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市——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蕪湖,簡稱“蕪”,別稱江城,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長三角大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創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蕪湖地處長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是華東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國綜合交通樞紐。蕪湖市下轄4個市轄區、4個縣,總面積6026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底,全市常住人口374.8萬人。

蕪湖自古享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蕪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明代中後期是著名的漿染業中心,近代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蕪湖港是長江水運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

2017年,蕪湖在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46。[1]2018年4月2日,蕪湖入選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名單。[2]

2018年12月18日,民政部公佈確認第三批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結項驗收結果:蕪湖實驗區圓滿完成各項實驗任務,結項驗收結果為“合格”。

蕪湖市——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蕪湖市——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蕪湖市——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人口

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74.8萬人,比上年增加5.2萬人。城鎮化率65.54%,比上年提高0.49個百分點。公安戶籍人口388.85萬人,比上年增加1.2萬人。人口中,男性人口200.43萬人,女性人口188.42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1.28‰,死亡率6.71‰,自然增長率4.58‰。[10]

民族

蕪湖市主體民族為漢族,境內少數民族有回族、苗族、壯族、彝族、土家族、滿族等。

2018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78.53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3.03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1710.64億元,增長8.6%;第三產業增加值1434.86億元,增長8.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88085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3311美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4.2:56.0:39.8調整為4.0:52.2:43.8。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為2094.47億元,比上年增長8.7%,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63.9%,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6.2%。

2018年,全年實現財政收入603.1億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18.1億元,增長2.2%。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增值稅116.4億元,增長12.5%;企業所得稅27億元,增長31.9%;城市建設維護稅19.8億元,增長18.2%;契稅16億元,下降3.8%。全年完成財政支出457億元,比上年下降1.4%,其中,教育支出74.4億元,增長1.7%;科學技術支出59.8億元,增長4.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0.6億元,增長5.1%;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9.9億元,下降0.7%;城鄉社區支出98.3億元,下降5.1%;農林水支出26.4億元,下降1.2%。

2018年,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9.7%。本年項目建成投產率24.3%,固定資產投資資產交付使用率54.0%。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3.0%;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9.5%,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0.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9%,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7.8%。

2018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3%,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2.2%,服務價格上漲2.4%;非食品價格上漲2.2%,食品價格上漲2.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4.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上漲4.1%。[10]

據抽樣調查,2018年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97元,增長9.2%;人均消費支出22629元,增長5.5%;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5.9平方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49元,增長9.7%;人均消費支出12709元,增長9.2%;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3.1平方米。城鎮居民的恩格爾係數為32.8%,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的恩格爾係數為34.7%,比上年下降3.1個百分點。[10]

第一產業

蕪湖市——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蕪湖博物館和城市規劃館

2018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21.71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1.37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3.95千公頃。糧食產量139.70萬噸,比上年增長3.7%;油料產量8.76萬噸,下降4.5%;棉花產量1.30萬噸,增長106.4%;蔬菜產量148.63萬噸,增長5.2%。肉類產量17.65萬噸,下降0.6%;水產品產量16.45萬噸,增長2.8%(參見附表)。當年完成造林面積3403公頃。年末,全市擁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14個,綠色食品認證246個,有機食品認證14個,農產品地理標誌8個。年末擁有省級及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6家。[10]

2018年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15.98萬千瓦,農用拖拉機53579臺。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7.40萬噸,農村用電量15.28億千瓦時。2018年,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工程惠及0.85萬農村居民,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7%,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率達到98%。[10]

第二產業

蕪湖市——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安徽師範大學

2018年全年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8%。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9.8%(以下簡稱佔比),增加值增長13.2%;股份制企業佔比76.8%,增加值增長9.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佔比13.1%,增加值增長2.7%。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8.8%。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水泥1626.32萬噸,增長9.7%;鋼材534.94萬噸,增長15.6%;銅材26.05萬噸,增長4.1%;汽車37.52萬輛,下降9.6%;新能源汽車5.92萬輛,增長110.4%;發動機5134.01萬千瓦,增長8.7%;工業機器人4606套,增長14.2%;電力電纜119.92萬千米,增長6.9%;空調1783.50萬臺,增長2.3%;汽車儀表497.05萬臺,增長1.6%;發電量182.80億千瓦時,增長6.1%。

2018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2%;利潤總額增長17.5%;利稅總額增長21.9%。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305.1%。

2018年全年完成總產值604.40億元,比上年增長17.3%。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572.0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6.41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281.9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5.38萬平方米。[10]

第三產業

招商引資

2018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30家,合同利用外資1.34億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9.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外商直接投資29.16億美元,增長8.5%。實際利用億元以上省外資金1280.54億元,增長1.7%。截止2018年底,全市共有43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在蕪投資項目51個。

項目建設

2018年,全年省級及以上開發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17.58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29.35億元;實際利用億元以上省外資金1231.7億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4.67億美元;區內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1.3%。

2018年,中山橋改造工程、弋江路快速化改造工程、G205快速化改造工程、G329一級公路改造工程項目等投入使用;蕪湖軌道交通、商合杭高架接線及長江南路高架工程、中江橋改造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蕪黃高速(蕪湖段)、蕪湖宣城民用機場、蕪湖東互通改擴建工程、江北產業集中區起步區公用碼頭、龍湖路二期下穿工程、智能物流裝備產業化項目開工建設。

2018年,工業項目優化升級,新興鑄管焦化技改、格力空調自動化技術改造、萬里揚乘用車變速器試驗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投入使用;華電蕪湖電廠二期、格力商用熱水器、信義光伏太陽能、傑鋒汽車發動機研發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蘇立智能製造、長信科技液晶玻璃減薄、奇瑞M系列乘用車技改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2018年,萬達廣場二期、官山翰林、同泰智能物流園、星輝科技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投入使用;安能電商快遞產業園、松鼠城娛樂綜合體、北航蕪湖通航創新園、國購汽配大市場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江北智能家電產業園、中江海物流、安得智聯、雲谷跨境電商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2018年,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年實際利用省外境內資金272.06億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7.64億美元;進出口總額41.22億美元。[10]

貿易和旅遊

2018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8.26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分區域看,城鎮零售額929.09億元,增長12.2%;鄉村零售額99.18億元,增長12.9%。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911.46億元,增長12.2%;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16.81億元,增長12.7%。

2018年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68.7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6%。其中,進口總額24.59億美元,增長3.6%;出口總額44.16億美元,增長3.6%。從出口產品類別看,機電產品出口額35.11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79.5%。從產品出口地區看,對歐洲出口7.42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16.8%;對亞洲出口15.84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35.9%;對北美洲出口13.49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30.5%。

2018年全年接待國內外各類遊客5749.11萬人次,其中接待國內遊客5699.54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728.01億元,其中旅遊外匯收入31312.74萬美元。年末共有旅行社79家;星級飯店29家,其中三星級及以上28家;A級及以上旅遊景點(區)33處,其中4A級及以上11處,5A級景區1處。成功舉辦各類會展72個。[10]

交通和郵電

2018年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02.69億元,比上年增長3.8%。

2018年全年公路客運量2456萬人;公路貨運量7998萬噸。鐵路旅客發送量1058.6萬人,增長6.1%;鐵路貨運發送量246.3萬噸,增長66.6%。水路貨運量2.1億噸,增長3.2%。港口貨物吞吐量1.2億噸,下降6.2%,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304.7萬噸,同比下降3.3%;港口集裝箱吞吐量80.3萬標準箱,增長14.1%。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53.64萬輛,比上年增長12.5%,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49.53萬輛,增長11.2%。民用船舶擁有量3920艘。公路里程10997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0828公里。在等級公路中,高速公路292公里,一級公路324公里,二級公路672公里。

2018年全年郵電業務總量73.44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郵政業務總量完成34.25億元,比上年增長31.4%;電信業務總量39.19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全年快遞業務量1.38億件,增長34.4%。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38.56萬戶,比上年減少2.45萬戶;移動電話362.22萬戶,新增14.61萬戶。年末計算機互聯網用戶達到123.93萬戶,新增30.34萬戶。[10]

金融和保險

2018年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3743.69億元,比年初增加487.94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1525.58億元,比年初增加225.47億元;住戶存款1749.89億元,比年初增加174.62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3413.50億元,比年初增加202.0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786.69億元,比年初減少8.04億元;中長期貸款2140.79億元,比年初增加306.35億元。年末外匯存款餘額7.53億美元,比年初減少1.58億美元;外匯貸款餘額0.79億美元,比年初減少0.65億美元。全市完成直接融資368.9億元。

2018年全年,實現保費收入68.33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其中,人身險39.42億元,增長6.8%;財產險28.91億元,增長18.1%。賠款及給付支出25.98億元。其中,人身險11.83億元,財產險14.15億元。

2018年,全市公交運營線路網長度3438公里,擁有公交車2066輛;擁有出租車5120輛,其中市區3700輛;公共自行車投放1.2萬輛。全年公路客運量2781萬人;公路貨運量7902萬噸。鐵路旅客發送量997.52萬人,增長15.0%;鐵路貨運發送量147.82萬噸,增長51.6%。水路貨運量2.04億噸,增長12.3%。港口貨物吞吐量1.28億噸,下降2.3%,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315.18萬噸,增長6.2%;港口集裝箱吞吐量70.40萬標準箱,增長16.9%。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47.68萬輛,比2016年增長6.8%,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44.56萬輛,增長11.9%。民用船舶擁有量3940艘。公路里程11258 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1042 公里。在等級公路中,高速公路292公里,一級公路331公里,二級公路515公里。

[10]

公路

蕪湖市——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蕪湖十里牌立交橋(2)

國道:205國道(河北秦皇島山海關-廣東深圳)、318國道(上海-西藏樟木)、329國道(浙江舟山-河南魯山)、347國道(江蘇南京-青海德令哈)、236國道(安徽蕪湖-廣東汕尾)

高速公路:

蕪合高速(G5011)寧蕪高速(G4211)、滬渝高速(G50)、溧蕪高速(S28)、銅南宣高速(S32)、蕪黃高速(S11)、天潛高速(S22)

在建高速:滬漢高速無為-嶽西段(G42S)

鐵路

境內有蕪寧、蕪銅、皖贛、淮南、宣杭(由皖贛線至宣城市連接)5條普速鐵路和寧安高鐵、商合杭高鐵(在建)、京福高鐵、皖贛擴能(在建)4條高鐵幹線交匯聯接,向外可通達中國各地的火車站。

名稱線路設站普速鐵路寧蕪鐵路蕪湖站蕪銅鐵路蕪湖站、蕪湖東站、蕪湖西站、弋江站、繁昌站皖贛鐵路蕪湖站、蕪湖南站、灣沚站淮南鐵路蕪湖東站宣杭鐵路蕪湖站高速鐵路寧安高鐵蕪湖站、弋江站、繁昌西站商合杭高鐵蕪湖北站、蕪湖站、弋江站、灣沚南站合福高鐵無為站、南陵站

水路

蕪湖市——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蕪湖長江大橋(2)

蕪湖港地處中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西部內陸地區的結合部,是長江水運第五大港、煤炭能源輸出第一大港和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國家一類口岸,年通過能力5000萬噸。現有碼頭55座,庫場面積60多萬平方米,擁有各類裝卸設備200餘臺(套)。

裕溪口港是安徽省最大的內河煤港。2011年9月,蕪湖至馬鞍山之間的裕溪口、太平府兩段支汊航道晉升“國家級”。朱家橋外貿碼頭年吞吐量600萬噸,集裝箱通過能力10萬TEU,汽車滾裝能力5萬輛。是一座集散貨、件雜貨、集裝箱、汽車滾裝等中轉運輸為一體的綜合性碼頭。

航空

安徽蕪湖灣裡機場屬軍用機場。民航上,蕪湖主要依靠的是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有G4211寧蕪高速公路和S28溧蕪高速公路相通。日前,根據中國民航局正式批覆蕪湖宣城機場場址位於蕪湖縣灣沚鎮小莊,位於蕪湖市東南部,距蕪湖市中心直線距離約38公里、公路距離約48公里,距宣城市中心直線距離約21公里、公路距離約30公里。機場規劃為國內民用支線機場,近期飛行區等級為4C,遠期4E。可以起降較常見的空客A320和波音737等機型,規劃直達航程一般在1500公里範圍內,2017年底已開工建設。

公共交通

主詞條:蕪湖公交

蕪湖市——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蕪湖軌道交通1、2號線(4)

公交車:蕪湖基本1元票制,空調公交2元票制。辦理各類公交IC卡可實行優惠乘車,現役軍人、傷殘軍人、離休幹部以及老、弱、病、殘、孕人員可按有關規定實行免費乘車。

出租車:白天2.5公里內起租基價7元,起租里程(2.5公里)後車公里運價1.8元,夜間(晚22時至次日5時)行車,起租基價是2.5公里8元,2.5公里後,每公里單價2元。如果租用出租車10公里(含)以上,加收10公里以上部分50%空駛費,白天2.55元/公里;夜間由2.85元/公里。免費等候時間為4分鐘,4分鐘以後每分鐘等候費0.34元,夜間每分鐘0.38元。

公共自行車:2012年09月22日“世界無車日”,蕪湖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開始試運行。按照計劃,蕪湖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全部建成後,將在蕪湖設553個租賃站點,共投放12000輛公共自行車[12]

高架、立交橋:二環神山口立交、新市口吉和高架、峨山路城南馬飲互通立交、黃山東路立交、南塘湖路立交、三山區碧桂園立交、二環錢橋互通立交、赤鑄山路互通立交、城北萬春十里牌互通立交、火車站站前立交均已建成通車。弋江路二環快速化土橋立交、米市口立交、馬塘立交、長江中路高架、商合杭長江大橋王家巷互通立交正在建設中。

蕪湖市——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雙核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蕪湖·黎明

軌道交通

主詞條:蕪湖軌道交通

2016年2月2日,國務院正式批覆《蕪湖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6-2020年)》,至此蕪湖完成了最後一步審批成為全國軌道交通第40城。2016年12月,蕪湖軌道交通1號線和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開工建設。

名稱里程沿線站點狀態蕪湖軌道交通1號線30.37公里白馬山站-弋江站-珩琅山路站-峨山路站-大工山路站-紅花山路站-利民路站-環城北路站-北京路站-中山北路站-赭山公園站-赤鑄山路站-天門山路站-方特歡樂世界站-齊落山路站-武夷山路站-裕安路站-港灣路站-鞍山路站-龍山路站-衡山路站-太湖路站-華山路站-保順路站已開工,2019年12月31日通車。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16.24公里江北火車站-緯三路站-經四路站-經三路西站-經三路東站-經二路站-商貿中心站-海事局站-東郊路站-弋江路站-蕪湖站-神山公園站-雲從路站-政務中心站-海晏路站-方特樂園站-夢溪路站-萬春湖路站已開工,2019年12月31日通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