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需努力:全球半導體跌17.6%,但國內進口芯片僅減少6.6%

眾所周知,這些年以來,中國每年進口芯片的金額都超萬億,所以國家一直以來就是加大對芯片的扶植力度,而國內的眾多企業也是努力發展中國芯,以期減少進口,提高芯片自給率。

而今年一季度被稱為是最近35年以來全球半導體跌幅最慘的一年,按照 IC Insights的統計,今年一季度全球半導體營收方面跌幅達到了17.6%。

中國芯需努力:全球半導體跌17.6%,但國內進口芯片僅減少6.6%

那麼受此影響之後,國內芯片進口方面是不是也同樣下滑了呢?近日根據海關數據,在1-4月份期間,國內進口集成電路1224.4億個,同比只減少了6.6%。

這個數字說明了,雖然全球的半導體市場下滑17.6%了,但國內的需求並沒有同比減少,影響有限,進口的芯片還是那麼多,這一定程度上甚至代表著國內的芯片自給率甚至根本沒有上升,甚至還下降了。

畢竟國內今年1-4月份,不管是手機銷量、還是電腦銷量,還是其他數碼產品銷量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但芯片進口卻沒下滑。

中國芯需努力:全球半導體跌17.6%,但國內進口芯片僅減少6.6%

而大家知道,我國曾提出要在2020年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70%,但如果從目前這個現狀來看,可能並不樂觀。

尤其目前在全球半導體下滑的情況之下,對於國內芯片企業來講,可能情況更不妙,畢竟以前需求大,利潤高,巨頭們吃肉,國內廠商也能喝點湯,現在巨頭都要開始喝湯了,國內芯片廠商們只怕就要捱餓了。

比如一季度,像國內的眾多芯片企業中,眾多的企業就營收、利潤都下滑很嚴重,日子並不好過了。

中國芯需努力:全球半導體跌17.6%,但國內進口芯片僅減少6.6%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講,這樣的風險之下,也是一次大洗牌的機會,這或許也是中國芯的機會,畢竟三星半導體不也是在這種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場景之下崛起的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