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朋友圈,看看高人怎麼交朋友!

前言

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曾國藩的朋友圈,看看高人怎麼交朋友!


“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


曾國藩認為,人生在世,須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曾國藩善於建立自己的人脈資源,並懂得如何經營人際關係。人際關係好,人脈資源豐富,就意味你得到的機會就會越多,能利用的資源也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選擇朋友是人生最關鍵的一件事情。一個人一生是成功還是失敗,跟他所結交的朋友是否才華出眾、品性優良緊密相關,因此,選擇朋友這件事情我們不能不慎重啊!

曾國藩深知選擇朋友的重要性,無論什麼時候,都十分注意交朋友,特別是那些德才兼備之友。曾國藩所交的益友,對他的人生及事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有給他出謀劃策者,有賞識提拔者,有危難之時兩肋插刀者、從各個角度烘托著他的事業。

在修身方面,有唐鑑、倭仁等人;在鑽研經籍方面,有吳子序、邵惠西等人;在藝術創造方面,則有何紹基。每個人都身懷絕技,都值得曾國藩學習。

這些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心懷大志,都不甘心一輩子平平庸庸、碌碌無為。他們的奮進精神對曾國藩是一種極大的鼓勵。

可以想象,曾國藩生活在這樣的朋友圈當中,每天的進步會有多大。這是曾國藩最終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

曾國藩的朋友圈中,幾乎沒有遠遜於他,並且上進心不強的人。曾國藩不僅要求自己遠離那些能力不強並且庸庸碌碌的人,而且要求他的弟弟們也做到這一點。

曾國藩反對弟弟們去衡陽讀書,其主要的原因便是那裡損友太多,讀書的風氣很不好。曾國藩認為,在衡陽讀書的學生,大多庸庸碌碌,沒有高遠的志向,讀書不上進,喜歡遊蕩。弟弟們若是受他們的影響,也將變得庸俗不堪,所以,他堅決反對弟弟們去衡陽讀書。

事實證明,曾國藩的這一看法是正確的。聽從曾國藩的勸告,前往省城長沙讀書的曾國華、曾國荃,在羅澤南等良師益友的幫扶下,進步非常快。

由此可見,結交能人、遠離庸人有多麼重要。如果你的朋友圈裡有特別庸俗的人,記得立即清理喲!

曾國藩的朋友圈,看看高人怎麼交朋友!


學會給人留面子


曾國藩說,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兩分面子。傷人一分面子,人必損十分面子。為人處世,面子不可不慎。

給他人一分臉面,他人必給你兩分臉面;傷他人一分臉面,他人必傷你十分臉面。

兩個人之間,欠了錢財倒還好說,要是一方讓另一方虧了面子,那兩家就會立刻變為仇人,更不用說什麼交朋友了。為人處世,臉面問題不可不慎!

曾國藩在今人眼中似乎是個不苟言笑、沉穩嚴謹的君子形象。實際上這代表了他成熟時期的性格。早年的曾國藩卻多言健談,愛出風頭,喜於交往。

中國有“禍從口出”、“多言必失”的箴戒,但青年時代的曾國藩喜歡直來直去,“每日總是話過多”,而且常常與人爭得面紅耳赤,這還不算,他還有“議人短”的毛病,經常傷及別人的面子,得罪別人。他自己也深知“言多尖刻,惹人厭煩”,也為此下定決心,減少往來,但就是難以改過。每當朋友間切磋時,曾國藩又常常自持己見,強言爭辯,“只是要壓倒他人,獲取名譽”。

中國人愛面子自古就有光輝傳統。古語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給人以面子,一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二是為了在以後的生活中別人給你面子,這樣就會讓許多難處的關係變為容易,讓許多難辦的事情變得順利,一舉而多得,何樂而不為?

曾國藩的朋友圈,看看高人怎麼交朋友!


不佔人半點便宜

愛佔便宜,這是交友的大忌。一個人總是喜歡佔別人的便宜,久而久之必然臭名昭著,還有誰願意與之共事?

明代人楊繼盛曾經給兒子的遺囑中寫道:“寧讓人,勿使人讓;吾寧容人,勿使人容;吾寧吃人虧,勿使人吃吾之虧;寧受人氣,勿使人受吾之氣。人有恩於吾,則終身不忘;人有仇於吾,是即時丟過。”這既是箴言,也是苦藥,更是一個臨終老人對人性的徹悟。

曾國藩也說,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情願人佔吾便宜,斷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曾國藩認為,從前那些施恩於我的人都是另有所圖,少則數百,多則數千,不過都是釣餌耳。將來萬一我做了總督或者學政,不理他們吧,失之刻薄,理會他們吧,即使施一報十,也不能滿足他們的慾望。

曾國藩在京城八年,從來不肯輕易接受他人的恩惠,不肯占人半分便宜。正是依據這種“不佔人半點便宜“的處世哲學,曾國藩能做到無欲則剛,處處拒絕利的誘惑,而終成一代名臣。

人情是筆債。你佔了別人半分便宜,你就欠了別人半分人情。不佔便宜的人才能不吃虧,佔便宜的人一定吃虧。世界是均衡的,易經上講,陰一半陽一半,他倆一個都不能多,一個都不能少。只要這個多另一個必然少,所以你現在佔便宜了,遲早別的東西是要還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