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家庭孩子交給家鄉老人,年輕夫婦長年在外打拼你有什麼感想?

樂樂335536


這個問題我親身經歷過,深有感觸。

因生活所迫,就把2歲的女兒放在家裡讓我爸媽帶,我和媳婦隨村裡的人去了千里之外的廣東打工。

每回出門時,女兒都撕心裂肺的哭喊著“媽媽不要走”,媳婦也是要傷心好幾天。再出門時我們就偷偷的走,都不敢面對分別的場面了。

期間就靠手機聯繫了,一打電話就是“我要媽媽,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打完電話後小孩情緒就很不穩定,弄得我父母不好帶,他們就不讓我們打電話了。

可是有什麼辦法,家裡就只有4畝田和幾塊坡地,一年的收成算去化肥種子農藥費用就只剩口糧了。家裡也沒有多少效益好的企業,工資低還拖欠,生活沒保障,做的都不安心。

我和媳婦都是在正月初幾就出門打工,到臘月20幾才回家,中間工廠放假也沒回來,想到來回要坐幾天的車,在家也就只能呆一兩天了,車票又難買,回去一趟差不多又要花掉一個人一個月的工資錢。

後來女兒要去鎮上上幼兒園了,我爸就每天早上送,晚上接,不管颳風下雨下雪。直到有一年過年我們回家時,女兒竟然不認識我們了,叫她媽媽“阿姨”,晚上只和她奶奶睡覺不要她媽媽。看到她小臉,小手都凍傷了,身上好長時間都沒洗澡,穿的也是不倫不類。和她說話,她要不是不理,要不就是往她奶奶背後躲。

綜合種種跡象,我們決定年後我一個人出去打工,媳婦留在家裡照顧女兒。

把孩子交給父母帶,他們只能讓孩子不凍著不餓了,其它的真給不了。留守兒童的問題真的太多了,大家盡力多陪陪孩子吧,哪怕父母一方留一人在家裡都好。


陽哥拍三農


我覺得這對孩子的成長不好,影響很大的。我們生老大的時候就是因為家裡窮,在老大一歲多的時候就和老公外出打工了,把老大留給婆婆照看。現在家庭情況雖然變好了,但是大兒子的性格變得很內向,不敢表達自己,有心裡話也不同我們說,膽子小總是不夠自信,有時候他明明可以做的很好的事情,但是他不敢在別人面前表現。現在生了老二,他更小心翼翼了,很疼弟弟,有時候看到他過分懂事也很心疼。現在我有時候心裡會有點後悔在他小的時候沒有把他帶在身邊,哪怕帶到上幼兒園也好。所以我覺得如果可以自己帶孩子一定自己帶,真要別人幫忙的話也要住在一起,讓他每天可以有和你相處的時間,到了上幼兒園以後就會好一些,他在幼兒園也會交朋友,喜歡其他新鮮的事物,就不會對父母太依賴,這時候再去做自己的事對孩子的影響就不會太大了。


鄉村福英


我雖然在城市打拼。但是我沒有把孩子交給父母放在農村。所以我沒有親身經歷。但是看到很多身邊的人。真的是也有很多的感觸。

他和我們說:每當過年的時候,要回家的時候,那是他們最期盼的,也是最高興的時候。因為一年的時間了。都沒有看到孩子。馬上就可以看到孩子了。那種心情是無以言表的。這快要過年的一個月裡。每天都在想著給孩子給老人買些什麼。去彌補他們一年都看不到的孩子和老人的愧疚。去填補他們內心的想念和期盼。讓他們進村的時候看見老人和孩子站在門口。焦急期盼的眼光的時候。眼淚是止不住的往下流。孩子很遠就在喊著爸爸媽媽。老人是站在門口眼含熱淚。說了一句回來就好。

年過完了。就是打工要走的時候了。孩子那種撕心裂肺的哭聲,不停的在耳邊響起。老人的叮囑,老人的眼淚。一直在眼前浮現。為了生活,我們不得不遠走他鄉,撇下老人和孩子。生活的無奈讓我們。讓我們飽受著離別的痛苦。


穎姐愛嘮叨14644


怎麼說呢,現象或者問題需要從多個角度來看。我們首先分析下父母為什麼留下孩子去大城市打拼。這裡面有兩個問題:

1.為什麼去大城市

2.為什麼不帶上孩子

答案也很明顯

1.農村裡掙錢太不容易,而這個時代哪哪都需要錢。

2.孩子需要人照看。你要知道父母去大城市目的很單純就是去掙錢,帶上孩子勢必會分出來一個人專門照看孩子。


這種現象看起來對孩子很不公平,可是哪個父母又何嘗忍心呢。但是我認為這是這個時代的發展必須要經歷的,社會上一些其他的現象和問題也如此(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因為中國正在一步步變強,每個家庭都在慢慢變得富裕,但是這都是一步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過程是必須要經歷,而很多父母留下孩子去大城市打拼正是這個時代前進中留下的沉重腳印,但是未來是一定是美好的!

所以孩子要多體諒父母,父母要多牽掛家鄉的孩子。

在這裡,讓我們理解和關懷我們身邊每一個為生活拼搏的人。

與大家同行!


三省吾身Andy


要不是生活所迫壓力大,我相信每個孩子的父母都不會把孩子交給在家鄉的老人帶,因為我們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每個孩子從生下來,孩子的父母都想陪伴孩子長大,讓孩子有個美好的童年,雖然孩子放在家鄉由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照顧,他們照顧的再好,在孩子心中也代替不了父母的愛啊,所以感覺他們也是迫於無奈,一,是想讓家裡的老人和小孩有更好的生活,二 ,是想給小孩得到更好的教育。給我的感覺是心酸。


加油16401


我最有發言權了!為了生活,夫妻外出,把孩子交給父母帶,結果1,2年級還算可以的孩子,到了3年級變成了學渣了。4年級上學期繼續學渣,過完年果斷把老婆留在家裡帶,慢慢的成績又上去了!英語從不及格直接上90分以上,從什麼都不會讀到主動每天都讀和背。我個人打工雖然累點,但心裡開心!值


夏啟子



用戶1794082846431


年輕農民夫婦把孩子留在家裡自己二人在外邊打工,這是一個普遍地社會問題,和農民由傳統農業走向市場,走向社會,說白了,農村貧,農民窮,農村每人一畝地,收入夠吃豐收積風險共存,每斤糧價值不了一瓶水,農民上有老下有小,農民孩子上學因貧苦已兩代人在起跑線上己輸給了城裡孩子。為了全家生活,為了孩子上學讀書,有一句名言說沒錢是不行的。農民青壯年只能離鄉背井到城裡打工。農村老人文化知識水平低,根本不能輔導幫助孩子學習和家庭作業等,這種情況在農村是無法回闢和無法改變的。農村孩子永遠在起跑線上就輸給城裡孩子,這就是現代農村真實情況。


安新德


把孩子交給老人管他們在外面打拼,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不想骨肉團聚,叫做無可奈何!


Pang11089


其實作為農村家庭這種經濟條件也是無奈,對於子女的留守和教育肯定是要差些;從兩方面來說:1.自己的子女還是需要自己父母陪同有家庭溫暖使得孩子童年更加快樂幸福成長,2.自己的父母文化教育少隨著社會進步,對孩子的教育輔助培養跟不上,包括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培養都有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