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操縱二戰坦克的"正確姿勢"

1945年5月1日,一隊隊T-34載著蘇聯士兵穿過柏林時,戰爭已經進行了近六年,在這些坦克揚起的塵土背後,大半個歐洲都成了瓦礫和廢墟。然而,就在這樣一個爆炸震撼大地、彈幕劃過天空的戰場上,當命令傳來時,還是有無數軍人面無懼色地衝向了火焰風暴——因為他們駕駛著坦克,也正是坦克,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局勢走向。

也正是對坦克的執迷,從《使命召喚》系列的坦克關卡,到號稱"還原歷史"的《坦克世界》,再到"戰鬥民族"的《戰爭雷霆》,任何有關題材的作品都會激起玩家的共鳴。有人也許會問,目前的電子遊戲,在多大程度上還原了二戰坦克戰?

誤區1:"坦克碾壓一切!" 事實:那是王二雷的廣告

上面這句話的真正價值,就是《坦克世界》增加了一條宣傳語。

假如讓二戰老兵親自體驗這款遊戲,一定會被種種"不科學"的設定震驚:這體現在坦克中彈後依舊活蹦亂跳的設定上;也體現在近乎"上帝模式"的雷達和小地圖上,更讓人震驚的是,隱藏在掩體後的敵人還會被友軍"點亮";甚至可以不客氣地說,《坦克世界》存在某種意義上的"無雙模式"。

既然如此,真實的情況如何?

做個簡單的比方,它更接近《戰爭雷霆》的全真模式,你在其中必須高度警惕,因為系統不會提醒你敵人就在附近。事實上,這也是二戰時期的坦克兵們的困境——能讓他們瞭解戰場情況的,只有潛望鏡和觀察口:除了正前方、炮塔指向的位置外,乘員幾乎無法察覺到周圍發生了什麼;再加上超過100分貝的引擎噪音,有時,車組甚至對近在咫尺的爆炸都會毫無察覺。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坦克內部的駕駛員位置,在戰鬥期間、艙蓋關閉後,其只能透過前方的擋風玻璃瞭解戰場形勢

以上的一切,都是由於坦克的結構所致,它被裝甲包裹著,與外界環境徹底隔絕;同時,二戰坦克炮的有效射程都在400米以上,這就需要藉助潛望鏡等光學儀器來觀察和搜索,在將鏡頭放大數倍後,坦克兵的視野就會變窄,此時,訓練有素的敵方坦克、自行火炮,乃至步兵可以利用有利地形,從坦克的"盲區"發起致命一擊。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蘇軍步兵對一輛德國的四號坦克展開攻擊,右上方顯示了坦克的可視範圍(紅色)和盲區(淺黃和深黃色),而圖片中1-8的標誌則是坦克的射擊口和觀察口,它們也是在坦克戰中,乘員賴以觀察外界的唯一途徑。

具體來說,這個區域是車輛整個側面和後方的位置,外加周圍的20米之內,在這個範圍區間裡,坦克主炮和機槍,很難對威脅做出及時反應。也正是因此,在作戰中,儘管有裝甲保護,坦克兵們仍然要拋棄"碾壓一切"的想法,時刻小心埋伏中的敵方目標甚至是普通步兵。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這裡展示的,是德國"虎王"重型坦克排採用的一種交替掩護戰術,它又被稱為"蛙跳",具體步驟是第一組坦克("1")和第二組坦克("2")交替向有利的制高點前進,為對方掃清障礙,並偵察戰場情況,同時,排長的指揮坦克("C")則永遠位於最前方,目的是及時瞭解戰場情況。從中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像"虎王"這樣有厚重裝甲的戰車,在行動時,仍然需要以謹慎為第一原則。

當然,根據具體情況,不同坦克"盲區"的範圍也不同,但總的來說,當坦克出現在戰場上時,它便已經陷入了重重危機中。正是因此,在二戰的技術條件下,乘員們在戰場上所做的,也往往要比在遊戲中慎重:他們會花數天時間對車輛進行偽裝,或者用幾個小時在危險區域周圍徘徊,直到確定沒有危險;他們會在夜間離開車輛,對目標區域提前偵察,他們也不會單打獨鬥,而寧願以三到五輛坦克為一個小組,彼此交替掩護,直到肅清威脅之後,才向下一個目標徐徐前進;而不是在猶豫了3秒之後,盲目地衝向敵人的火網中。

以上的這一切,不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戰績和經驗值,而是為了在瞬息萬變的戰場生存下去。

誤區2:坦克部隊傷亡率很低 事實:傷亡率低的只有後勤人員和指揮官

根據統計,在二戰中,坦克兵的傷亡要比普通步兵更低,但這並不意味著,鑽進坦克,你就獲得了一份人身保險,而遊戲玩家之所以產生類似的誤區,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

1.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坦克的裝甲,會降低炮彈的殺傷;

2.按照許多遊戲的描繪,坦克在被擊穿後,甚至沒有乘員會喪失戰鬥力,而對於玩家,他們瞭解歷史的方式正是藉助遊戲。

事實上,被擊穿之後,坦克內部的情況實際是相當慘烈。用個不恰當的比方:想象一下你和兩名同伴,站在和電梯間一樣大的空間中,突然一顆炮彈朝你們飛來的景象——而這一幕,也是坦克被擊穿前一剎那的情景。

接下來的場面,是車內天昏地暗,火焰四起,各種碎片四下橫飛。它們將從三個方面殺傷乘員:首先是炮彈的彈頭——擊穿裝甲後,它就像一把看不見的利刃,以極高的速度飛向乘員和設備。至於第二輪傷害則來自碎片和鉚釘,決定這輪殺傷慘烈程度的,是坦克裝甲的結構和材質。

早期坦克一般採用鉚接工藝,它的技術非常簡單,但防護效果卻是最差的:一旦這種裝甲被炮彈擊中,鋼板會產生一定的彎曲變形,進而對坦克車體造成結構上的破壞;更為嚴重的是,當遭到大口徑炮射擊時,衝擊力還可能使鉚釘脫落,並令它們像子彈一樣在車體內亂飛,而身處其中的乘員將傷亡枕藉。

出於類似的道理,在裝甲韌性差的坦克中,乘員的生還率要比裝甲韌性高的坦克低——正是這一點,讓一部分蘇聯坦克兵寧願放棄T-34,去駕馭"性能落後"的謝爾曼坦克。

正如老兵瓦西里·布留霍夫的觀察:"如果炮彈打穿美國坦克的炮塔,車長和炮手仍有可能存活,因為其裝甲韌性非常好,中彈後基本不會崩裂。而我們的T-34使用的是高硬度裝甲,一旦被擊穿,車體內就會產生大量碎片,這些,給成員帶來了額外的危險。"

第三種製造殺傷的因素,在於中彈後的火災和爆炸,舉個例子,將炮彈置於車體側面的德國坦克,乘員全軍覆沒的概率就更高;另外,一些坦克炮彈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置敵方坦克手於死地的因素。

二戰初期,盟軍使用的穿甲彈其實是鋼製的金屬塊,而德軍使用的穿甲彈中卻安裝了炸藥,能在穿透坦克後直接炸開。如果炮擊的命中點靠近坦克的儲彈區或儲油區,它會有更高的概率引起爆炸,此時的結果往往相當慘烈。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部分炮彈的殺傷原理示意圖,請不要小看其中的碎片,它們足以擊穿甚至割斷坦克乘員的肢體

由於上述因素的作用,坦克兵的傷亡始終居高不下:一般來說,車體前部被擊穿,意味著機電員和駕駛員中將有至少一人傷亡;而炮塔被擊穿,則意味著至少2名成員將面臨生死考驗,另外,給坦克手造成威脅的還包括炮擊、轟炸和潰敗後的混亂。這裡,我們不妨列舉幾組傷亡數字,來證明二戰坦克戰的血腥和危險:

黨衛軍第12裝甲團第2營在西線(1944年6月到10月):156人死亡,550人受傷或失蹤,該營的滿編人數是大約是1100人。

蘇軍第67近衛突破重坦克旅在柏林戰役(1945年4月下旬):122人陣亡,221人受傷,該旅由約1700名坦克手、步兵和後勤人員組成。

波蘭第1坦克團在西歐(1944年6月到1945年5月):54人陣亡,154人受傷,該團的總人數約為600人。

考慮到波蘭坦克團在1945年沒有參與重大戰鬥,該團僅在諾曼底的三個月,損失就接近了部隊人數的四分之一。而在德軍和蘇軍的坦克部隊中,參與了整個戰爭並倖存的坦克兵不到最初的500分之一,通過這些數字,我們也可以對二戰的殘酷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誤區3:重坦被擊穿後可以堅持作戰 事實:這麼想的坦克手已經死了

這個誤區從紅白機上的《坦克大戰》開始,持續到了《紅色警戒》,進而延伸到了《坦克世界》中。在我們的印象中,生命力頑強似乎是重型坦克的專利——畢竟,電子遊戲曾向我們灌輸了這樣的概念,體格龐大的角色註定是肉山,所以抗打擊力應該強一些。

這當然是一種誤區,或者說,是廠商為"遊戲平衡"故意進行的設計。從二戰的經驗看,重型坦克存活的概率確實更高(因為它們的裝甲更難被擊穿,且不會經常被投入拉鋸戰),但開頭的說法仍是一種"想當然"的結論。

在穿透裝甲後,一枚炮彈給中型坦克帶來的破壞,與重型坦克幾乎是完全相同的,面對橫飛的金屬碎片,重型坦克內的彈藥、燃料、設備和人員也一樣脆弱。更重要的是,即使第一發炮彈命中,所有成員都安然無恙,但下一發炮彈很快就可能降臨——因為中彈意味著,你的位置已經暴露了,假如不棄車,當第二發炮彈飛來時,你也許將不會再得到幸運的保護。

需要指出,在歷史上,確實有裝甲被擊穿後,乘員堅持作戰的事例,蘇聯第7近衛重坦克旅的米赫耶夫就是其中之一。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1945年4月,在柏林作戰的一輛"斯大林-2"重型坦克,米赫耶夫就是這種坦克的乘員

1945年4月,在突入柏林一個街區時,他的"斯大林"坦克被藏匿在建築中的100多名敵軍包圍,當車輛炮彈耗盡,裝甲被火箭筒擊穿、同伴相繼陣亡之後,米赫耶夫獨自操縱機槍向敵軍開火,直到救援在第二天趕到。當然,這種行為更多是基於理智的戰場判斷,而非個人英雄主義:考慮到棄車後,他必然將處於槍林彈雨之下,逃生其實比堅持作戰更為危險。

誤區4:指揮官可以開啟"上帝模式" 真相:坦克戰大多是混亂和無組織的

如果對二戰時期的坦克戰做個比喻:它有時就像兩隊人馬遭遇後,毫無章法地開始相互廝打;有時,就像是雙方都在掛機,對速戰速決缺乏熱情。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所謂"戰爭迷霧",具體來說,它是溝通不便和戰況複雜聯合造就的結果。

首先,簡單地說,二戰時期的坦克,溝通實際非常原始,更沒有一目瞭然的電子地圖。在混戰之中,指揮官獲得的戰場信息零星且不充分:事實上,直到1945年,也只有美國和英國坦克普及了無線電,從帶著雜音的對話中,指揮官只能瞭解到:哪些屬下已經陣亡,哪些依舊還在戰鬥,以及他們大致遭遇了什麼。

另外一個原因,是戰場上會發生許多突如其來的情況,這讓戰鬥很容易偏離計劃。比如說,在攻擊一個城鎮的過程中,40輛坦克在出發後,突然側面遭到伏擊。此時,有10輛坦克調轉方向,去應對威脅,另外10多輛坦克則陷入了鎮外的灌木叢沼澤地,剩下的則在混亂的街道上各自為戰,與看得見的敵軍步兵和火炮殺得不可開交,此時,所謂的"大規模坦克戰",早已淪落成了無數零星的、不受控制的戰鬥的集合體。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二戰期間,坦克戰實際是眾多倉促爆發的、戰鬥的集合體

不僅如此,隨著時間流逝,部隊的損失將會加劇,這讓組織坦克戰更加困難。因為此時,裝甲部隊指揮官們通常採用的做法,不是把剩下的車輛集合起來,用於孤注一擲,而是配合步兵掘壕據守,或者發起零星的戰術反擊,也只有如此,才能避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的悲劇,並讓坦克發揮更大價值——在這種情況下,坦克實際成了一個個孤立的移動火力點,至於施展"坦克戰術"更成了一種侈談。

在理清了上述誤區之後,我們將轉向下一個問題:在前線,真正的坦克指揮官,為贏得勝利該怎樣做?在這裡,我們將分別介紹盟軍、德軍和蘇軍戰術的發展和演變。

英軍的坦克戰戰術:一意孤行,終致惡果

雖然一戰期間,盟軍是使用坦克的先驅,但二戰中,他們走的彎路也最多。在二戰爆發前,許多軍事理論家堅信:坦克足以橫掃戰場,因而不需要其它兵種的配合。

事實上,這種想法完全是自欺欺人,並且忽略了坦克自身的侷限性。在這個問題上,甚至坦克戰的理論先驅——約翰·富勒都顯得非常天真:在他眼中,敵人仍然像一戰時那樣,完全沒有反坦克手段,甚至看到坦克,他們都會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不僅如此,他還隱瞞了當時坦克的缺陷,尤其是它們需要其它兵種協助的事實。比如說,當坦克部隊在平原上展開時,幾門遠程火炮就能讓它們裹足不前,這時坦克就需要炮兵的掩護展開還擊;而假如其他兵種無法跟上坦克部隊的步伐,坦克很容易極易遭到敵方的反撲,並在耗盡補給後被各個殲滅。

事實上,這也是盟軍在二戰初期暴露出來的弊病,然而,即使遭遇慘敗後,這些弊病還是遭到了徹底的無視:

一方面,受到德國宣傳機器的誤導,盟軍指揮官們錯誤地認為,德軍之所以獲得勝利,是因為他們組成了龐大的坦克集群;而另一方面,由於在1940年底、他們在北非以少勝多,擊潰了士氣低落的意大利軍隊,其信心也得到了不少恢復。而當德國人來到北非戰場時,他們經常被英軍愚蠢做法震驚。一些英軍坦克部隊經常還會在移動中開火,這是因為他們確信,經過"艱苦訓練",坦克在行駛期間,射擊的精度完全能達到停車時的水平。此外為提高射擊精度,英軍坦克經常會停在開闊地上射擊,此時,它們便成了絕佳的目標和靶子。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1942年,一支裝備"十字軍戰士"坦克的英軍分隊在北非沙漠深處休整

在裝甲部隊的編制上,盟軍的觀念也非常奇特。由於認為"坦克可以橫掃一切",因此在戰爭之處,他們為裝甲師配置的坦克數量空前龐大。比如說1941年11月,在北非作戰的第7裝甲師,它麾下擁有三個裝甲旅,坦克總數達到了450輛,這一數字可以說是空前絕後。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7裝甲師稀少的支援單位,只有1000名步兵和少量火炮。而在德國方面,一個裝甲師中最多隻有300輛坦克,卻有至少4000名步兵,外加超過70門遠程重炮。

僅從數字中就可以看出,在理論上中,配合每輛英國坦克作戰的平均只有三名步兵,而每輛德國坦克卻能得到了至少10名步兵的支援。事實上,直到1942年,英軍才放棄了這些"荒唐"的做法,這要感謝他們的對手——德國裝甲部隊,在作戰和訓練方面,他們積累了更豐富的經驗。

德軍的坦克戰戰術:後來居上的"學生"

雖然觀念上和英國人也很像,但在戰爭初期,德軍卻幾乎沒有誤入歧途:這主要是因為,德軍在1939年有波蘭這樣一個練兵場,這讓他們用較低的代價,汲取了足夠的教訓,並對裝甲戰術進行了及時調整。

從1940年開始,他們便逐漸拋棄了錯誤的"全部坦克化"理論,一方面削減了裝甲師中坦克的數量,同時提高了步兵和支援兵力的比重。同時,他們還不再命令坦克去強行進攻堅固的陣地,而是首先尋找敵方弱點,然後再執行突破。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戰爭期間,德國裝甲部隊的宣傳海報

同時,德國人還採納了一些敵人不予重視的戰術準則,其中一些可以總結如下:

(a)一支坦克部隊,應始終與其他兵種密切協同:分散部署是一大禁忌,當德國空軍擁有制空權時更是如此。

(b)當各個兵種協同作戰時,整支部隊的推進速度,應以編隊中速度最慢的車輛為準。除非特定情況,坦克不應衝到其他部隊的視線以外,更不能冒險進入其他車輛無法進入的區域。

(c)如果坦克無法行駛,必須盡最大努力進行修復,因為德國坦克的數量少於盟軍坦克。不僅如此,配合作戰的部隊還應當努力確保對戰場的控制權,這對修復被毀的坦克大有幫助。

(d)為拖回戰場上被遺棄的坦克,必要時可以在夜間使用燈光,雖然這樣做會暴露目標,但當第二天敵人發起攻擊時,這些坦克將有很多被修復,讓你至少可以有備而戰。

(e)法國戰役的實踐證明,火力是最重要的戰爭因素。在坦克發起進攻以前,必須用猛烈的炮火掃蕩敵軍陣地,特別是敵方的反坦克炮陣地,而且只有在用炮火攻擊後,你才能下令展開攻擊。應讓四號坦克在大約2000米的距離上向目標發射高爆彈,野戰炮的射擊距離可以稍遠一些。

(f)在戰鬥的每個階段,都要仔細組織偵察:首先判定敵軍的兵力和位置,然後決定如何實施火力壓制。指揮官只有在確信敵方反坦克炮火已經被摧毀殆盡後,才會讓坦克全面衝鋒。如果炮火攻擊沒有壓制住敵方反坦克炮,此時通常應選擇撤退,並取消整個作戰行動。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和英國人不同,德軍在裝甲戰中更注重坦克和其它兵種的配合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1943年,在意大利,德軍正在維修一輛受損的四號坦克,德軍保持戰鬥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車輛的高效率維修

除了這些基本的原則外,德國人還採用了許多非常規的"小訣竅"。其中之一就是讓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加入坦克戰。尤其是在平原和沙漠,在車輛激起的煙塵遮擋下,這些火炮很難被發現,一旦戰鬥打響,它們就可以按照預定的座標,向某個地區連續開火——這套組合不僅讓己方的火力增加了好幾倍,而且可以迷惑敵軍。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德軍著名的88毫米高射炮,它們配備了便於轉移的輪式炮架,可以伴隨坦克部隊參與作戰

至於德軍的另一個戰術習慣,是從背光方向發動進攻,因為刺目的陽光會讓敵人看不清目標,正是因此,在戰爭的前幾年,每到一天即將結束的時候,此時也常常是德軍坦克蠢蠢欲動的時間。

而在1943年後,隨著戰局趨向不利,德國人開始對以上原則進行檢調整。在此期間,引入的一個重要做法就是"搶先射擊":這一點與豹式、虎式坦克的主炮性能有關。二戰期間,德國坦克手們通常會將開火距離設定在800米以上,在這個距離,其主炮可以輕鬆擊穿敵人坦克的裝甲,而敵人則很難構成威脅。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1945年2月,匈牙利,準備對蘇軍發起反擊的德軍坦克部隊,在戰爭最後階段,德軍裝甲營一般和一個裝備裝甲運兵車的步兵營共同部署,以保證機動性,並且彼此進行支援

同時,其選擇進攻的時間也從傍晚推遲到黎明時分,因為此時德軍已經喪失了制空權,只有在夜幕的掩護下才能前往進攻陣地,一旦天亮,德軍的坦克和步兵便同敵人混戰在一起,這令對方難以發揮炮兵和空中力量的優勢。

蘇軍的坦克戰戰術:"紅色壓路機"

戰爭初期,蘇軍指揮官普遍缺乏經驗和能力。在發起進攻時,他們的部隊往往會在重型坦克的帶領下,亂哄哄地衝過開闊地。這種戰術雖然有時可以奏效,但更多時候結果只是徒增損失。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1941年夏季,被蘇軍拋棄的坦克殘骸,其中多數是老式的T-26,需要指出,這種坦克在火力上完全可以在400米距離擊穿多數德國坦克的正面裝甲,然而,由於拙劣的部署,它們幾乎沒有給敵人帶來任何威脅

不僅如此,坦克之間的通訊也非常原始,直到1941年秋天,許多坦克都在使用旗語:這套系統由20個簡單命令組成,但在戰場的混亂環境下,幾乎沒有辦法傳遞信息,有時,坦克兵們寧可從一輛坦克跑到另一輛坦克,或者聲嘶力竭地互相叫喊——這些都進一步加劇了戰場的混亂局面。

經過1941年的慘敗,到1943-1945年,紅軍已經學到了很多東西。到戰爭最後階段,雖然其坦克戰術仍比較簡單原始,但憑藉T-34的驚人數量,他們可以佔據先機。

這種方法具體來說,就是利用T-34的速度優勢。老兵通常會這樣告訴新兵:"如果你不想死,那就不要停下來;如果你想勝利,那一看見敵人就射擊。"因為面對德軍坦克,T-34在800米外很容易被擊穿,而由於火炮穿深不足,只有更靠近敵人,T-34才能佔得先機。

當然,在進行陣地突破時,蘇聯坦克部隊會表現的更有組織性。此時,坦克軍會組成一個楔形方陣。正如圖片中展示的那樣:位於方陣三個頂點的,是三個各裝備65輛T-34的坦克旅,中央是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

論操縱二戰坦克的

戰鬥發起前,長達15分鐘到1個小時的炮擊將覆蓋敵軍陣地,這時,坦克部隊中的重型火炮和自行火炮也將加入這場合唱。而下一幕,就是等待步兵對前沿陣地展開掃蕩,隨後,位於兩翼的坦克旅將插入對方陣線,向兩側擴展突破口。同時,剩下的一個T-34坦克旅則和重型坦克、自行火炮一道向敵軍腹地推進,直到抵達敵軍的心臟地帶,這些車輛上往往會搭載八名步兵,這就是蘇軍有名的"坦克騎兵"——他們既可以消滅威脅坦克的敵人,也可以沿途對重要目標進行佔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