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班上開家長會,是爸爸去的多,還是媽媽去的多?

王子書童


孩子班上開家長會都是我去的多,因為我全職在家帶孩子,理所當然由我去。另外家長會誰去都一樣,雖然很多時候我並不想去,因為孩子成績不太好,去了難免被老師數落幾句,尤其當著那麼多人的面。



有些人可能會說,為什麼孩子的爸爸不去之類的,我想說的是爸爸要賺錢養家,我們就是普通的家庭,如果都不上班用什麼呢?而且我們孩子在老家上學,爸爸總不能因為家長會,請假回來開吧!有點不現實。況且爸爸的文化沒有我高,自然我來帶比較合適,男人在外賺錢養家就行了。家裡的大小事交給我處理就行了。


還有一部分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不在家,則是爺爺奶奶去開家長會的又有什麼說法?孩子的心裡很單純,誰去開家長會都一樣,相反我發現很多家長太在意形式了。


陪讀媽媽談教育


我是一個老師,一般孩子開家長會或者是學習輔導班,我們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母親的人數是父親人數的兩倍左右,也就是說母親去的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實並不是爸爸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不重視。而是相對於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更加積極一些,而爸爸平時工作會很忙,主要承擔著孩子的經濟方面,甚少參加家長會。

我的小外甥今年四歲多,我姐姐給他報了鋼琴班,在週末的鋼琴班裡,他的年齡算是最小的,每個禮拜的鋼琴課,都是我姐陪著孩子一起上,在課堂上除了要學習之外,更要留心其他的事情,學好後回到家給孩子教,而我姐夫是醫生,每個週末都非常的忙,完全沒有時間去參加家長會,但是回到家也經常問孩子的一些情況。


所以,媽媽和爸爸對於教育的關注都是一樣的,只是母親的愛可能更加直接一些,也願意隨時去表露,而父親的愛相對而言比較的沉穩和內斂一些。

所以,在中國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很多時候是母親來親自參與孩子的課程訓練和會議,這也和中國的現實有關,在我小的時候,幾乎都沒有來過家長會,即使有,也有可能是好幾年才有一次,也是我媽媽比較的積極,經常會和老師交流溝通,知道我上了高中,媽媽還是一樣的,很感謝她!

今天是母親節,讓我們為全天下的母親深深的鞠上一躬!祝她們節日快樂,越活越美麗!


育兒伐木累


我們家是孩子媽媽去的多。

我這個當爸爸的,在外面工作,很少看到孩子音容笑貌,很少看到孩子在耳邊調皮搗蛋,想起來也很想念他們的。

作為父親,確實對孩子們少了很多的教育和引領。

這也是孩子媽媽去參加家長會為主的原因。

我去學校的一種體會

在家裡帶孩子的時候,去家長會、去學校相對也會比較少,每次去的時候心裡有種感覺,又要見到一大堆家長孩子的感覺了,人一多心裡就有一種砰砰的跳動感覺。我也不知道其他父親在應付這種感覺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態度。但我相信每個人在看到人多的時候心中一定會升起類似的感受。

我們不同的人因為這種感受而採取了不同的行動。當成為父母的時候,我們心中有這種感覺的時候,那就是努力地去完成,給孩子們撐起成長的空間。我相信這也是我們絕大多數父母是以這種態度來處理內心跳動的。

那我每次去到學校裡,看到的都是爺爺奶奶、孩子的媽媽們,大概印象確實是媽媽人數特別多。我一個男子漢去了之後,感覺站哪裡都有點不大合適。可能是與女士相處還是有點不好意思吧,所以總感覺有些彆扭。看到有幾個男士的地方,跑到旁邊去湊湊人數。

所以我想,為什麼媽媽們比較多的原因,有點像我這種體會吧,覺得爸爸去和一大堆媽媽們湊在一起,總覺得不太妥當,還是覺得少去為妙。

我是童教雷老師,談了一點個人體會,也不知道其他爸爸是不是這樣,哈哈……


童教雷老師


我在一所學校當保安,在這道答題上有些話語權。

班級開家長會母親佔多數,其次爺爺奶奶也不少,當然父親也有那麼幾位。

一般做母親的要麼是吃財政飯的,要麼是打工族和自由職業者,還有全職當媽媽的,一般有較多空閒時間段。至於農村郊區的學生父母一般都在外地闖世界,安排孩子住校或者全託與老師家,學校開會要錢等諸事委派孩子的爺爺奶奶完成。學生父親是家庭頂樑柱,在為養家餬口操勞忙碌著,打拼著,一般抽不出時間來開會。

現在每個班級都建有家長微信群,老師一般事項在群中告之一下就行,家長會都是在每次月考後,班主任根據全班學生考試高中低分數或學生這次成績是進步是倒退等情況,需分批邀請家長來校開會與家長當面溝通,達到老師與家長齊抓共管,共同促使學生孩子提高學習成績,這才是老師的最終期待與目的……



老夥計610322


如果孩子班上開家長會,是爸爸去的多,還是媽媽去的多?

我家小孩今年上一年級下學期了,從幼兒園開始,大概每個學期有一次家長會,就我自己來說,基本上所有的家長會都是我自己去的,包括幼兒園的親子活動、春遊、秋遊活動等等,觀察了一下,其他的家長基本上也是媽媽陪得多,如果媽媽沒空,那有可能是家裡老人,如果沒有老人帶的話,那才輪到爸爸。

有次幼兒園需要家長排親子節目,我們班38個家長,只來了一個爸爸,由此可見,爸爸在孩子教育上缺席的現象,不是個例。爸爸缺席孩子的教育,到底好不好?

從我自身的經驗講,一點也不好。我家老公在孩子1歲多的時候去外地工作,到3歲左右會本地工作,中間接近2年的時間都是每週回一次,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孩子跟他的關係比較隔膜,用了好長時間才修復,孩子才慢慢跟他親近。另外,爸爸很少參與孩子的教育,那他就不瞭解孩子的成長狀況,不理解孩子的想法,也永遠get不到跟孩子交流的快樂。

不管是開家長會,還是輔導作業,基本上都是媽媽做得比較多,爸爸在哪裡呢?

記得之前看《考不好,沒關係?》這檔綜藝節目的時候,有個爸爸就說,“我的工作比比較忙,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

其實我覺得,這只是一個藉口,現在基本都是雙職工家庭,工作忙,誰不忙呢?媽媽也有工作的,只是在培養孩子方面,媽媽會有更多的耐心,也會付出更多的時間而已,爸爸可能覺得自己對家庭經濟方面的貢獻比較大,然後在外應酬比較多,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方面,樂得當一個甩手掌櫃。

其實父親這個形象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如果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缺席的話,對孩子會有不利的影響,會變得比較沒有責任感。

有次跟朋友深談以後,她說,男人要誇,不管做得好不好,都要多加鼓勵,這樣才能給他帶孩子的信心;媽媽在帶孩子方面,其實可以學會適當的放手,然後也要讓男人參與到孩子的教育過程當中來,不能讓他缺席,做隱形爸爸。也就是說,媽媽適當地懶一些,生活可能會更幸福。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6歲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希媽育兒


我家孩子的家長會基本上都是我去開,每次家長會留心觀看,不論是本班級參會的家長還是其它級部、班級的家長,都以媽媽居絕大多數。當然,也有部分是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姐姐、哥哥。我認為,家長會誰來開,排除父母不在身邊等特殊情況,一般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家庭分工不同

大部分家庭都會有一個默認的分工,爸媽在各自主抓的領域都會心領神會的自覺遵守。因為大部分孩子都是媽媽照顧的仔細、居多,所以孩子上學後,學習上的事媽媽自然跟進的多,一般老師也會要求,家裡誰抓學習,最好就是誰來開家長會,所以,開家長時,媽媽到會的就多一些;有一些家庭,因為爸爸善長輔導學習,瞭解孩子學習情況,可能就會是爸爸來開家長會。

工作等外在因素影響

開家長不可能每學期固定在某一天,所以等學校通知開家長會時,有些家長可能會因為一些走不開的工作或其它突發的或者特殊的原因,而導致請不了假不能來參加家長會,可能就會臨時抓換其它人代替開家長會。

家庭對孩子教育重視程度

有些家長沒有覺得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的大事,認為家長會沒有大不了的事,坐那聽老師嘮叨沒有什麼用,就不願意耗神來參加家長會,讓家裡老人或其它人來湊個數就行。

家長的態度就可以折射出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背後一定有虔誠教育的父母。

頭條號“嘉媽育兒經”願同您一起分享育兒中的所思所悟,歡迎關注探討。

嘉媽育兒經


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 發現大家都跟題主一樣說,媽媽去家長會比爸爸的多,但我家就不一樣,是我爸爸去得多,我媽只是替補。


首先,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家長會是由媽媽去的。原因無外乎有三:

一、孩子希望媽媽去開,第一時間就通知媽媽去開,在孩子眼中媽媽相對沒爸爸嚴厲。

二、爸爸是家庭經濟的主力,工作忙應酬多,而且有的媽媽是管家之主,時間上安排比爸爸更自由。

三、媽媽比爸爸更喜歡去開家長會,家長會無疑是一群爸爸媽媽在一起的聚會,有些媽媽的朋友跟孩子同個學校,可以組隊去開家長會,這個理由算是大開眼界吧。


然後,說說我家為什麼爸爸去得多,因為我爸爸讀的書比我媽多,認為孩子要想出人頭地,就要把書讀好。所以每次開家長會都特別積極,開完回來就會給我開思想工作,接著就一大堆要加油的話。爸爸在平時學習上沒怎麼管過我,就只在大型月度考試時間(期中、期末)會固定問候我,那是我的一場噩夢。


最後,不管爸爸還是媽媽去開家長會,大家想的讓孩子學習好,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或狀態,也希望爸爸媽媽們多多陪伴在孩子身邊,多溝通多玩耍,不要平時愛理不理,一到開家長會就“家庭動員大會”,這會孩子來說真的很嚇人。


卡拉丘養娃研究所,專注0-12歲孩子的育兒知識,陪伴萬千爸爸媽媽一起在養娃的路上成長,傳授適用的呵護小妙招,分享先進有趣的家庭觀念

卡拉丘養娃研究所


每個學校都差不多吧。

我兒子從小學到現在初二了,所有的家長會,孩子爸爸只去過3次,用一隻手都可以數得過來。

其實並不是爸爸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有的時候他們是沒耐心,加上中國男人傳統裡的直男癌,大男子主義,他們有時候覺的開家長會就是媽媽應該做的事情。


但實際上,隨著社會發展,男人和女人一樣,都有工作,女人也越來越獨立,並不再依靠男人,教育方面,大家更是要共同努力協商解決。


2018年6月左右,深圳一對夫妻,丈夫就主動承擔了家庭主婦的工作,他自己表示:妻子在賺錢方面的能力比自己高,但是在耐心方面育兒方面自己又比妻子好,所以他就辭退了工作,專心在家裡帶孩子。




很佩服這樣的爸爸,因為他是沒有偏見的,也沒有那麼多傳統社會中老舊思想束縛,男人就該去賺錢,女人就該在家帶孩子,現在社會中女性明顯比男性越來越強勢,所以那些拉不下面子去開家長會的男人,要好好的想一想自己的問題了。在家帶孩子,能帶好了,可是比賺多少錢都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兒!




晨兒媽Tina


我是一個非常關注孩子教育問題的爸爸,也是一位非常積極參與班級、學校各種活動的家長(除非太費事,否則都會參與),所以跟孩子班的家長們處的比較熟一些。所以我說說我孩子班級的情況。

按說一般是媽媽去開家長會的多一些,比如我小時候,幾乎每次家長會都是媽媽們明顯多於爸爸們,但是我孩子班還真不一樣!

從一年級開始到現在四年級了,每次家長會都是爸爸們去的比媽媽們還要多……接孩子放學也明顯是爸爸們更多一些,當然,一共也沒幾個人,孩子們大都上託管班。

而在班級日常的活動方面還是媽媽們參與的更多一些。

一般來說由於爸爸們相對而言工作相對更忙一些再加上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習慣,一般的家庭的確是媽媽們更為關注孩子的學習,當然還有吃穿住用行。

但是這些在我孩子班好像表現的不太明顯,反而在學習上爸爸們更加積極主動一些!

比較有意思的數據是孩子班級越是那些爸爸們參與孩子學習工作多的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普遍要強於媽媽們為主的。當然,也有並不是這樣的存在。

媽媽有媽媽的教育優勢,爸爸實際上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如果條件允許,我還是建議各位爸爸能夠更多的參與到孩子教育、生活的各種活動中來。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昨天晚上才參加了孩子這學期的第一次家長會,我們家這個還在上幼兒園,學校總是會組織各種活動:親子游戲活動、遊園活動、春遊秋遊活動等等。孩子已經上了一年多的幼兒園了,但是他爸爸確實沒有參加過一次家長會或是任何的活動,我在參加孩子幼兒園活動的時候看到的更多家長也是媽媽和奶奶,爸爸來參加的非常少。


今年兒童節表演節目的時候,看到有幾個爸爸陪自己的孩子做節目練習覺得很有愛,特別是有一個爸爸穿著草裙跟女兒一起表演海草舞,整個舞隊裡只有他一個男性所以尤為突出,關鍵這個爸爸還跟女兒一起跳的很用心,所以我在觀看節目的時候看到這對父女倆瞬間就被感動了。


為什麼參加孩子家長會或活動的時候是媽媽來的多呢?

1、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原因是媽媽會更操心孩子的一切,對於孩子的事情會主動地去親力親為,甚至有時有的媽媽還可能會為孩子做的太多,而爸爸一方面由於工作可能更忙一點,另一方面男人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可能會有放養一點的心態,所以不會那麼細緻地去照顧和要求孩子。


2、還有就是有的媽媽屬於全職在家帶孩子,平時的日常活動主要就是照顧和教育孩子,

因此孩子的家長會或其他活動總是媽媽去參加。


3、男人的事業心會比較強,並且在成家有了小孩以後壓力也會變大,而每個人的精力會比較有限,所以當他在關注工作和事業的時候難免就會忽視到孩子的事情,雖然我們大家現在都呼籲家長能多一點時間陪孩子,特別是上小學前的孩子,因為孩子的童年一去不復返,但是現實生活中還是會有很多的父母不能全都陪在孩子身邊。

<strong>

有的爸爸確實很忙,要承擔起一個大家庭的生存責任也是不容易,雖然他們可能沒能經常參加孩子學校的活動,但這也不能代表這些忙碌的爸爸們不愛他們的孩子,只是他們表達的方式不同,有的爸爸在家還是很關心孩子的成長,有的爸爸也會在家為孩子輔導作業,有的爸爸也會抽時間帶孩子出去玩等等,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相信不管是媽媽還是爸爸都是很愛自己孩子的。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