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務員面試備考“早下手”之知識準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提前做好準備,才能迎接成功。公務員面試更是如此。很多考生都會在出公告之後才會考慮準備面試學習,而浪費掉了大量的知識準備時間,臨近面試才發覺自己的知識儲備是相當匱乏,時間又有限,後悔當初沒有提早準備。所以希望廣大考生能夠認識到提前進行知識準備的重要性,不僅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面,更能讓大家面試能力提升得更快。那考生需要準備哪些知識,如何準備呢?中公教育專家來告訴大家。

一、時事熱點。多去了解一些近期的一些比較火爆的,關注度比較高的社會熱點事件和熱點話題,以及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些有爭議的社會問題。因為面試經常會以此為題來考查大家的綜合分析能力,所以當我們對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因果緣由瞭解清楚了,就能快速的進行分析。比如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長春長生疫苗事件等。

二、國家政策。在瞭解國家關於民生、政治、文化、經濟、生態等方面的一些政策、法律的相關內容、具體條文以及政策的意義和不足之處,能夠讓我們答題更有高度,體現我們的政治覺悟,也能夠讓我們答題言之有物。比如精準扶貧的政策要求等。

三、人物事蹟。在答題的過程中很多考生理論論證會顯得蒼白無力、詞語匱乏、重複囉嗦的情況,這就需要我們用具體的人物事蹟在豐富我們的答題內容,使答題內容活靈活現、生動具體,更容易獲得考官的青睞。比如一些基層優秀的黨員幹部谷文昌等、優秀的科學家、企業家屠呦呦、任正非等。

四、單位職責。這是體現我們專業度重要部分。很多考生在答題的時候很喜歡用相關單位,有關部門,這就會顯得套路,更顯得缺乏正對性。當我們瞭解了各個單位的工作職責之後就會讓我們的答題更加專業,在處理問題上更切實可行,讓考官覺得你就是公務人員。

獲取知識的渠道可採用以下三種:

一、新聞聯播和地方臺的一些早間新聞,晚間新聞是肯定不能放過的;

二、手機瀏覽是更方便快捷的一種形式,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瀏覽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

三、閱讀一些專業的書籍。

中公教育專家相信大家心中都有數啦,想要成功上岸,就趕快行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