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第一古塔:武則天除痣還願敕建,魯班化身老農幫助如期完工


20年後第三次來到大別山北麓河南省信陽市的商城縣,是與L兄陪著中國新聞界最高獎“長江韜奮獎”獲得者、河南日報原高級記者、多家自媒體平臺核心作者——王天定老師來的。他是我新聞攝影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我的恩師。三個人說著話,一不留神就錯過了錦繡商城迎賓館的路口,不過意外發現了崇福路南側、商城縣第一中學院內的這座古塔。

當天下午,王天定老師當地的學生陪我們到裡羅城攝影採風,晚上是熱情的晚宴,美酒佳餚、暢談攝影和友情自不必說。第二天一早醒來,腦袋還暈著,就迫不及待來到這座古塔的跟前了。

古塔名叫“崇福寺塔”,原名“龍泉寺塔”,俗稱北塔,為六角七級樓閣式磚塔,高22.3米,是河南省境內現存體積較大、建築精美的明代磚塔之佼佼者,被譽為“豫南第一浮屠”。

關於這座塔的始建原因及其經過,眾說紛紜,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一個與武則天有關、從唐代一直流傳到今天的神奇故事。相傳在唐朝初年工部尚書有個女兒叫媚娘,聰明伶俐,十分漂亮,時時夢想入宮伴君,以展掌政宏願,因臉上有一微痣影響了完美。後經點化在大別山求得一寶鏡,三拜後微痣消失,遂許願若日後進宮侍君,掌朝聽政,定以此“龍泉”為名,在縣城建寺築塔相謝。

媚娘回京不久,還真的被太宗選為才人。再不久,又被高宗立為皇后,代決政事,後又自稱為皇帝,改為武曌,下詔在殷城建寺築塔,了還願言,並限期完工,違者殺頭。寺塔建設中施工架子前搭後倒,幸虧魯班爺化身老農指點迷津,縣令領悟後圍土造塔,方得以如期完工。


這座古塔不僅是佛教史蹟,且集建築造型、裝飾和雕塑藝術於一身,是珍貴的文化遺產,經河南省文物局、古代建築研究所專家實地考察,就該塔外輪廓形貌、建築結構和工藝特徵,鑑定其大修或重建於明代初期。1986年11月21日,被河南省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福寺塔歷經數百年風災、雨患、山洪、冰雹、地震和兵燹的侵襲,僅縣誌有載的就百餘次之多,迄今仍如擎天巨柱,突兀凌空,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建築匠師的高超技藝和聰明才智。【《瑞視覺》發佈的照片,全部是新華社簽約攝影師、人民圖片和光明圖片簽約攝影師的原創作品,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或者收藏,盜用必究!如果你身邊有奇聞趣事、感人故事或者需要幫助的人,請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