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或重啟核計劃 美國兩航母戰鬥群開進中東海域

【綜合訊】伊朗多個媒體6日引述消息指,總統魯哈尼將於8日發表演說,宣佈恢復部分在伊朗核協議生效後,停止進行的核計劃,但不會退出協議。8日正值特朗普宣佈退出核協議一週年,報道形容新措施是回應美國對伊朗的新制裁,但無意放棄核協議,據報伊朗已私下向歐洲多名官員表明立場。

伊朗政府發言人同一天指認美國在海灣部署航空母艦打擊群“只為炫耀”武力。

伊或重启核计划 美国两航母战斗群开进中东海域

2019年4月13日,美國海軍提供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林肯”號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 (圖片來源:路透社)

伊或重启核计划 美国两航母战斗群开进中东海域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在白宮,展示他簽署的總統備忘錄。他當宣佈,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圖片來源:新華社)

伊朗將減少履行伊核協議承諾

伊朗國家通訊社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7日報道稱,在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一年後,伊朗計劃於8日宣佈減少履行這一協議承諾的決定。

伊朗國家通訊社的這一報道稱,伊朗總統魯哈尼將於8日分別致信給除美國之外的伊核協議有關5國領導人,信中將強調伊朗在過去一年中保持了剋制,但伊核協議其他各方未能遵守其承諾,致使伊朗除了做出減少履行協議承諾的決定外別無選擇。

在伊朗總統魯哈尼致信後,伊朗外長扎裡夫還將致函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宣佈伊朗減少履行承諾的的具體技術和法律細節。

此外報道中還強調,伊朗即將於8日宣佈的反制措施並不意味著伊朗打算完全退出核協議的承諾。而這些信件文本將是機密文件,但有關新聞將會予以公佈。

另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伊朗此前多次警告,會縮減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人員的活動範圍,曾代表多屆美國政府參與中東地區談判的羅斯估計,伊朗可能提煉濃度達20%的鈾元素,以作重開研究用的反應堆,濃度較協議上限超標逾 5倍。

羅斯指出,提煉濃縮鈾將違反核協議條款,估計伊朗將展示別無選擇的姿態,以期獲外界認可。

美國派出航母戰鬥群威懾伊朗

自2018年5月宣佈退出伊核協議起,美國就開始不斷“極限施壓”伊朗。無論是恢復部分制裁,還是全面重啟所有制裁,美國對伊朗的高壓態勢一直沒有放緩。

白宮5日晚間發佈聲明說,美國正向中東地區部署“林肯”號航母戰鬥群和一個轟炸機特遣隊。加上之前已經部署的“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這是美軍近三年來首次在地中海同時部署兩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戰鬥群。

伊朗政府一名發言人6日說,美國向中東海域派出航母打擊群的做法“業餘”,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5日說,美國正向中東海域部署“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和一支轟炸機特遣隊,以回應伊朗近期對美國發出“令人擔憂”的“暗示和警告”。

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帕特里克·沙納漢6日在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寫道,美軍最新部署是因“令人擔憂”的跡象顯示,美軍在中東地區的部隊可能遭到襲擊。

路透社報道,沙納漢和博爾頓沒有具體說明美軍受到何種威脅。三名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政府官員說,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美軍部隊可能面臨來自伊朗的襲擊。其中一名官員說,情報“足夠具體”,甚至指明襲擊地點和時間範圍。

新華社刊文分析,僅就軍事威懾手段看,不排除美方還有“後招”的可能性。美軍此番在地中海部署航母戰鬥群恐怕只是開始,將來還有可能將航母戰鬥群部署之地一步步逼近伊朗,也可能逐步增加航母戰鬥群數量,或對伊朗形成東西夾擊或三面包圍之勢。雖已採取軍事威懾,但美方不太可能真要發動軍事打擊。戰爭泥潭的歷史教訓、戰爭本身的高昂代價、國際油價的動盪風險等,都不是正積極謀求連任的特朗普樂意承擔的。

那麼,為何美國近期加緊了對付伊朗的節奏?

綜合新華社、中新社報道,美國在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一週年之際對伊朗突然施加軍事壓力,也顯示出美方可能有意加快解決伊朗問題的節奏,甚至想爭取在今明兩年內取得成果。美國即將於2020年迎來總統選舉,這一政治因素也應納入考量之中。

據此前媒體報道,今年以來,美國更是動作頻頻。從牽頭在波蘭召開一場有關中東前景的會議,以組建國際同盟孤立伊朗,再到公開宣佈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列為外國恐怖組織,美國不斷挑戰伊朗的敏感神經。

之後,美國又向伊朗賴以為生的石油下手,徹底勒緊對伊朗的經濟絞索。4月22日,美國宣佈停止8個伊朗原油進口方的制裁豁免,企圖籍此將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讓伊朗承受最大經濟壓力。

進入5月,美國又盯上伊朗的鈾出口,表示將發起第三波制裁,以迫使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從而完全杜絕伊朗擁有核武器的可能。(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