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市書企畫像

截至4月末,國內21家上市出版發行類企業均已發佈2018年年度報告。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上市出版企業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結構、提效益,產業運行整體平穩、穩中有進,部分出版企業營收增速甚至超過20%,折射出中國出版業經濟增長韌性十足。主要表現在四方面:

一是淨資產、營收持續增長,盈利面基本穩定;二是主業更加突出,引領高質量發展;三是經營管理水平穩步提升;四是投資併購迴歸理性。同時,也要看到營收增速整體放緩、龍頭企業動力不足、融合發展步子不大、資產商譽大幅計提等現象。展望未來,出版業需繼續以出版為核心、以投資為抓手、以融合發展為動力、以效益為著眼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提升。

營收持續增長

第二梯隊增勢強勁

年報顯示,2018年21家上市企業淨資產為1232.917億元,同比增長4.94%;營業收入為1110.787億元,同比增長2.42%;淨利潤為98.5241億元,同比下降18.52%——延續了近幾年來平穩增長、增速放緩、資產增幅高於營收利潤增幅的態勢。值得關注的是,首次出現淨資產、營收、利潤3項主要指標增幅低於5%,首次出現淨利潤負增長。

淨利潤下滑主要是由於部分企業大額商譽減值損失,但整體盈利面基本穩定。剔除參考性較低的個例後,整體淨利潤增長率為4.82%,高於深市-22.88%、滬市4%的增幅;淨資產收益率為10.55%,高於深市6.86%的水平。

營收增速下滑,且低於深市13.3%、滬市11%的水平。一方面是受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為“調結構”主動為之,以往各企業的營收增長中較大部分來自於非主業的物資貿易業務,2017年國資委要求禁止國有企業開展融資性貿易,多省市及新聞出版產業主管部門也出臺相關要求,依靠貿易拉動營收增長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例如長江傳媒壓縮了26億元的貿易業務。

國內出版上市企業大致可分為3個梯隊,其中第一梯隊的門檻大致為“三個一”——淨資產100億、營業收入100億、利潤10億。第二梯隊中的皖新傳媒、山東出版增勢強勁,已接近第一梯隊水平。相對於排名變化,發展內涵也應予以關注,中文傳媒營收下降主要是由於大幅縮減物資貿易、印刷包裝、物流業務以及智明星通進入成熟期所致;皖新傳媒營收增幅大部分來自於供應鏈及物流服務業務,淨利潤中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佔比較多。

2018年國內上市出版發行企業經營狀況

淨資產

淨資產

營業收入

營業收入

淨利潤

淨利潤

金額(億元)

同比(%)

金額(億元)

同比(%)

金額(億元)

同比(%)

中南傳媒

141.7

1.74

95.76

-7.57

13.71

-15.01

鳳凰傳媒

139.4

6.32

117.9

6.68

13.89

14.78

中文傳媒

134.9

8.89

115.1

-13.48

16.26

12.00

皖新傳媒

102.7

7.34

98.32

12.89

11.06

-2.50

山東出版

96.52

10.87

93.51

5.05

14.76

8.59

新華文軒

84.06

5.65

81.87

11.44

9.267

1.12

中原傳媒

77.57

7.46

90.01

10.11

7.413

5.82

長江傳媒

68.38

9.96

103.6

-7.74

7.589

19.08

中國出版

70.97

6.83

53.31

13.52

6.187

17.72

南方傳媒

55.27

11.99

55.97

6.60

6.628

2.00

時代出版

47.55

-1.65

64.37

-2.57

3.323

9.14

天舟文化

31.63

-3.46

11.26

20.28

-10.88

-890.78

中文在線

21.76

-18.58

8.855

23.54

-15.05

-1955.82

中國科傳

35.7

8.63

22.25

10.65

4.261

18.25

新華傳媒

26.35

0.56

13.91

-2.52

0.3024

-25.83

城市傳媒

25.67

10.60

21.7

10.19

3.479

4.66

出版傳媒

21.97

6.61

23.38

21.08

1.777

10.24

讀者傳媒

17.3

-2.18

7.607

-8.42

0.4043

-45.03

新經典

17.81

14.28

9.261

-1.90

2.461

2.80

掌閱科技

11.18

13.08

19.03

14.17

1.361

9.97

世紀天鴻

4.527

6.34

3.814

0.12

0.3214

1.90

從出版發行主業來看,絕大部分上市出版企業呈增長態勢,且增速在兩位數以上的佔多數,普遍高於企業整體營收增速,說明出版企業持續關注主業、穩健經營取得了良好效果。無論是營收還是現金流,出版發行業務仍然是各出版企業的核心業務。獲得統計數據的16家企業的“圖書出版業務”中,7家的營收增幅超過了10%,2家超過20%,如圖書出版龍頭企業中國出版的營收增幅仍高達12.55%。

2018年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關於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的意見》,中宣部印發《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各企業將出版工作更加置於經營工作的重中之重,將社會效益更加置於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

出版毛利下降

資產運營效率提高

毛利率是觀察各出版企業產品差異性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指標。2018年書企年報顯示,圖書出版發行為主的企業毛利率在30%~40%左右,整體表現較為平穩,波動幅度在1~2個百分點。天舟文化、中文在線、掌閱科技為遊戲、數字出版板塊佔比大的企業,毛利較高同時波動幅度也較大,天舟文化、中文在線下降了十幾個百分點,這也與遊戲市場競爭環境變化以及遊戲版號收緊相關。皖新傳媒、長江傳媒、時代出版作為貿易、物流、印刷板塊佔比較大的企業,毛利率較低且表現平穩。

從出版業務來看,毛利率在30%上下浮動。近幾年上市的中國科傳、城市傳媒、新經典、中國出版毛利率水平較高,在40%左右。雖然各企業毛利率各有沉浮,但下降企業的幅度明顯大於上升企業。出版傳媒與讀者傳媒受影響最大,毛利率下降近5個百分點。毛利率整體下滑一方面與2017年以來的紙價持續大幅上漲有關,另一方面說明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總資產週轉率、存貨週轉天數是評價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標。從總資產週轉率來看,21家企業有10家負增長,2家持平,9家增長。

從具體數值上看,上升企業升幅中位數為0.02;下降企業降幅中位數為0.09;週轉率整體下降(天舟文化、中文在線未計入是因為其週轉率上升是由計提資產減值帶來的)。記者進一步研究發現,週轉率下降企業一部分是因為2017年新上市的企業募集資金未投或投資後短期還未產生效益,如山東出版、中國科傳等;另一部分是因為主動減少了能形成高週轉率的低效貿易業務,如長江傳媒、中文傳媒等。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後,出版單位普遍實現了總資產週轉率的提高,提高幅度為0.01~0.04,這也說明上市出版企業更加註重資金使用效率,管理運營效率在穩步提高。

從存貨週轉天數看,除了鳳凰傳媒、天舟文化、世紀天鴻、出版傳媒,大部分企業週轉天數增加,整體存貨管理效率下降。存貨包含原材料、在產品、庫存商品等。繼續深入考察會發現,各企業原材料積壓普遍減少,主要是由於價格回落。

部分企業圖書庫存得到了有效控制,從已披露相關數據的企業來看:山東出版的教材、教輔、一般圖書庫存量同比減少40.34%、11.31%、3.82%;出版傳媒的教材教輔、一般圖書庫存同比減少10.83%;中國科傳圖書庫存同比減少17.37%;新經典圖書庫存同比增長3.58%;時代出版的圖書庫存同比增加10.03%;中文傳媒圖書庫存同比增長12.64%。這也說明出版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

2018年,不少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深陷資金鍊危機,應收賬款成為企業的“雷區”。在經濟緊縮階段,出版企業要對財務風險和現金流予以更多的關注。應收款項佔流動資金比例很好地反映了企業的壞賬風險,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內為宜。天舟文化、中文在線應收款項佔流動資產比重及增幅較大,比重在40%左右,增幅分別達到了10~20個百分點,兩家企業的資金風險較大;另外較高的是世紀天鴻,應收款項佔流動資產比重33.95%,但同比改善了4.98個百分點。中文傳媒雖然應收款項(30億元)遠高於同行,但主要是由於中短期票據融資規模較大。

速動比率是判斷企業短期償債水平最重要的指標,以大於1∶1為宜,上市書企的比值基本都大於1,說明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比較充裕,沒有資金鍊斷裂風險。

投資迴歸理性

謹慎併購基金

近年來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純靠主業驅動不受市場青睞,同時考慮到一二級市場估值差異,使得上市出版企業近年來在資本市場頻頻出手,跨界投資遊戲、影視、互聯網金融、K12教育、學前教育、數字閱讀等領域,但受整體環境影響,投資標的未達盈利預期甚至違約的情況成了2018年最大的“黑天鵝”,同時也使得投資者逐漸迴歸理性,及時止血回本。

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中文在線、天舟文化,中文在線對收購上海晨之科、參股新浪閱讀等計提減值準備16.58億元。天舟文化對併購神奇時代、人民今典和參股決勝股份計提減值準備12.86 億元。除此之外,鳳凰傳媒因增資3.1億元收購的上海慕和網絡科技未完成業績承諾,提起仲裁要求補償近7000萬元;旗下的嵐裕鳳凰基金出資1.55億元間接參股杭州捷藍,但後者未能如期完成IPO,已發起仲裁要求進行補償。皖新傳媒與關聯方皖新金智發起收購成都七中實驗學校轉型教育服務市場,由於某些原因而終止,近期更是爆出了2.8億元理財產品出現逾期,計提資產減值準備5600萬元。出版傳媒終止對安徽哪吒互娛總價值3.5億元的併購。時代出版終止了1.02億元對徑成英教育的併購。

雖然投資效果不理想,但並不影響上市企業的投資熱情,這也反映了企業尋求增長與突破的迫切需求。最為明顯的表現是設立的併購基金繼續增多,其中投資規模超過5000萬的不少於7個,主要專注TMT、教育科技等領域。其中規模最大的兩個出資規模達到了2億元,分別是中文傳媒旗下藍海國際投資聯合發起設立廈門國華盈富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時代出版聯合發起設立時代天和併購基金。

從市場整體情況來看,併購基金普遍“雷聲大雨點小”,上市出版企業設立的基金也是如此,很多併購基金在成立之後鮮有動作,成為“殭屍基金”。上述景象讓人聯想起多年前的白酒行業,效益穩定但增長緩慢,產業集中度分散,現金流充裕,廣泛進行跨領域投資,最後投資效益低下。這也是典型的“過度投資”“非效率投資”,上市出版企業目前投資狀況並非完全如此,但是已有這種苗頭,需要對此提高警惕。

記者:龔牟利

• 舒適區過去了,童書市場現在比拼什麼?

• 打造出版社的“硬核”競爭力,這些掌門人有話說!

• 商報·奧示數據:2019一季度圖書市場初顯下行

• 開書店容易,做文化綜合體很難?書店管理者怎麼看?

• 出版圈那些調性十足的圖書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