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那些不會粵語還愛唱粵語歌的人?

羅上林


粵語歌的盛行是依附歷史載體的。這個載體就是香港樂壇最輝煌的80年代,90年代。當時的香港經濟繁榮,號稱“東方之珠”。整個大陸幾乎都沒有與之匹敵的城市。經濟的繁榮,生活的多彩,促使娛樂業的興盛。這一期間推出了很多優秀的歌手,例如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張學友,劉德華,陳慧嫻,李克勤等。他們大多以演唱粵語歌為主。

相對彼時的大陸,經濟剛剛從改革開放中復甦,雖然沒有香港的繁榮。但是人民對生活的追求也更大膽,更自信。這個時候的音樂浪潮也開始了各種探索追逐。而粵語歌這一相對陌生又動聽的音樂,給大陸人感官刺激尤為突出。很多人就開始模仿他們的發音,唱腔。久而久之就廣為流傳起來。

其實粵語歌不只是在香港,廣東地區傳唱,在整個華語地區都比較流行傳唱。這就包含了北方地區,東北地區,這些相差千里的地方,口音自然差異很大。人們也追求時尚,追求新潮的音樂。雖然模仿的不是很像,但是這種追求美好事物,追求時尚氣息的動力要給與支持。

所以,粵語歌說到底也是音樂。既然音樂無國界,那還在乎地區嗎?所以不管模仿的像不像,只要喜歡粵語歌,那就是對它的認可。要支持。就好比那些唱英文歌的,有幾個是百分百發音全對的?所以要認可。


視角在線e


音樂是一種藝術,同時也是一種文化,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

音樂讓人賞心悅目,併為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音樂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淨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我們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

從古至今,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們一直用聲音傳遞情感,有甜美的愛情,滿腔的豪情等等。

音樂發展至今,已經遠遠不只是文化這麼簡單了。通俗點來說,音樂包括的不只是歌詞,還有曲調和旋律。我們通過音樂尋找感情的共鳴,寄託自己的感情。


阿朋正傳


體現了粵語的風韻與中華文化的魅力!


剛強膽壯陳明


我就是這樣的人:不會粵語,但是,愛唱一些粵語歌。

當我“愛上”一首粵語歌曲時,我喜歡它的音樂,喜歡它的優美詞句,也喜歡它特有的粵語韻味。不會粵語,並不妨礙我直觀感受其粵語韻味。雖然自己並不會說粵語,近期也不打算學會粵語,可是,僅僅為了走進這首歌裡,我會破例學一點粵語,稍稍留意其歌詞的發音。

我覺得這樣挺正常啊,沒什麼奇怪的。


曉帆輕舟


大多數人唱歌兒只是情緒的宣洩並非為了出道,為什麼一定要標準?個人認為只要能另自己高興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想唱什麼就唱什麼想怎麼長久怎麼唱,一千個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自己娛樂一下又何必一定要迎合所有人的口味


將軍245872384


東莞人海納百川,接受外來語言,努力學習普通話,歡迎新莞人學唱粵語歌,學講東莞話,互相交流,互惠互利。


雄風144167261


聽到粵語就像聽到越南話似的,渾身起雞皮疙瘩~


聖-尼古拉教堂


我不會說粵語,但我會唱粵語歌,而且很標準,酷狗上唱歌都以為我廣東的


風的季節FJ


我喜歡的,雨中的戀人們,還有溫兆倫的歌,跳舞街都挺好聽的,還有很多,我是閩南人好聽的歌誰都喜歡


用戶1013877943518程


八九十年代粵語歌流行全中國的。粵語歌很多是很好聽的經典歌,不會說普通話的人,也會喜歡粵語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