋友找了一家小醫院上班,我並不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工作很勤快,學的很認真。科主任和同事都特別喜歡我。大家相處的很愉快,整個醫院的人也都很友好,隔三差五要給我介紹對象。唯一不好的就是工資比較低,比較是鄉村衛生院。


大概兩個月後吧,託朋友在深圳一個某醫院找了一份工作,叫我過去面試,很幸運通過了。我只有把老家的工作辭了。當時和主任說的時候真的不好意思。很尷尬,開始託人找關係進來的,現在不到2個月,又要走。我真的說不出口,領導居然說,我知道留不住你。我同意。


第二天晚上請科室同事吃飯,我們主任還是一再挽留我,同時提出很多條件,比如加工資、外出學習什麼的,可我已經答應深圳那邊,必須去的,所以還是果斷離開了,最後我們主任眼淚婆娑的,拉著我的手說,你願意回來,這裡都會歡迎你,當時我差點動搖了,差點哭了。


辭職之前為什麼要罵領導?

無非就是幾點原因:領導經常壓榨員工、領導人品不好、領導專搶功推卸責任。

就因為這些,你辭職的時候要罵領導?來工作之前,這些你不應該考慮在內嗎?

出社會了,不是在你家,大家都要維護你,大家都要讓著你,你算老幾,你不做了,外面等著進來上班的一大片。


朋友這個圈子很少的,今天你在這個公司罵了領導,爽了,第二天整個公司都知道你的事,一部分人誇你有勇氣,給你豎大拇指,你說出了他們不敢說的話,今天你是英雄。但是你在他們眼裡就是傻大個、愣頭青。


槍打出頭鳥,居然是你主動提出辭職的,為什麼要怪別人,其他都能做,你為什麼不行。有本事你不要做員工啊,你做領導啊。你有本事你去啊。


貓頭鷹美食


如果覺得自己的智商和情商沒有問題就不要這麼去做

如果你想這麼做說明你已經忍了很久了,這是日積月累的,如果你的極限已經到了,想要爆發了,我勸你還是忍一忍吧,如果你是女性的話,就想想你愛看的宮鬥劇吧,看看你喜歡的那些“妃子”都是怎麼上位的!

人生就是一個圓,很多事轉了一圈又回到原點

前幾天看了一位網友的真實故事,他在上學的時候因為比較老實經常挨欺負,當時的想法就是等將來自己長大了,有錢了一定要報復這個欺負過自己的人。一晃20幾年過去了,他已經成為了一名醫生,有一次急診室裡來了個年輕人,推著自己的母親,心梗了需要手術,四目一望原來就是當年欺負自己的那個同學,兩個人都愣住了···手術之後那個同學非常慚愧,說了很多好話···以後逢年過節都要去家裡拜訪。這就是輪迴,那個時候都是小孩子,是可以得到原諒的,如果已經是成了,沒有人會原諒你今天欺凌和辱罵,人生又回到了原點,只不過劇情已經反轉了。

嘴上爽,心裡悔

每次回想起自己曾經傷害過的人都感覺很內疚,事情一旦過了人就會後悔,比如和老婆吵架說的幾句讓人寒心的話,比如因為遲到投訴的外賣小哥···不論是自己身邊的人,還是沒有交集的陌生人都一樣,心胸寬廣一點,格局大一點,事情考慮周全一點。當事情沒有發生之前,誰是我們的貴人誰知道?


九萬怎麼樣


當然可以,如果你覺得還發洩不了怒火,你甚至可以將他暴打一頓。

但是,真的有必要這樣做嗎?

作為成年人,暴力和言語辱罵真的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嗎?如果你是一名學生,在你畢業的時候,對自己的班主任或者是教導處主任惡搞一番,人們會覺得你很調皮,但是你已經走入社會了,並且進入職場工作了,再這麼胡鬧下去,這樣真的好嗎?

你曾經一起工作過的同事會怎麼看你,他們一定會這樣想:

這傢伙,平時看著笑呵呵的,沒想到還沒徹底走呢,就把領導罵了,指不定背後會不會罵我們都不好說,這樣的人,還是離他遠一點比較好。

而且更重要的是,辭職了,不意味著你和這家公司的聯繫就徹底切斷了:

退工單要不要回來取?工資要不要結?假如你要去的新公司,和你現在的公司都在同一個行業裡,老闆彼此之間認識的概率非常大,你說你該怎麼工作下去呢?

有些時候,問題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你覺得罵領導一頓,或是打他一頓,這是在懲罰他,其實無意間卻是在敗壞我們自己的名聲,我們為什麼會區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因為年輕的時候,我們年少熱血,也沒有那麼多要考慮的事,衝上去用拳頭解決問題就好。

但是如今已經成年,我們要考慮的事情更多,處理問題的方式也不同,這不是我們變了,而是進入了一個新的體系裡,遊戲規則變了,想在這個體系裡混的好、吃的開,就得順應遊戲規則。

當然如果之前受了委屈,非要想報復一下的話,同樣可以用這個體系裡的規則,比如你可以告訴曾經有一起工作過的同事,他曾經對你的“種種惡行”,讓同事們自己去評估這個領導,你也不用打不用罵,

很多時候,該你承擔的你可以承擔,但是不該你承擔的,終究是要還回去,就正如那句老話所說,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職男小凡


辭職前罵領導,你這是嘴炮一時爽,身後火葬場。

你想辭職前罵領導,那肯定是對領導的怨恨積壓已久,想要宣洩出口。

不管領導怎麼對你造成了傷害,或者你怎麼看不慣領導,職場還是要忍,正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

畢竟你還沒離職,還在公司,正常情況是當你提出離職那天起,一個月後才可以按流程離開。這一個月內,還是要在領導麾下討生活。你罵了領導,很容易在一個月內被穿小鞋,項目不能收尾,工作不能推進,造成公司損失算誰的,肯定要扣你績效。

還有你罵了領導,怎能容易拿到離職證明呢,進新公司可是需要這個的。

在你找工作,新東家對你背調,老闆只需講講你的壞處,新工作就玩完。

大家都在一個圈子裡,領導的人脈畢竟比你多,只要他透出風聲,說你損害公司利益,不求上進,辱罵領導,那還有哪個公司敢要你,你在這行的風評就壞了。

再有,既然你要離開公司,往日情仇就一筆勾銷好了。大家同處一個圈子,多一個人脈比多一個仇人好。

彼此體面的再見,日後也好相見。待有機會,老闆也許可以給你介紹新項目,或者雙方一起合作。

所以,要想離職,千萬要處理好與前東家的關係。職場不易,且行且珍惜!


海格職言


人在江湖漂,誰沒捱過刀?只要在職場,誰能有多爽?

我在體制內時,曾經遭遇領導很多次打擊。有的是憑藉權力敲打個性,有的是想搞不正之風被我抵制,有的完全是為了阻止我調動。我也曾經傷心過、流淚過,也找過各種關係,也失望透頂,最終一步步走過來。

無論多麼艱難,無論當時關係多僵,我都沒有徹底撕破臉。最差的關係,就是見面不搭理。現在,除了一位領導確實關係很差,其他各級領導都在我的微信群朋友圈裡面。我取得成績,他們一般都會祝賀。

社交圈有這樣一個理論:當初幫助過你的人,70%都可能再次幫助你,這就是人脈。這些幫助過你的人涉及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包括父母、親戚、老師、同學、同事、領導,等等。其中,領導因其地位優勢,與你有過共事的經歷,也有一定的感情,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幫到你。

這個理論非常有科學性。那位阻止我調動的領導,後來幫助我家人承租店面。那位打壓過我的領導,後來幫助過我提升職務。關係最差的那位領導,我曾經在一個月內偶遇他三次。畢竟人家曾經是上級,雖然無奈,見面後我還是樂呵呵地主動打招呼。大家心照不宣,彼此一笑。

有時反思,當時自己的言行是否合適,有沒有錯,能夠全怪領導嗎?

回到正題,要辭職了,與原單位沒有多少關聯,想發洩一頓,把多年不滿對領導開火。這其實是一種很傻的行為。

一、山不轉水轉,不要隨便得罪人。

以我自己為例,很多事情是說不清楚的。離開就要發洩,後果只能是大家徹底翻臉。所謂離職,50%以上還是在原來的行業裡混。萬一領導也調來,或者他的親戚是你上級,你還能活不?再說,有些事你認為有理,說不定沉澱一段時間後,就不這樣認為了。那時再看自己的發洩行為,不是顯得很傻嗎?

二、發洩,只能讓自己情商更低。

人與物的區別就在於社會性。發洩是原始本能。智者剋制自身。發洩出來的情感,只是一時很爽,其實讓他人把你看透——這個人的心胸不過如此,在他手下幹活只會更糟糕。以後面臨提升、調動、獎勵等關鍵時刻,別人對你的印象不會好到哪裡去,不會推薦你提升。這樣的發洩,不但毫無積極意義,負面影響更大。

三、多反省自身,或許成長更快。

子曰,吾一日而三省。遇事多從自身找到原因,謙虛一點,理智一點,忍讓一些,就是對自身修養的最好錘鍊。有些事情,即使領導錯了,你如果表現出了忍讓的高姿態,也會讓他感動,說不定以後還有回報。你要是光顧發洩,以後就沒有結好的機會了。須知,一任領導也就是一重關係,何必非要推到反面呢?


樸素文明


當然可以,為什麼不可以?但是罵之前要三思:

一思:自己為什麼那麼恨他?

辭職之前,想罵一頓領導,想必是自己感到很委屈。但事情往往是有兩面性的。有可能這個領導就是個垃圾,就是處處針對你;也有可能這個領導其實並無惡意,只是管理方式有點嚴苛,但是對事不對人。我之前帶過一個銷售部門,我的管理風格是屬於比較嚴厲的那種,曾經把一個小姑娘罵的當場嚎啕大哭。但是我絕對沒有惡意,就是那種父母看兒女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我當然可以哄著你幹活,甚至慣著你,但是那樣你很可能就掙不到錢,能力也沒啥長進。這樣的結果,估計也不是你願意得到的吧?

二思:自己能承擔可能的後果嗎?

有句話叫,“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第一,你還沒辭職,手續應該還沒辦完。罵了領導,對你正常離職肯定是有影響的。第二,有的行業圈子就那麼大,事情鬧大了,傳出去很可能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造成很大的影響。

三思:罵了領導以後,自己感覺會怎麼樣?

罵完領導以後,自己是不是真的會感覺好多?換句話說,如果要是不罵他,這個事情是不是會讓你耿耿於懷很久很久?我們都知道一個成熟的人,應該學會控制情緒。但控制情緒,絕不是一味的壓抑自己。我們因為自己正直、善良,受到的傷害還不夠多嗎?

我網上看過一個視頻:一位父親帶著自己的女兒過馬路,影響了一個越野車通行。然後越野司機,下車以後,當著孩子的面就把那個父親打了一頓。從始至終,父親都沒有還手。我不知道那個父親是怎麼想的。如果是怕孩子受到傷害,所以忍了,我覺得還可以接受。如果是因為自己老實、善良、懦弱而不敢還手,我就呵呵了。想過自己這樣的表現,可能對孩子的心裡會產生什麼影響嗎?


如果三思完了,你還想罵他,就罵唄!有什麼大不了的。

我是劍心,專注於分享個人成長類知識乾貨,歡迎關注。


劍心成長筆記


這是在職場受了多大委屈啊,辭職手續都還沒有辦理完畢,就有臭罵領導一頓的想法了,既然想罵就放開了罵吧,把氣撒在陌生人身上,總比撒在親戚朋友身上換算。

什麼情況下可以放心大膽的罵

1、自己已經決定裸辭了。

自己乾的不開心,早就想辭職走人了,現在終於下了決心,裸辭有人,去TM的工資,去TM的離職證明,反正是“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時不妨就徹底的做一個了斷,把自己之前受的委屈,統統都發洩到領導身上。

2、自己已經提辭職了,領導還敢惹自己。

這種領導就喜歡往槍口上撞,自己不罵他一頓,估計他都會不自在的,既然渾身發癢,那LN就負責就給活動一下筋骨吧。

3、公司沒有和自己簽訂勞動合同。

這時候自己罵領導一頓,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拿到一些賠償,這樣的事情我們都願意做的。並且還明確告訴領導,自己原本可以不申請勞動仲裁的,就是因為他自己才決定的,讓他在老闆面前喝一壺吧。

4、領導圈內名聲不好或沒有什麼影響力。

領導在整個圈內都沒有好名聲,每個人提到他,大家都搖頭晃腦不言語,之所以讓他當領導,實在是公司沒有人了,逼不得已。

剛剛上任的新領導,還沒有形成影響力,每天就知道耍威風,這樣的領導罵他一頓足以解氣啊。

這樣的情況,領導是罵不得的

1、自己想按正常的程序離職的。

自己需要離職證明和餘下的工資,而且也不想和領導鬧僵,希望和平分手,那所有的委屈自己承受吧,這也是變成熟的表現。

2、領導圈內影響力很大。

如果自己還想在目前的圈子混口飯吃,這樣的領導最好也不要惹,成本或代價有可能都是自己承受不起的,就算自己重新轉行,困難可不是一星半點的。

3、自己想有更好的發展。

自己想在當下城市立足紮根,一直想在同一個行業內持續深耕,這時自己也不能罵領導的,否則事情一旦傳來了,自己會受很大影響的。

總之,有時候受了委屈想罵領導了就罵唄,大不了辭職走人,再說了,自己罵領導的事情,領導稍微有些智商都不會外傳的,畢竟事情出來了,絕對不是一方的責任。


馮少俠聊職場


這個得看情況,人一定要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敢愛敢恨,對自己有恩的人一定要感恩,相反,故意對自己有害的人當然就不能讓他過得太舒服了。如果領導確實太垃圾了,以前經常與你過不去,給你小鞋子穿,反正也不在這裡幹了,這種領導,一般單位裡職工都會很恨他的,你罵他恰好是為職工們出了口氣,所以支持你狠狠罵他一頓,最好找他的痛處罵,當著很多人的面前罵,讓他難堪,當然能把這種垃圾領導搞倒了更好,那是你為同事們做了件好事,同事們一定會感激你的!

上面有人說,你罵領導了,他不給你出具離職證明,會影響你以後就業的,也許說這話的就是領導吧。這我告訴你,不必擔心這個,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係,必須給你出具勞動合同解除證明的,勞動合同解除證明書也就是離職證明,這也是勞動法明確規定的,離職的時候,你一定要要求單位給你出具勞動合同解除證明書,如果領導敢不出具離職證明,你直接跟領導挑明,如果不出具勞動合同解除證明書,你辦理不了失業金領取,或者影響你以後就業,那就一切由領導承擔責任。

如果再不給你出具勞動合同解除證明,你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要求勞動監察大隊,就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卻不給出具勞動合同解除證明書做出處理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