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實的存在,一段永遠的記憶,讓我們看到:教育可以如此美好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本暢銷了幾十年的兒童文學,被翻譯成33種文字在全球發行,直到今天,它也是日本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一本書。二十幾年前,這本書被引進到國內,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無論是孩子、家長、老師還是教育研究者,都對它津津樂道。儘管這是一本兒童讀物,但卻激發了教育界和家長們持久的閱讀熱情,很多人寫了相關的評論文章,從各個角度解析書中體現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基本上,讀過這本書的孩子們都希望自己能進入書中敘述的巴學園,老師和家長們則認為書中那種個性化和毫無分別的愛的教育在現有條件下只能是理想,儘管巴學園是曾經真實存在的一所小學。

一個真實的存在,一段永遠的記憶,讓我們看到:教育可以如此美好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是:童年的教育對一個人的一生真的有如此大的影響啊!

自從有了孩子,我就不間斷地閱讀育兒方面的書籍,童年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實是一個聽了很多年的話題。但是,以往看到這樣的言論,絕大多數是從問題青年或者問題兒童的角度來闡釋的,這些言論總是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在幼兒時期受過心理創傷,就會產生心理陰影,如果沒有有效的疏導,這種陰影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心理疾病。這種言論讓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常常誠惶誠恐,不斷檢討自己,生怕自己的哪次言行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但是《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卻是這樣不同,它讓我們看到了好的童年教育是怎樣讓那些別人眼中有缺陷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個健康、幸福的人,不僅給了我們希望,還通過巴學園的老師們和小豆豆的父母給了我們好的示範。

一個真實的存在,一段永遠的記憶,讓我們看到:教育可以如此美好

要理解這一點,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本書的作者黑柳徹子。在當今的日本,黑柳徹子是一位家喻戶曉的老太太,別的成就不提,就說她主持的電視訪談節目《徹子的小屋》至今已播出了一萬多期,日本的藝人都以上這個節目為榮,就已經足夠證明她的優秀了。這樣的人,大家往往認為在童年時期一定是讓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然而,事實卻讓我們失望了,她在童年時期,因被斷定為問題兒童而被勸退,最終經過多次輾轉,才進入了書中敘述的這所與眾不同的小學——巴學園。她在書裡解釋說“窗邊這個詞給人一種被排除在外圍,而非處於主體地位的感覺。……而在第一所學校中,實際上,我隱隱約約地總有一種被排斥感。”她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大家“一個叫小豆豆的女孩,在周圍大人的引導下,終於能夠順利地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相處的故事”。

我們再來看看讓孩子們神往的巴學園。這個學校設施簡陋,校門是由兩棵樹連接而成,教室是用廢舊的電車改造的。巴學園一共只有50多個學生,他們中有一部分是身體有殘疾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像小豆豆這樣被其他學校拒收的“問題兒童”,還有些同學是因為其他原因不適合普通小學的學生,怎麼看,這個學校都很像是一所我們現在的特殊學校。然而,在這50多個學生中,成長出了黑柳徹子這樣的著名藝人、幾個舞蹈家、一個日本有代表性的物理學家。而其他工作在平凡崗位上的人,也都活得樂觀、幸福。

一個真實的存在,一段永遠的記憶,讓我們看到:教育可以如此美好

這樣的成果對這樣一所特殊的學校來說是相當令人刮目的,但更令人佩服的是,所有巴學園的學生在校期間都非常快樂,並且巴學園成了他們一生都非常珍惜的快樂時光。巴學園的孩子們都非常喜歡上學,他們喜歡和校長在一起,喜歡可以看風景的巴士教室,喜歡可以從最喜歡的學科開始學習的課堂……有的孩子因為家長逼迫轉學而抱著校長不鬆手,更多的孩子因為那段時光成為了一生的朋友,即使是幾十年後,仍然在每年的巴學園運動會日相聚在一起,仍然用上學時的名稱稱呼對方,甚至他們成年後的伴侶都對巴學園瞭如指掌。

而實際上,那段快樂的巴學園時光不僅給了他們快樂的童年,更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就像黑柳徹子所說:“如果我沒有進入巴學園,沒有見到小林先生,恐怕無論我做什麼,都會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被自卑的心理包圍,不知道該怎樣做才好。可能就會懷著這種無所適從的心理,直到長大吧?”被普通學校斷定為問題兒童的小豆豆,隱隱感受到了被排斥的感覺,而在巴學園裡,因為小林先生的信任、尊重和“你真是一個好孩子”的讚美,重新變成了一個快樂而自信的孩子,並最終成為了日本最著名的老太太。當然,除了小林先生的努力,小豆豆媽媽在小豆豆被勸退時的處理方式也很重要,她並沒有告訴小豆豆是因為被勸退不得已才要換學校的,這避免了小豆豆把隱隱約約的被排斥感轉變為自卑心理的可能。

除了小豆豆,有身體殘疾的高橋君也讓人印象深刻。高橋君似乎是患有矮小症,胳膊和腿都特別短小。這樣的一個孩子,如果沒有遇到小林校長,最大的可能性是一生都會懷著身體殘缺的自卑心理。然而,幸運的是,他進了巴學園。小林校長通過縝密的設計,讓高橋君每次都在運動會上得到大滿貫,通過讓孩子們裸著身體游泳除去了他因自己的身體不一樣的羞恥感,小林先生還常常對孩子們說“你們都是一樣的”,“無論什麼樣的身體都是美的”,讓身體健康的孩子不對有缺陷的孩子另眼相看。在這種環境下學習的高橋君,成長為了一個樂觀、自信的人,他後來考上了明治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公司擔任“協調工作”,解決公司中人際關係和諧的問題。在這本書的後記裡,作者記錄了對巴學園一些學生的採訪,其中,高橋君明確地告訴她“的確沒有因為身體上的缺陷而懷有自卑的心理”。

小豆豆和高橋君這兩個鮮活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美好,它告訴我們:孩子出現的任何問題都不是真正的問題,只要我們用美好澆灌他們的心靈,他們必能還我們以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