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色彩平衡基本是大家接觸最多的顏色調整命令了,它的面板如下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色彩平衡有三個選區:陰影、中間調、高光。每個選區下,有三對互補色。所以理論上講,關掉“保持明度”往右加原色會變亮,往左加補色會變暗。開啟“保持明度”,三對互補色,加其中兩原色等同於減第三個顏色,比如紅色加100、藍色加100,等同於綠色減100。

色彩平衡下的陰影、中間調、高光和可選顏色中的黑色、白色、選區範圍有很大區別,前者的選區比後者大得多。調高光的色調時,畫面中所有亮部,包括中間調都會受到影響,陰影也是如此;而色彩平衡的“中間調”與可選顏色的“中性色”選區範圍接近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另外,可選顏色在調色過程中,亮度變化較小,而色彩平衡的亮度變化較大(這也是有“保持亮度”的原因)

我們通過直方圖來觀察“保持明度”對圖片的影響

原始圖片如下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原圖

原始直方圖如下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原直方圖

不勾選保持明度

將紅色+100,可看到直方圖向右移動,明度增加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來大圖對比一下(平均值反映較直觀)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原直方圖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調整後直方圖,亮部像素增加

勾選“保持明度”

將紅色向+100,將直方圖與不勾選“保持明度”對比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勾選保持明度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不勾選“保持明度”

經過上面的對比,我們看到,勾選保持明度,會使直方圖集體左移。也就是,不勾選時,圖片的明度會增加,而勾選上,圖片的明度不會有很大改變。如果大家不想進一步瞭解的話,只需要知道“保持明度”不會使圖像亮度發生很大改變,反之,圖像的亮度會發生很大變化

但是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勾選“保持亮度”後的直方圖好像比原圖的還要靠左,也就是亮度偏暗,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你想深入瞭解色彩平衡,請繼續看,如果不,瞭解上面內容就可以了

其實直方圖下方的數值:平均數,大致反映圖像的亮度,在這三個直方圖中

平均自:122.35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原圖直方圖

平均值:130.68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不勾選

平均值:109.78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勾選

是不是很困惑?我們是加入紅光,不保持亮度,平均值增加,這在意料之中,但保持亮度,亮度是沒有增加,可為什麼會減少呢?

在使用“色彩平衡”中,最令人困惑的就是“保持明度”複選框,如果勾選了這個選項,在進行色彩調整中,隨著滑塊的滑動,圖像各個區域的亮度一直在發生變化,有些區域甚至比不勾選還要劇烈,為什麼呢?

為了簡化問題,我們使用灰條紋進行講解,在“中間調”進行調整

不勾選“保持明度”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上圖設置了兩個顏色取樣點,一個觀察RGB,一個觀察灰度值來反映亮度變化

紅色-100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圖像的中間色調逐漸變為青色,取樣點1只有紅色數值變化,圖像的亮度比以前暗了64%-68%(圖沒截出來)(灰度值越大越暗)

但有人可能不嘛明白,青色比紅色亮,青色不是應該更亮嗎?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如果要得到一種顏色,有兩個途徑

如:得到青色

1、增加綠色和藍色

2、減少紅色

在不勾選“保持明度”的情況下,紅色-100,紅通道變暗,綠通道和藍通道不發生改變,意味著增加綠色和藍色在這裡不能實現

如果增加綠色和藍色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紅通道不改變,綠通道和藍通道變亮,灰度64%-45%,圖像變亮

RGB 圖像是如何轉化為灰度圖像的

將紅-100,可灰度數值只從64-68,亮度變化遠沒有色階變化大,為什麼?

我們要先了解灰度圖像的轉變方法:

30%紅色值+59%綠色值+11%藍色值,綠色灰度值佔比最大

紅色-100,色階雖然變化較大,但轉化灰度所取的紅色值比例卻很小,這就是亮度變化沒有色階變化大的原因

勾選“保持明度”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這時,得到青色兩種途徑都使用,紅色通道變暗,綠色和藍色通道增加

不勾選時只是紅色通道變暗,綠和藍不變,看下圖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勾選,紅變暗,綠和藍變亮,下圖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可是圖像的亮度還是發生變化了64%-56%,因為,三個通道並不是對圖像的亮度值有同樣的影響:綠通道最大、紅通道次之、藍通道最小。綜合計算,圖像變亮

名不副實的“保持明度”

我們繼續將洋紅綠色滑塊拖到最左側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只有綠通道變暗,其他通道沒有變化

若是按上面說的,勾選會使兩種途徑都發揮作用,那這次綠色變暗時,紅色與藍色不是應該變亮嗎?為什麼無變化?說明只有一種產生洋紅的方式有作用,那增加紅和藍色的方式為什麼沒有發生?

原因得從移動青紅滑塊說起,移動青紅滑塊,通過增加綠色和藍色的方式已經飽和,也就是,以後如果要增加藍色,只有拖動藍色滑塊。藍色通道對其他通道變亮的補償作用已經達到最大。

在移動青紅滑塊時,

青紅滑塊:“我要減小紅通道亮度,去增加青色”

黃藍和洋紅綠滑塊:“不行,我們不能改變圖像亮度,會不好看的,如果你要減小亮度,我們就增加亮度來補償你的亮度,但無法還原亮度”

結果,藍通道用盡所有補償能力去補償紅的亮度

然後,洋紅綠這個熊孩子,也想像青紅一樣

洋紅綠:“我也要減小綠通道亮度,增加洋紅”

藍通道:“啊,我沒能力補償你的亮度了,您們玩吧,我不管了”

就這樣,增加洋紅時,藍通道因能力有限,無法再變亮了,就此罷工,除非我自己想玩時,再改變我自己通道的亮度

最後,將黃藍滑塊拖到最左側

六、顏色調整之“色彩平衡”(保持明度深度解析)

圖像回到原始狀態,藍通道變暗,紅綠通道變亮,來補償亮度

紅綠通道最後知道錯了:“藍通道,你辛苦了,你玩吧,我們給你補償亮度”

最後,一切迴歸原始

難怪有時我們,加點青,加點洋紅,再加點黃,結果什麼也沒改變,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保持亮度”才名副其實,圖像亮度不變,圖像也不變,因此要完全保持亮度,圖像就不會改變

總結:

保持亮度並不是完全保證亮度不變,而是一種“亮度補償”

三個滑塊距離越遠,圖像顏色改變越大,圖像保持亮度能力越弱;

三個滑塊距離越近,圖像顏色改變越小,圖像保持亮度能力越強;

“保持亮度”並不是防止圖像亮度改變,而是做出力所能及的補償,補償能力隨著顏色改變的增大而減弱。

OK,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