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從媽媽多大歲數開始意識到應該給她過生日的?

人已醉夢難醒


第一次給媽媽過生日是在她五十多歲時,也是我出嫁的那一年。

結婚之前,總覺得自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每天躲在媽媽的臂膀下,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媽媽的庇護。

結婚後有了自己的小家,才感覺自己已經長大,為人妻為人母,不再是那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兒。

每年媽媽生日,買個蛋糕或者買件衣服再或者給點錢,雖然沒幾個錢但是已經成了習慣,一個小小的心意而已。因為沒有哪個媽媽會在意你的禮物,只要你能記掛在心上,一聲問候就足夠了。




清心薄荷茶


我們家一直都挺有儀式感,家裡每個人過生日的時候,都會過得跟平時不一樣,即使沒有大慶祝,也會買個小蛋糕,沒有大禮物,也會有小禮品,因此,在我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有這個意識,給父母過生日。

小時候,每當父母過生日的時候,家裡就會有親戚過來慶祝或送禮,這個也可能是我家是親戚裡唯一一個在城裡住的,所以親戚會特意趁這個機會走動走動,哈哈,開個玩笑,這是我感覺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父母屬於長兄長嫂,他們比較敬重我父母。

反正那多年以來,給到我們的感覺就是生日應該和平時過得不一樣,而自己發自內心,給父母送禮物,是因為覺得父母為這個家的確很辛苦,希望給予他們一些愛的感謝,這種感覺越是長大越發明顯。而弟弟也會有樣學樣,一旦到父母生日,就會想盡辦法令父母開心。

而我結婚之後,我老公的原生家庭則沒有這麼有儀式感,不但相互之間沒有記彼此的生日,在生日時也是過得很平淡,導致我有非常大的落差,有次我家公生日,他老人家60多歲了,我特意為他老人家買了蛋糕慶祝,雖然簡簡單單,但是家公很意外很驚喜,他說,他已經很多年沒有過生日了,有點感動,我發現,原生家庭的一些薰陶是這麼重要,過生日看似簡單,但是卻是一個家庭的儀式感,沒有儀式感的家庭,生活無趣之餘,孩子也不懂感恩,因為父母不重視也從沒引導,孩子認為不過生日也是理所當然,不送禮物也是應該,何來孝順的機會?


洋洋灑灑


大概十幾歲吧,有意識會去記母親的生日時間。

到了那一天後,會主動給母親說今天是你生日。

第一次說的時候,有點靦腆。

現在長大了,參加工作了,每年都會給母親過生日,哪怕再忙,不在身邊的時候,也會打個電話問候的。

馬上母親節了,在外工作的你,提前給自己的母親打個電話問候下!

希望能夠滿意,謝謝!


豫東阿賓


爸爸媽媽不讓過,她們說爺爺奶奶健在,就不該過,不過,我們都會給他們買些東西。我感覺,趁我們現在年輕,有條件,他們還健在,兒孫滿堂,就應該過過生日


lyj258369


不是媽媽歲數大才想到幫她做生日,而是自己隨著年令增長意識到應該幫媽媽做生日


誠心走天下2


一直有有跟媽媽說生日快樂,但是一直也沒有很隆重地給她過過生日。


闊步嬰童


說到這個真是太慚愧了,我都沒給媽媽慶祝過生日呢


陽光涼雨


我對過生日沒太大感覺。給錢就可以了。


冉冉的糖糖


我們來自農村,到現在也沒有給過一個生日,就是到那天來也就打個電話問問


就算終有一散某某燕


我們這不過生日,包括父母老婆孩子還有我自己都沒有慶祝過生日。現在有些人給小孩過生日了,不過成年人基本沒有過的,還是和平常一樣。我連自己生日是幾號都不確定😂️(身份證上是個假的出生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