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伊朗,會打起來嗎?

ydsyhy001


會,個錘子。

如果美國想要對伊朗動武,沒必要在5月2號以前大張旗鼓地向伊朗喊話,所謂“咬人的狗不叫”,美國政府的嗓門越高,證明美伊戰爭發生的可能性越小。

誠然,美國的綜合國力世界第一,軍事裝備水平難有其匹,打垮伊朗如探囊取物,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和伊朗會走到擦槍走火的邊緣。

為什麼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這和美伊兩國的國情密不可分。

作為劍拔弩張了40多年的冤家,美國最大的夢想並不是讓伊朗消失,而是讓伊朗聽話,基於這樣的考慮,美國從未對伊朗進行過直接的軍事打擊。

作為超級大國,美國手中可出的牌有很多,戰爭作為勞民傷財的操作一直以來都是最後或者壓軸出場,如果能用經濟制裁就讓伊朗屈服,那為何還要拿著納稅人的錢肆意揮霍呢?

雖然美國綜合國力強大,但自二戰以來,美國的目標就是稱霸世界,一國的力量用在全世界必定顯得力不從心。如果在伊朗身上花費太多精力,就意味著美國在其他地方的影響力有心無力,這會讓美國陷入“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尷尬境地。

作為政治的延續,雖說美國有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信心和能力,但這絕不意味著美國可以左右開弓,在阿富汗、敘利亞等地塵埃未定時,就對伊朗火力全開。

兩次伊拉克戰爭作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表演”,無疑是極其成功的,尤其是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用秋風掃落葉來形容毫不過分。

但伊朗不是伊拉克,它的國土面積達165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8116萬人,最重要的是,伊朗境內多是高原山地,和伊拉克境內的大平原完全不同,這意味著美國不可能複製伊拉克奇蹟。

而如果不能快速搞定伊朗,美國必將陷入類似於越戰這樣的戰爭泥潭,對美國的霸主地位是絕對不利的。

一直以來,美國對他國進行軍事打擊行動,都會習慣性地拉上一票盟友,既節省了支出,錘鍊了友誼,又增強了所謂的正義性,比如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越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都是美國糾集一幫國家的聯合行動。

如果美國選擇對伊朗動武,毫無疑問會繼續多國聯軍的一貫套路。但這樣做問題同樣很嚴重,因為伊朗作為波斯灣沿岸國家,不僅僅是擁有較大體量,還有輕易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便利條件。

美國作為地大物博的國家,石油還能出口,即使沒有中東國家的石油供應,也能活得相對滋潤,最起碼短期內死不了。但西歐國家以及韓國日本等國,如果沒有霍爾木茲海峽運出的石油,這些國家只能從美國及美國勢力範圍委內瑞拉、或者宿敵俄羅斯進口。

相比於改弦更張的渠道問題,因霍爾木茲海峽封鎖導致的國際油價暴漲卻是他們的難以承受之重,所以為了自己,他們沒有理由和美國沆瀣一氣,將伊朗逼到同歸於盡的牆角。

盟友不給力,美國想要直接打擊伊朗,必然不會輕鬆。要知道,雖然伊朗武器落後,縱深較小,但伊朗北部和俄羅斯隔裡海相望,這意味著俄羅斯不可能對美伊戰爭置若罔聞,這和俄伊關係不存在必然關係。

不僅如此,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什葉派穆斯林國家,伊朗內部更為團結,難以出現第二次伊拉克戰爭前大量伊拉克軍政要員被美國收買的情況。而且什葉派比遜尼派更為激進,這意味著美國面對的,是數千萬憤怒的什葉派群體,這會讓深陷戰爭泥潭中的美國痛不欲生。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伊朗已經擁有了令美國深深忌憚的核武器,伊朗的核武器研究時間較長,已經具備了短期內製造核武器的全部條件,一旦美伊擦槍走火,伊朗很可能迅速完成核武器的製造。

毫無疑問,伊朗缺少將核武器投向美國,並和美國同歸於盡的能力,但伊朗有能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有能力打擊波斯灣沿岸,將世界石油市場攪得天翻地覆,更有能力將核武器直接投向以色列。作為猶太人的代言者,特朗普即使再無所畏懼,也需要考慮以色列及猶太人遭受伊朗核打擊的嚴重後果。

所以美伊戰爭打起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了美國很忙,伊朗很硬,還有一個原因不得不提,那就是伊朗從未對美國最上心的“美元霸權”進行過反擊。薩達姆和卡扎菲的悲劇,和獨裁關係不大,最根本原因是他們在國際石油貿易中撇開美元,對美元霸權釜底抽薪。

要知道,自1973年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美元就與石油緊密捆綁,誰動了美元霸權這塊奶酪,美國就是再忙得不可開交,也會抽出時間幹掉這些挑戰者,這是伊拉克和利比亞戰爭爆發的根源。

而相對聰明的伊朗,始終沒有觸動美國的神經,這使得兩國在40多年時間裡,始終處於鬥而不破的局面。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打不起來!

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孫子兵法》

特朗普可能沒讀過《孫子兵法》但上面這個道理他一定知道。別看現在美國似乎很強大,但他也不能在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之後還輕鬆無比的說:小意思!

因為,對付伊朗這個國家美國不可能像對付伊拉克那樣贏的讓人驚豔。

(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大兵正在衝鋒)

經過最近十幾年的發展,伊朗這個國家似乎已經找到了與美國進行不對稱戰爭的方法。再加上伊朗遠超伊拉克的體量和自主的武器生產能力,雙方大打出手美國人贏也贏的不會很輕鬆。

所以,美國知道用戰爭手段對付伊朗不明智。

伊朗似乎找到了對付美國人的方法

最近這些年,美國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這兩個國家和伊朗邊界相交,一個是伊朗的東部鄰居,一個是伊朗的西部鄰居。兩個國家和美國人打了十幾年的交道,從一開始美國人輕鬆擊敗兩國的正規軍,到後來持續十幾年的治安戰中,伊朗看到了美國人的軟肋。

(遇襲的美國兵)

而且,在美國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泥潭的時候,如果說伊朗沒有任何參與我是不信的。伊朗作為大國,面對身邊發生的這些戰爭如果不聞不問,只知道過自己的小日子,也不會在今天被美國視為對手。

這些年,美國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積累了豐富的治安戰經驗,伊朗估計也積累了不少反擊美軍的經驗。

所以,一旦美國對伊朗發動大規模戰爭,就會有再次陷入規模龐大的治安戰中的風險。同時,伊朗一定不會坐以待斃,由於伊拉克和阿富汗與伊朗山水相連,伊朗的武裝可以很輕鬆的滲透到這兩個國家境內,對那裡的美軍進行反擊。所以,戰爭開始之後,戰場不是由美國人決定的,他會根據兩國的實際軍力和軍事政策的轉變不限於伊朗境內,也許會出現遍地開花的局面。

以上,是個人對兩國發生大規模戰爭之後的估計!

美國需要投入多大力量,才能有效遏制住伊朗人的反擊呢?

美國打伊拉克動員了30萬人,隨後又訓練了大批伊拉克地方部隊、警察等武裝,而在海灣戰爭的時候,面對薩達姆的30多萬人,美國共集結了96萬大軍。

伊朗現有兵力就多達百萬,他還可以動員上千萬人的武裝力量,這些人不僅會在國境內抵抗美軍,還會越過國境來到伊拉克和阿富汗偷襲那裡的美軍。

鑑於伊朗和伊拉克、阿富汗現政府的密切關係,兩國政府的軍隊是不能相信的了。所有的治安都得美國及其盟友來完成,再加上攻擊伊朗的力量,美國不集中個100萬人別想對伊朗發動攻擊。

100萬人的集結耗時漫長,2019年不可能打起來了

首先,這100萬人不會是美國自己出,美軍一共才146萬人,在海外部署的軍隊一共才23萬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國部署的軍隊一共才1.5萬人。如果攻打伊朗,美軍數量不足,伊朗周邊的軍事力量更不足。所以,美國打伊朗多半會以北約的名義集結各成員國的力量共同討伐這個和自己不對付的國家。

各國開會討論,加上集結部隊,沒有三五個月的時間是不夠的。

都已經5月份了,兩國主要還在打嘴炮的階段,從時間上來分析,兩國就算要打,2019年也來不及了。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得考慮戰爭開始後是否能接受巨大的損失

上面說了,伊朗在和美軍作戰的時候,多半會對美國進行不對稱戰爭,越過邊境攻擊駐紮在大後方的美國軍隊,以此來增加美國軍隊的傷亡,促使其知難而退。

既然戰爭開始後美國軍隊的損失肯定比在打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時候大得多,不知道特朗普總統會不會不顧巨大傷亡執意要和伊朗開幹。如果那樣,對特朗普連任將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這個政治風險我認為特朗普一定不會輕易去冒的。

以上!


歷史風暴


美國和伊朗打不起來,戰爭的主動權在美國手裡,美國不會輕易動兵,因為針對伊朗,美國有更好的解決方法,而且美國拖的起,伊朗拖不起,只要美國不放鬆,伊朗的路只會越走越窄。


政治上,美國不願打

伊朗軍事實力雖然不如美國,但是如果美國全面入侵,伊朗也會奮力抵抗,而且作為反制措施,伊朗會毫不猶豫的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承擔西方國家60%以上的石油運輸任務,如果被切斷,那些因此而導致石油短缺的國家肯定會把責任歸到美國頭上,美國會遭到各國的強烈譴責。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將於2020年進行總統大選,特朗普在發展經濟方面做出了努力,支持率也很高,但是戰爭是不可控因素。

如果戰爭速戰速決,而且傷亡很小,美國人或許可以接受,但是一旦戰爭遷延日久,或者造成巨大傷亡,美國肯定會產生大量的反戰示威活動,特朗普很難獲得連任。

如果特朗普一定要發動戰爭,也會選在連任之後,因為美國總統最多連任一次,再次當選之後,特朗普沒有後顧之憂,可以放開手腳。

經濟上,代價巨大


美國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耗費了3萬億美元軍費,2018年,美國軍費總額為6220億美元,即使按照2018年的標準,一場戰爭把美國5年的軍費消耗殆盡,而且這還沒有把傷亡撫卹計算在內,美國政府已經欠下22萬億美元的國債,再次發動大規模戰爭,只會加重美國的債務負擔。

伊拉克戰爭期間,幾乎沒有哪個國家對伊拉克進行支援,但是伊朗很可能得到其他國家的援助,相比於2003年,美國的武器裝備經過不斷更新換代,武器裝備越是先進,費用越高。

對於軍費問題,美國國內早有不滿:一枚價值500萬美元的導彈炸燬一頂價值10美元帳篷,而帳篷裡很可能沒人,簡直虧大了。

美國對待伊朗仍然會以經濟制裁為主,畢竟這種方式是代價最小,最安全的方式,幾乎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至於伊朗,肯定沒有挑戰美國的能力,戰爭的選擇權仍然在美國手裡。


視野新觀


2019年世界大戰的風險,美國,法國,以色列等多個國家,虎視眈眈,陳兵波斯灣地區。美國海軍“亞伯拉罕.林肯”航母打擊群,“約翰.斯坦尼斯“航母打擊群和法國“戴高樂”航母打擊群載著八千名海軍士兵和陸戰隊員,與枕戈待旦的伊朗要刀兵相見。而伊朗50多艘小型艦艇和數千枚導彈,會仰仗著天時、地利與美國打一場不對稱的戰爭。

這場戰爭又將怎樣改變這個世界的格局?這場戰爭離我們似乎很遠,卻又很近!石油這種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有一大半我們得從伊朗進口。這既關係著我們國家的國防,還關係著我們千家萬戶的生活。誰都不可能置身度外,獨善其身。美國人要切斷伊朗的石油買賣,伊朗人要切斷這條海上交易的咽喉道通道,這場戰爭的時間,已經確定,就在5月上旬。

目前,美軍已經扣下從伊朗運輸出來的油輪,而伊朗也早已經宣佈,美國要是扣下伊朗運輸遊輪,伊朗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全球一半石油航道從此經過,這是一場牽動全世界的戰爭,我們中國不可以坐視不管。俗話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失去伊朗我們的石油命脈將被卡在美國手裡,因此我們必須有所行動,支持伊朗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這關係到我們的國防安全。







愛國者向生


目前,中東波斯灣航母戰艦如雲,美伊互打嘴仗,似有戰爭一觸即發之勢。關於美伊是否開戰,小甜嘟爸爸仍是堅持以前的多次分析判斷,那就是美國和伊朗打不起來。為何這麼說,小甜嘟爸爸作如下分析:


一方面,美國不會輕易出兵。目前的中東危機,主動權在美國手裡。作為特朗普來講,他手裡有比戰爭更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加大經濟制裁,限制伊朗石油出口,從經濟上拖垮伊朗,這是美國的目的所在。如果美國全面入侵伊朗,伊朗只有奮力反制,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便成為唯一選擇。這樣,擔負全球60%石油交通要道被切斷,那些是有短缺的國家勢必要把這個賬算到美國頭上,美國有些承受不起。

另一方面,特朗普不做虧本買賣。特朗普作為商人出身,頭腦精明善於算計。他經常將商業原則用於外交領域。對於戰爭的風險評估,特朗普是可以預料到的。對委內瑞拉這樣的小國,美國還是遲疑不決,更別說對伊朗這樣的國家了。如果戰爭持續下去,必然導致美國國內反戰呼聲高漲,那特朗普的總統連任肯定就泡湯了。因此,軍事威脅恫嚇,加大經濟制裁,通伊朗就犯是目前美國的策略。



總之,通過武力威懾揚威造勢,經濟制裁逼伊就犯,最終經第三方調停,走向談判桌,美國要回想要的東西,或許是表象背後的真相吧!


小甜嘟爸爸


美伊戰爭不可能,擦槍走火可能。

從美國方面雖然對伊朗石油出口制裁越來越嚴,而且到核制裁。蓬大嘴也不停嚇唬伊朗有動武的可能?並有美英法艘航母在波海灣待命,也是在嚇唬伊朗。分析如下:

從美國方面看:

1、美國因為戰爭,而債務危機。現在欠債達到22萬億美元。每場戰爭少到上千億,多到上萬億。特朗普商人總統,這個帳他能算得清楚的。如果真打伊朗特朗普那是真瘋了。

2、美國跡象表明,已經不想打新戰爭了。從伊拉克撤軍丶烏克蘭危機、阿富汗塔利班談判、委內瑞拉危機、利比亞撤軍丶伊朗危機都沒有真正動武,只是放嘴炮。特朗普真的不想打仗了。

3、依賴盟友衝鋒陷陣可能性越來越小。如伊拉克戰爭有34個國家邦兇。打阿富汗也有7個國家邦兇。而美國顛覆委內瑞拉要動武,馬利集團丶歐盟都反對美國動武,和平談判解決委內瑞拉問題。蓬佩奧最近訪問智利丶巴拉圭丶秘魯和哥倫比亞拉美四國煽動對委內瑞拉"非常手段",也就是動武,均遭拒絕。美國想利用盟友打委內瑞拉這一算盤也落空。如果對伊朗發動戰爭跟美國打仗的國家可能會越來越少?

從伊朗方面看。伊朗是中東強國。美國怕伊朗做強做大。所以才壓制伊朗。伊朗也在備戰。伊朗自已能製造武器。最近試射地對地導彈打20O0公里。從俄羅斯進口先進武器。伊朗始終沒有服軟。據報道,伊朗海軍司令漢扎迪表示,目前有5o多艘艦艇在波斯灣、阿曼灣丶阿拉伯海和紅海進行戰鬥部署。

現在最讓美國撓頭是俄羅斯又橫叉一槓子,力挺伊朗。派50OO軍人和將軍到伊朗駐軍。使伊朗問題又複雜化。俄軍到來使美國動武又忌憚幾分。5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其中也有伊朗危機內容。談的是打是合不得而知?

美國製裁伊朗侵犯各國利益,遭到國際社會的反對。因為石油是各國經濟命脈,影響各國經濟發展。其實歐盟英法德、俄在伊朗都有投資。如果開戰打垮現政權,投資國投資可能會打水漂。如果美國打敗伊朗,美國在中東一家獨大,這是歐盟丶中丶俄不願看到的。所以,這些國家會反對美國對伊朗動武的。






海南省儋州市別具一格


目前看來,美國和伊朗不會發生 大的正面衝突。

除非伊朗腦抽了,一直進行各種挑釁的作死行為。美國才有可能騰出手來教訓一下伊朗。但是這也只會是局部戰爭。全面戰爭美國損失不起。中國的崛起,俄羅斯虎視眈眈,美國一旦受損,就會被敢超,世界第一的位置不保。

伊朗也承受不住。美國下狠手後的打擊。看看伊拉克,敘利亞的下場就知道了。

從以往美國的一貫作風來看,無非就是進行所謂的制裁的同時,再在背後搞搞小動作,比如培養一些恐怖份子,給伊朗添麻煩。這是美國的立國之根本。

伊朗看似很猛,敢挑釁美國,其實也只是外強中乾。在作死的邊緣試探,那條看不見的紅線。



低調的低調者


美國與伊朗不會爆發戰爭的!也或者說現在伊朗的國家狀態並不符合美國出兵的條件。從美國在敘利亞的佈局可以看出,美國是寄希望於反對派能夠對政府構成壓制或者說反對派對政府有優勢的情況下,美國才會派出軍隊支持反對派或者佔領戰略要地。而現在的伊朗國內雖然困難重重,但是總體的局勢比較的平靜,並不符合美國出兵的條件。

另外,伊朗與美國之間的戰爭決定權仍然掌握在美國的手中。從歷次伊朗與美國的交鋒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美國出招,伊朗拆招。由於伊朗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與美國有非常大的差距,這讓伊朗在與美國的摩擦中無法掌握主動權,這就讓伊朗與美國的摩擦、戰爭將於什麼樣的形式發生都取決於美國的決定。這從戰術上來說對伊朗是非常不利的,畢竟只有千日做賊,沒法千日防賊的道理。

雖然伊朗與美國的軍事力量對比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但是伊朗廣袤的國土、眾多的人口及複雜多變的地形和氣候等都給美國的軍事行動帶來威脅。美國曾經希望通過軍事行動來解決德黑蘭人質危機,但是在美國軍隊前往德黑蘭的路上就因為氣候等因素讓美國的軍隊損失慘重。雖然現在的美國軍隊已經吸取了教訓,但是伊朗廣闊的戰略縱深、複雜的地形、充足的兵源及相對發達的工業等都有可能成為美國軍隊進攻伊朗的攔路石,這也是美國對軍事幹預伊朗比較謹慎的原因。

除了伊朗自身的原因外,美國的國內因素也會成為美國不計劃軍事幹預伊朗的原因。經過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的洗禮,美國民眾及政界都反對美國進行大規模的戰爭,美國國會及民眾對美國大規模對外戰爭的口子扎得非常的緊。例如奧巴馬時代打擊卡扎菲的戰爭就是因為國會不同意,才讓美國喪失深入介入利比亞局勢的機會。雖然從特朗普的性格來說,特朗普在任期內發動一場戰爭預期似乎也在外界的猜測之內,但是沒有經濟效益的行動都不會得到特朗普的支持。而在特朗普的認知中,反恐類型的戰爭都無法給美國帶來經濟效益,這可能才是美國一直對伊朗極限施壓的原因。雖然美國在中東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部署,但是威懾的意味要遠遠大於美國對伊朗軍事幹預的意圖。而且美國通過金融封鎖、經濟制裁等措施完全可以讓伊朗國內出現危機,因此在軍事幹預之外,美國還是有很多的方法讓伊朗屈服。

雖然美國不會通過戰爭來干預伊朗的局勢,但是美國的實力、盟友及國際地位都會成為美國干預伊朗的工具,未來伊朗與美國的摩擦可能會變得更加激烈。


昨思今明未武


不會,目前美國也沒有動武的打算和能力,相對的,伊朗也沒有能力和意圖要動武,打仗這種事情,只要兩國都不願意,就打不起來。


美國剛剛經歷了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個戰場撤軍,以安撫國內反戰情緒的政治選擇,肯定不會輕易的開闢新的戰場以激起國內更大的反戰浪潮的,畢竟伊朗不是伊拉克和阿富汗,要打他產生的影響會更大,難以預料。另外,美國在進行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時候,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每年為之開銷幾千億美元,2003年至今已經花費了3萬多億美元,以美國目前的財政壓力和赤字水平,是不可能再開新的戰場的。


同時美國也沒有打贏伊朗的必勝把握。當然,美國的軍力是不可質疑的很強,美國的武器也是非常的先進,但是任何作戰都要充分考慮多重因素,伊朗擁有中遠程彈道導彈,可以打擊美國在中東部署的所有軍事基地,伊朗可以自己生產大量的導彈武器,包括反艦導彈,可以輕易封鎖海峽,並且伊朗軍隊規模很大,上百萬大軍,部署在多山地的高原地形,美軍要打贏伊朗的難度要比伊拉克大得多。


同時,伊朗自己也不想打,伊朗已經宣佈不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說明伊朗已經默默的忍下了制裁,畢竟伊朗目前和美國開戰,只是以卵擊石,雖然不一定就肯定會失敗,但是肯定會付出國運的代價,一旦和美國開戰,伊朗100年內是沒有任何機會再回到中東強國的位置上了,美國敗了頂多是一個局部戰爭,而對伊朗而言就是國家的衰亡,因此伊朗不敢賭這一把。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現在兩個巴掌都不想拍,這個肯定不會響,因此美國和伊朗近期不會打仗,至於說以後會有什麼變化,現在還不好說,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


海事先鋒


美國和伊朗是死對頭,有伊朗的宗教政權在,美國在中東就不會踏實,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就會受到伊朗的威脅,中東石油利益是美國核心利益之一,失去中東的石油利益,美國全球霸權將不復存在。

推翻伊朗政權是美國既定不變的戰略目標,但美國現在不可能直接採取軍事行動去推翻伊朗政權,美國打完伊拉克戰爭後,美國的綜合實力開始每況愈下,美國全球第一大債務國的地位,已經不能支持美國發動一場大規模的伊朗戰爭了。

伊朗戰爭是一場經濟消耗戰爭,美國是處於無米下炊的經濟窘境中,無力在維繫持久的伊朗戰爭,經濟是一方面,和俄羅斯地緣戰略競爭態勢,也會讓美國對發動伊朗戰爭顧慮重重。

俄羅斯軍事力量已經進入委內瑞拉,對於在美國臥榻之側的俄羅斯軍事力量,美國是如鯁在喉,這是頂在美國咽喉的一把利劍,是對美國最大的戰略威脅,美國如果不能把頂在咽喉的利劍排除,美國的生命是隨時受到俄羅斯威脅的,相比推翻伊朗政權,已經殺到美國後院的俄羅斯才是美國重中之重。

如果美國發動伊朗戰爭,俄羅斯在軍事援助伊朗的同時,還會加大在委內瑞拉軍事力量的存在,俄羅斯會以伊朗戰爭為藉口,在委內瑞拉建立軍事基地的,這是何其相似的一個歷史畫面。

當朝鮮戰爭爆發時,美國航母戰鬥群悍然駛入臺灣海峽,以朝鮮戰爭為藉口,武力保護臺灣,如果美國發動伊朗戰爭,歷史必將重演,俄羅斯就會重複美國的一幕,俄羅斯會武力保護委內瑞拉。

看似不相干的兩個國家,卻因為俄美的地緣戰略博弈而聯繫到了一起,美國發動的不僅是伊朗戰爭,美國的後院還會遇到俄羅斯的軍事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