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了多長時間才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cainiaopro


在股市中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不亞於在股市找到了“寶藏”。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能夠在股市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先講講自己是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的。

在股市生涯中,我講自己的投資生涯分為了幾個階段:小白炒股階段,短線投機階段,團隊炒股階段,還有就是現在的長線價值投資階段。

在小白階段,給我的感觸就是,投資者在股市中沒有半點優勢。就連自己的情緒都沒有辦法控制,更加不要說理性的分析了。在那個階段除了虧損還是虧損,甚至因為虧損還被個人“托兒”“軟件”等欺騙。很悲催。

小白階段股民在股市中的劣勢有哪些呢?

1、對於股市沒有認知,更加沒有基礎的理論;

2、沒有選股能力,更加沒有擇股能力;

3、不能把控風險的程度,不能理性的分析股市;

4、沒有成熟的執行策略,更加沒有冷靜的情緒;

5、投資的時間,還需要參考工作時間。

所以,股民在股市中,就沒有優勢。在這個階段更是十分痛苦,因為對於股市完全就是“深不見底”的大海,而自己卻只是“一葉扁舟”。一遇到震盪波動的時候,除了情緒的波動而造成的錯誤判斷與執行,還是錯誤的判斷與執行。

當然了,在那個時候是沒有辦法總結出這麼多內容的。所以,為了改變當時虧損的情況,就將圖書館、書店裡所有講經濟、股市的書籍看了一遍。很多書也是刷了二遍、三遍。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古人說的,十分正確。雖然書中講到的內容十分刻板,但只能強行裝入自己的大腦,然後利用股市的經驗,強行消化了。就這樣,在整個大學四年的時間裡,我往復痛苦的消化了四年時間。

當然,在這四年的時間裡,我的投資方式發生了改變。與很多的投資者一樣,短線投機為主。

在那個時候遇到的問題也很多,這種經歷對於未來的改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是上學與炒股存在著“矛盾時間”。我們那個年代不像現在,投資股市這麼方便,動一動手機就可以。我們那個時代的“矛盾時間”很突出。中午下課,就給第一時間跑回寢室,然後看盤。

但是,當時並不懂這種“矛盾時間”對於投資的影響。固有的思維認為,短線投機,能賺錢就行。

其實,現在總結來看,就是不合理的無知投資,碰運氣的成分太強。

大學畢業以後,很幸運進入到了一家操盤機構。不是券商,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操盤。

操盤機構的框架十分健全,分工明確。蒐羅市場信息的就是蒐羅市場信息,操盤的就是操盤,分析的就是專注分析。

在這裡學習了很多書本中完全學不到的東西,當然,也逐漸消化了大學時所閱讀過的內容。並且,看清楚了自己以往的錯誤投資。

其實,在那段時間操盤投資,很枯燥,因為也是以短線為主,每天就是接收信息,然後分析,進行投資。這也是現在認為股民短線投資絕大多數賺不到錢、碰運氣的所在,因為與專業投資者相比,普通的投資者實在是劣勢重重,沒有那個應對能力,更加沒有那麼大的精力。

在那段時間,開始陸續有了自己開發屬於自己的交易系統的想法。

從整個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從投資者所處的環境、條件到經濟的週期判斷、股市的特徵分析還有規律,行業、個股之間的分析,如何選股、擇股、執行。從入市的第五年至第十年時才完善下來。

在股市中經歷重重。所以,到之後離開團隊以後,因為有事情回到老家。從團隊的短線投機,要看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條件。所以,開始堅定的做一位股市價值投資人,都是基於這套理論的思考。

一個人做投資,根據條件來看,沒有經歷尋找股市中即時的熱點,畢竟3500餘家上市公司,分析起來是需要時間的,個人的精力根本就跟不上。在分析近幾年的行情,所以,堅定價值投資更為適合。


厚金說


我是17年6月22日夏至開始進入股市的。當時就是有了些閒錢,想進行一些投資,根本對股票一點也不瞭解。先期投入了三萬,想試試水。結果很快盈利了三四千。基本都是看哪個股票剛跌完,我就買哪個。但是隨著時間的拉長,到了17年底,基本是不虧不賺。然後我改變了策略,開始追大白馬。然後...追漲殺跌大半年,一年竟然交易了九百多次,虧了不甘心,想盡快回本,不停往裡加錢,血虧了不少。

到了去年下半年,我開始系統的學習一些股票方面的知識,不再天天追漲殺跌,而是開始耐心分析公司基本面,股票價格,政策轉向等等。逐步開始減少虧損。直到現在,基本上有了自己對股票投資的一些看法,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操作策略。說實話,我還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牛熊,不敢說我的體系是否合理,也不好說自己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策略實施操作。慢慢鍛鍊吧,策略好制定,人性難克服。股市,就是一場修行,能克服人性的人,才能真正獲得收益。


投資理財先學習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可以說基本是不靠譜的,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牛熊轉換就有穩定盈利的交易系統,簡直開玩笑。今年是我炒股的11個年頭了。經歷了兩輪的牛熊轉換。我的交易系統大概花了差不多6年時間,這幾年還在不停的完善。我在天涯了寫了個貼,300多的天涯好友在群了,見證我從2016年3年的26.8萬到去年4月份的160萬。都是實戰貼,群裡現場直播。先說再買立馬貼圖,沒有任何馬賽克。而且基本都是單隻股票。資金倉位,價格都直接曬出來。到目前為止我都不敢說自己的交易系統能穩定盈利,每天都在優化。我不是技術派,也不是價值派。我主要市場情緒和熱點資金。新手如果想職業炒股,先拿兩三萬資金練手吧,等穩定了經歷完整的牛熊轉換再說交易系統吧!


用戶101960792276


我是花了大概七八年才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剛入股市我是做短線的,我大概做過幾百次短線交易。當時以為自己很喜歡短線,可是後來慢慢發現自己並不適合短線。於是慢慢的持股時間越來越長,後來變成一二個月交易一次。這時看到了價值投資的書籍,對書中那些做長線的大師動不動幾十倍、上百倍的收益非常佩服。於是我就開始學習做長線。

我記得我最長的一次持股是持有銀行股,持有了二年多也沒有怎麼漲。後來實在是精神上受不了,就賣出了。我好時就隱約感覺到做長線也並不適合我。至少不適合我的性格。

慢慢的我意識到一個人用選擇什麼系統交易是與這個人的性格、經歷、認識等都有關係的。自己喜歡的交易系統並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

這時我回想起我上學時百戰百戰的一項運動摔跤,我想到類似摔跤一樣的交易方式應是自己最適合最舒服的交易。 於是我開始把我的交易方式向我的摔跤模式靠攏,漸漸的形成了適合自己性格特點和交易特長的交易系統。

運用這樣的系統最大的優點就是非常自信,在任何時候都知道自己應做什麼。最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反過來會影響自己的交易理念甚至人生信仰。


孟可的思想空間


交易前4年,使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預測未來的走勢,虧的慘不忍睹。交易第五年的某天,虧的慘不忍睹後,目睹了一根均線式的交易系統在某個品種上的全部交易過程後,才真正的明白了什麼叫做交易系統。從此,不停的構建,不停的優化,在第五年結束的時候,我確認了自己的交易系統,這套系統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我親自構建的,按照自己的喜好完成的。

也就是說,我是花了5年的時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然而,這就結束了麼?

並沒有。再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所謂的最適合我自己的交易系統,其實它也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雖然它是按照我當時的偏好來的,但是,它的利弊也非常明顯。於是我明白了,所謂的交易系統,當它的邏輯正確,具有正向收益預期之後,具體的差異其實並沒有多大,在未來的表現如何,完全依賴的是未來的走勢形態。

未來的走勢呈現流暢的趨勢,那加倉類型的系統就好,未來的走勢呈現極其波折的走勢,那麼加倉的系統表現就很差,而大級別的交易系統表現就很好。於是我發現,沒有所謂的完美的交易系統,最適合自己的系統,也只不過是頂級策略中的一個而已。

於是,我走上了多系統的構建過程中,現在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可以在短時間內構建出幾十套具有正向收益預期的交易系統。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很重要,但並不是終點,終點還在遠方。

各位花了幾年?


天啟量投


你花了多長時間才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拿我個人來說。

我是花了18個月建立了自己的交易系統

此前,入行時,在一家公司做交易,要培訓,結果其實也沒有培訓什麼的。後來自己不斷虧,不斷的找方法,一天能換3、5種交易方法,這樣持續了大概18個月吧,中間也一直在找原因,為什麼會虧損。

建立方法的過程還是比較痛苦的,煎熬,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前景。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不斷自學、不斷看羽,向前輩們請教。後來不斷嘗試不斷嘗試,好不容易才成立了交易方法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留言或者私信交流一下。謝謝。


期貨期貨期


今年是交易的第七年。是在第五個年頭完成交易系統。

在開始交易的第一年就有建立交易系統的想法。

第一次:15分鐘均線交叉+雙線macd配合。那時候懵懂的知道執行力的重要性,也明白基本的資金管理;其他對於交易的理解完全沒有。執行過程中,不是猶豫要不要進場,就是猶豫要不要止損,或者糾結要不要止盈。倉位使用不按照邏輯。

第二次:江恩大師圖表。很神奇的技術指標。有時候可以很精準的找到關鍵位置甚至日內高低點。但找到位置和交易這些點位其實還缺少很多。

第三次:鹿希武趨勢交易法的變形。根據鹿希武的趨勢交易法,將止損和止盈的設置做了改變,交易小時級別的波段。這套系統運行了3個月是盈利的。在這時候朋友給我推薦了馬丁的策略,我被神奇的馬丁帶走了。逆勢交易盈虧比不合理但是成功率高,一段時間掙的很high,結果還是失敗了。

其實這個方案跟我現在用的方案邏輯相同,如果我堅持那麼至少可以早一年半時間建立起交易系統。卻因為不切實的幻想多付出了一年半的時間。

第四:當下用的策略。最開始交易15分鐘,現在確定1小時波段,交易10個品種。資金管理單筆交易本金的1%--3%。這套邏輯用覆盤軟件覆盤的總的時間週期超過100年。28個外匯直盤和交叉盤都做過覆盤。

下圖是今天持倉的品種;鎊美,紐美,紐日。

前段時間有一位朋友在頭條私信我,加我微信之後,我把賬戶的觀摩密碼給他,他看我文章,基本找出我交易系統的邏輯。知道我交易穩健。但我明白,如果他沒有我對於交易的理解和認知,他找出邏輯也不會盈利。

是什麼和為什麼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認知層面。

我告訴他的道理除去道理本身,還有我交易的覆盤的經歷。他沒有,他就不能懂。

以下是一部分覆盤打印的圖表,這樣厚的圖表我有幾十本。

以上所有的4種邏輯,完善細節都可以作為單獨的交易系統使用,都可以盈利。




  • 外匯期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要在股市形成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大概用了十幾年時間,在經歷了很多次得失之後,才逐步形成的。這套交易系統,我認為需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符合規律

在還不能做空的股市,規律只有一個,就是“低買高賣”。具體來講,分為二種類型,一種是“價值投資型”,需要在價格“低於”價值時,利用餘錢不斷買入,在價格明顯“高於”價值時賣出。另一種是“價格投機型”,需要在價格在“趨勢低點”時買入,在“趨勢高點”時賣出。即使是“價值投機”者,也要遵行“低買高賣”原則。

二、工具要好

也就是不管你是做價值投資,還是價格投機,要有適合自己的一套分析工具。

價值投資,常用的是市盈率、市淨率、市銷率、DCF方法等。

價格投機,常用的是道氏理論、波浪理論、K線理論、纏論等,其中,要找到自己最得心應手的分析指標,哪怕僅僅是均線或者乖離率,只要用得得心應手就行。

指標不在多,而在精。

價值投資方面,我用的最多的是毛利率、淨資產收率率、淨利潤增長率、每股現金流、DCF法等。在價格投機方面,我常用的就是均線、乖離率和趨勢線等。

三、體系要全

一次完整的交易,需要有一個操作體系作為支撐。主要有“分析系統、操作系統和風控系統”構在,具體來講,核心的就是“趨勢、拐點、倉位、紀律”四個要點。“趨勢”是要明確當前市場行情和個股處於什麼趨勢中,是牛市、熊市還是平衡市?拐點,就是要明確股價最大可能轉折的地方,這是買賣的關鍵點位。倉位,就是投入的兵力要和趨勢以及拐點對應,防止輕倉和重倉時機不對。紀律,就是一旦走勢和自己分析不不符合,必須要學會止盈和止損,一切以市場走勢為操作標準。

這些環節中,哪個環節缺少,都會帶來操作的盲目性。

四、要有定力

核心的是要確立自己是價值投資還是價格投機。因為這個很關鍵,這牽涉到選股、買賣點、倉位等是不一樣的。自己究竟適合做哪類投資者,需要和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客觀條件相符合。

一般而言,價值投資對應了長線投資,因為企業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而價格投機,一般是中短線的。有些人,在價值投資和價格投機之間搖擺,往往出現“一漲就賣,一跌就扛”的現象。為啥?偽價值投資者,當看到價格上漲後,就認為可能是高價拐點了,就趕快賣出止盈。而偽價格投機者,當股價下跌到止損位後,捨不得止損,安慰自己是價值投資長線投資,還不停的在下跌中買入補倉,結果全線套牢。

堅定的做一種,往往是寂寞的,尤其是價值投資者,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這就如當前的大盤,如果是價值投資者,就會在整體估值較低的時候,持續不斷的用餘錢買進,而價格投機者,會認為當前或許已經到了中級反彈的高位,開始減倉了。這時候,怎麼處於買還是賣,就是在考驗自己是哪類人。

你是屬於哪一類呢?

謝謝閱讀,謝謝點贊,請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或者關注我後私聊。


投資悟道


我花了三年時間才建立好自己的交易系統,最初我完全是聽別人的進行操作,以前甚至被騙到一個股票群,聽炒股老師的安排操作,直到有一個,虧了很多錢,才明白,一定要形成一套自己的技術指標

我最開始是用KDJ技術指標進行交易,大家都知道,KDJ技術指標分成三條線,K線,D線,J線,K線反應最慢,但是最準確,J線反應最快,但是往往不準確,KDJ三線向上交於一點,就是買入信號,KDJ向下交於一點就是賣出信號

但是我從KDJ技術指標中繼續深入研究,發現了J均相對位置法,我發現當J值很高的時候,往往就是市場超買的時候,超買必然產生回調,而J值很低的時候往往是超賣,超賣必然導致反推,我每次在J值較低買入,J值較高賣出,一段時間內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但是後來,我發現這個技術指標有個問題,那就是指標的鈍化,當行情在震盪時期時,這個指標很靈,但是當行情在單邊走勢下,指標往往會鈍化,技術指標可能一直在高位,沒有回調,這樣就容易在單邊上漲中清倉,在單邊下跌中買入

接下來,我就開始進入我正式的交易系統。即均線和K線。均線系統無法單獨存在,需要和K線系統相互結合

上漲過程中,均線發散向上,K線每次回踩均線都會在均線的支撐下上漲,形成多頭趨勢

下跌過程中,均線發散向下,K線跌破均線,每次反彈均線都會在均線的壓制下下跌,形成空頭趨勢





而當K線突破一條均線的長期壓制之後,往往會有一波比較大的上漲

基於這個均線和K線系統理論,我逐步建立了交易的體系,當然這還有配合倉位控制和心態控制


率率談股市


答案是:一年,開始時候我也追漲殺跌,買妖股,追熱點,看著盈利30%,50%的往上漲,很爽,年底一結算,居然沒賺錢,還虧了。後來我就反思,現在我的交易方法是:花一年左右時間觀察,選股,然後在心裡價位附近買入,然後,等待,最後直到到達目標價位,賣出。中間震盪浮盈浮虧都不管。遠離垃圾股,不碰ST,妖股上天不羨慕,自己的票腰斬不心疼。這個方法讓我至少在熊市裡不大虧,牛市裡雖然沒多賺,但勝在安全邊際高。當然,這是反人性的做法,能做到的人不多。但,這就是價值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