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魚水情深繪就和諧畫卷

魚水情深繪就和諧畫卷

——武山縣創建雙擁模範縣工作紀實

□記者 姬旺芳

軍民同心,結下魚水深情;

軍地攜手,同譜雙擁新曲。

“視人民如父母,把駐地當故鄉”“視軍隊如長城,把軍人當親人”,這是武山軍民親如一家和諧局面的真實寫照。武山縣長期以來傳承著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一個個榮譽見證了雙擁工作一步一個臺階取得的豐碩成果,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在武山這片熱土上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

整體聯動聚合力

抓好雙擁工作,關鍵在領導,重點在落實。在工作中,該縣把雙擁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靠實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責任,推動工作落實,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每年根據新的形勢任務,調整思路、定實措施,做到長計劃、短安排,確保任務明、要求清,工作不斷線,促進了雙擁工作有力有序開展;出臺了《武山縣創建全省雙擁模範縣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辦法,使雙擁工作有章可循,增強了工作的針對性;軍地共同謀劃雙擁創建,各級各單位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形成齊抓共管格局,使雙擁工作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廣泛宣傳造聲勢

抓好雙擁工作既是縣委、縣政府和職能部門的事,也是全縣人民的事,只有舉全縣之力,集群眾才智,才能結出豐碩成果。縣委、縣政府堅持把雙擁工作作為全民國防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緊緊圍繞“六納入”要求,綜合運用主流媒體、互聯網、微信、微博等宣傳渠道,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並積極開展“雙擁在基層”“三關愛”活動,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軍隊建設,愛戴軍人家屬,支持國防建設的良好氛圍。

軍地聯手促共贏

駐軍部隊多,歷史文化深厚,武山縣雙擁創建工作有其獨特的優勢。一方面,駐軍部隊把武山作為第二故鄉,大力發揚“熱愛山溝不怕苦、愛崗敬業創一流、紮根倉庫做奉獻”的武山溝精神,在精準扶貧、經濟建設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生力軍作用。另一方面,地方黨委、政府堅持把支持部隊建設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積極幫助部隊解決實際問題,主動為烈軍屬、退役軍人送溫暖、辦好事,走訪慰問部隊及重點優撫對象,並全力保障和慰問過境及駐訓部隊,有 效提升了軍民融合發展水平。

全力以赴辦實事

該縣堅持把優撫安置作為雙擁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實各項優撫安置政策,有效保障退役軍人合法權益。2016年以來妥善安排96名轉業士官到財政全額撥款單位工作,及時為93名參軍入伍大學生和30名進藏兵發放一次性獎勵金78.1萬元,按時為356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發放兵役優待補助金1679.7萬元,有效解決涉軍人員的生活、醫療、住房等困難。積極組織開展為立功受獎現役軍人送喜報和“最美退役軍人”評選活動,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增強了他們的榮譽感。

立足長遠謀發展

近年來,武山縣結合重點項目建設,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軍民共建活動,進一步創新了軍民共建內容,拓寬了工作載體,推動了共建工作的持續開展,提高了全縣雙擁工作的整體水平。“八一”、春節期間開展慰問活動和以建軍節為主題的“軍事日”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全民國防觀念。舉辦軍民聯歡晚會及科技、文化、書畫進軍營活動,鞏固和發展了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的良好局面。組織民兵積極參與“護廠、護林、護路”工作,排除安全隱患,有力地維護了社會穩定,提高了部隊保障能力。全面開展軍民共建“絲綢之路雙擁文明線”“文明村鎮”等活動,進一步提升了軍民共建水平。

共續軍民魚水情,譜寫雙擁新篇章,展望未來,武山人民仍將與廣大駐地部隊官兵一起,為打造更美麗武山提供更堅定的共建保障,為這片熱土的穩定繁榮,持續發展繼續創造一個更安寧更和諧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