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混養觀賞魚,魚缸裡的魚會分品種的不斷死去?

在我們養殖觀賞魚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一種情況:那就是在一個魚缸裡混養有很多品種的觀賞魚,發生死魚現象的往往會比較集中在某一兩個品種上,而其他品種的觀賞魚它們就活的好好的,啥事也沒有。

為什麼混養觀賞魚,魚缸裡的魚會分品種的不斷死去?

一、這個問題很常見

1、比如說有一位魚友,他的魚缸裡飼養有藍曼龍和三湖魚,按照我們正常的思維,如果魚兒患病,應該是藍曼龍全部死光光,因為三湖魚比較皮實,可結果是事實正好相反,他的藍曼龍都活的好好的,三湖魚全部拜拜。

2、再一個我們經常遇到的,鸚鵡、地圖、招財魚混養,很多時候都是招財魚最先患病,不是遍體鱗傷、這裡爛那裡腫的,就是無法治療最終死去,而有一位魚友的招財魚就沒事,鸚鵡地圖全部玩完。

為什麼混養觀賞魚,魚缸裡的魚會分品種的不斷死去?

二、這種現象都會有哪些原因呢?

1、水質上的不適應

在我們混養的觀賞魚當中,由於品種眾多難免會顧此失彼,所以說在飼養的水質上不能夠同時兼顧,因此有的觀賞魚就不太適應水質,久而久之就會患病死亡。

2、水溫和食物上不能夠兼顧

在水溫上一般的還不至於出現大問題,但是在食物上就不一定了,有些觀賞魚可能長期搶不上食,或者初入新環境一直受到其他觀賞魚的欺負,所以導致體質較弱從而患病。

為什麼混養觀賞魚,魚缸裡的魚會分品種的不斷死去?

3、應激反應期攝食

這也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我們的觀賞魚是分批購買的,大多數新魚到家是不能夠攝食的,否則很容易導致腸炎的問題,特別是在魚店裡長期捱餓的觀賞魚,我們應該在三天之後緩慢的循序漸進餵食,結果因為和其他魚一樣搶食,最終患病死亡。

4、交叉感染不耐受

這可能是最容易導致某一品種觀賞魚集體死亡的原因,那就是這種觀賞魚對於交叉感染所產生的病菌或者病毒不耐受,有些時候甚至於沒有任何徵兆的集體拜拜。

為什麼混養觀賞魚,魚缸裡的魚會分品種的不斷死去?

5、觀賞魚本身有病和體質太虛

同一批觀賞魚死亡,與我們夠買的觀賞魚質量一定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是一批魚的質量都不太好,那麼它們患病的概率當然就很大了,除非我們一丁點選魚的基礎也沒有,觀賞魚患病到家立刻死亡。

否則的話大部分的觀賞魚疾病,都會在到家之後的一星期或者十天半個月之內爆發,雖然我們看起來它們似乎狀態很好,但是慢慢的各種病態就會顯露出來了,而如果是長時間生活在魚缸裡的原缸魚,一般的體質都比較的強健。

但是也有趕上點背的,新到家的觀賞魚反而沒事,原缸魚全部掛掉。

為什麼混養觀賞魚,魚缸裡的魚會分品種的不斷死去?

三、如何處理?

1、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還是以預防為主,提前隔離觀察為上,對於自己不放心的觀賞魚,可以適當的j進行檢驗檢疫。

2、如果已經發現有不斷地死魚現象,我們只能夠把整個的品種,迅速脫離原缸隔離觀察了,也不要再用原缸水了,使用困好的新水予以單獨治療,有的時候如果是交叉感染,可能使用新水就能夠不治而愈。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