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做婆婆後是願意在家帶孫子還是掙錢僱保姆幫兒媳呢?

諒容


首先我是還沒有結婚的90後以下都是更具我媽媽和奶奶的婆媳關係改良整合總結出來的“理想”狀態的臆想!



一、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身體可以就幫兒媳照顧孩子尊重兒媳育兒想法

誰也不知道二三十年後自己的家庭條件怎麼樣,也不知道又會出現什麼新的育兒觀.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思想理念,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尊重年輕人的想法。畢竟孫子孫女的媽媽絕對是希望自己孩子好的,從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說奶奶和我媽媽的育兒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區別。儘管有意見但是我奶奶從不插手我媽媽對我們的教育方式。

二、做個不護犢子的婆婆

誰家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人家女兒嫁到我家我雖不敢保證會當親生寶貝一樣愛護。但是也絕對不挑刺挑理,儘量讓兒子多理解媳婦理解女人的不易。

三、不和兒子兒媳住


這裡說的是常住的那種,短期兩三天是可以.長期了就算是自己的兒子女兒都會有矛盾摩擦更別說不同生活環境下成長的兒媳,網上有句名言,對兒媳:相敬如賓,各自安好。

四、不參與兒子家的家務事,過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成家之後就應該脫離出原生家庭,我自是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才能不成為孩子的負擔。


佘笑


90年出生懷孕33周,肚子裡是男寶,逃不掉的婆婆命。政策一年一年在變,基層公務員單位不知道多久才能退休。我工作大半輩子退休還要帶孫子孫女,或者就是我養大我兒子還要負責出錢請人照顧孫子,而且按照現在的退休年齡我退休的時候父母都還健在,我是獨生子女,我也要照顧他們,這樣一來那我真是勞碌命了,我想說一句父母對我有養育之恩我應該報答也是我的義務,養育我的子女是法定義務更是為人父母的天職,但是照顧孫子孫女或者出錢請人憑什麼?我沒有什麼傳宗接代的思想,兒媳婦願不願意生都隨她們,孩子跟誰姓都可以。我最多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培養自己兒子,讓他長大後有一份好工作,不菲的收入,充裕的物質生活,這樣他們就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請自己保姆了。


喵了個咪的91436802


這個問題問的好!題主提出了兩種假設:一是出去賺錢幫兒子養孫子,二是在家幫兒子帶孫子。但是,這兩種情況都是建立在婆婆有能力和婆媳關係融洽的前提之上!

我們可不可以再假設一下。

一、你就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雖不貧窮但也不富餘。兒子結婚花幹了家裡全部的存款。(可能還會欠帳)。

二、媳婦家要彩禮、要房、要車,你雖已盡力但人家還不滿意。

三、媳婦掙的錢都自己攢著,家庭開支全花兒子的工資。自己想買啥買啥,不知道存點錢,還各種抱怨丈夫沒本事。嫌棄婆婆家窮。

四、媳婦嫌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不願意和自己一起生活。

五、自己雖然身體沒什麼大病,畢竟年紀大了,體力和精力都差,經常會感到疲憊。再加上沒有存款,也不願意伸手向兒子要,還想趁自己能夠勞動賺點錢防老。

等等,等等。

以上這幾種情況都是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也是大多數家庭存在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媳婦生孩子,你該怎麼辦呢?

如題主所說:第一,出去賺錢補貼兒子僱保姆。那麼自己就根本沒辦法存錢,以後老了怎麼辦?全靠兒子、媳婦嗎?能靠的住嗎?第二,幫助在家帶孫子。你的育兒經驗和方式媳婦又不滿意,經常指責,而且你就是累了也沒人關心一下,覺得是應該的。出了力還不討好。

這就是婆婆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婆婆唯一能做的彷彿只有隱忍,不然的話就要背上惡婆婆的罵名。

我想問一下,這種生活和境遇是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你會不會感到自己生的偉大活的憋屈?在自己老年生活都不能安心自保的前提下,你會怎麼做?

身為母親,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母親都會深愛自己的兒子,而且勝過愛自己。有幾婆婆花錢為兒子娶媳,不希望自己和兒媳好好相處,不盼著兒子婚姻幸福的?

當我們歲數大了,賺錢的能力也越來越低。還是多想自己的後半生自保吧!給自己存點錢留條後路。已經為兒子付出了前半生,如果再為孫子奉獻後半生,那麼晩年窮困的我們不堪想象。

這不是自私,這也是便向地減少兒子的負擔。


鴻運珠寶招


謝謝題主!

對此類問我估計也是目前社會及每個家庭所養兒子的一個普遍問題。至於怎麼樣給兒子及兒媳有一個完整交代,又不傷害兒子及兒媳,能做到兩全其美,確實值得大家共同討論的一個話題。

然而今天我也帶著題主所提出的問題共同參與討論。至於還是外出賺錢僱保姆?還是自己給兒子們帶小孩?只裡確要認真對付的一件事情,如果是外出幹活賺錢,僱保姆,那肯定對婆媳關係的相處,可能會減少不少矛盾,會處在一個親過遠來香的地部,然而對兒子及兒媳又是怎麼想的呢?如果兒子能理解這裡面的情感問題還會好一點,如果不知道的,可總認為兒媳生了孩子,婆婆還不給帶孩子,還要外出幹活,確又是一種說法。

那麼對退休了,還是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裡帶孩子吧?可出現不少矛盾,主要問題是,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男女雙方且都是一個小孩,再生一個孫子或者孫女,即由誰來負責?對於這樣問題,有可能在三四線城市裡,都是自己給帶的多,當然只裡面有一個風俗習慣的問題,如果做奶奶的確實走不開,自己或者是辦了企業,那總是由婆婆在帶著,也就是女兒的媽媽是絕對跑不掉的,反正從我的觀察中就是這樣處理的。

總之,不管誰給帶小孩,婆媳之間,還是要有一種和目感,有一種感恩,尤其是公婆對待兒媳總耍要有一個全新認識,即時代不同啦,現在的兒媳不是過去兒媳,總不能用舊的傳統觀念來對付兒媳了,只能當著朋友看待,只要一家和和喜喜的,開開心心即是不錯的啦,要求不要太高!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顧雲孫



得過且過di瀏覽


美女你好!這道題是設想題。我這麼說吧,喜歡願意帶孫子的人出生年代無關。現代的婆婆的也有不肯帶孫子的,大部分人是願意的,到那時候做婆婆會不會帶孫子?分情況而定:越是你家裡條件好,誰不想清閒,你有錢請保母,經濟寬裕,他就不會帶,相反,經濟條件差的,兒媳要奮鬥,上有老,下有少,一心一意,不辭勞苦的經營家庭,人心都是肉長的,他無怨無悔的帶孫子,減輕兒媳婦負擔。

還有就城市與農村的婆婆有區別,農村人多數願意帶孫子,你不讓他帶還生氣。

城市做婆婆的,整天就是麻將,健身養生,廣場舞,日不著家,甚至夜不覺宿的都有,這些人打死都不肯帶孫子的。當然這是我個人看法,只有相對,沒有絕對!


修煉7788


在農村以前都是公公婆婆在家帶孩子,兒子,媳婦出外打工。年輕人手腳麻利,大腦靈活,適應性強,工作好找,工資相對也高點。現在隨著肓兒觀念的轉變,許多年輕的父母,覺得孩子必須自己帶,將來才好管教。隔代教肓有很多弊端,孩子從小讓爺爺奶奶帶,長大和父母沒有感情。爺爺奶奶大多沒什麼文化,而且特別寵溺孩子。一切由著孩子的性子,說什麼能疼不能打,怕兒媳婦抱怨。更不懂如何科學的教肓孩子。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凍不著,餓不著,看緊孩子不受什麼意外傷害,孩子要什麼買什麼就可以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好帶了,為了減少矛盾,更多的公婆願意讓兒媳婦在家帶孩子,自己出去打工貼補家用。但不管怎麼樣,只要一家人齊心協力,和睦相處就已經很好了。


隨遇而安280705557


我是九零後,首先我不會和兒媳兒子住一起,必須分開住。

看孫子,如果兒媳兒子,需要我可以幫忙。前提我沒有工作。

如果兒子兒媳不需要我幫忙,只需要僱保姆,那就沒問題。這樣我也輕鬆,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條件允許之下。未來怎麼樣?不好說。希望能幫到你。




毛老師的育兒寶典



冷月婚姻育兒


我兒子就是90後,他連對象都沒有呢!哪有那麼長遠的計劃?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