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軒投資王海全:從做實業到投資人,踏實是唯一的道路

點擊藍字,關注“海派高知創業服務中心”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企業做大做強離不開團隊的力量。

因為創業是高風險的,對敢於放下一切去闖一條未知的路的人,我一向心存敬畏。

企業於投資人是客觀存在的,不因投資人的好惡而突然變好或變壞。投資人一定是儘可能的獲取更多的信息從而去觀察、瞭解企業,最後做出投資判斷。

正軒投資王海全:從做實業到投資人,踏實是唯一的道路

王海全屬於比較典型的工科男,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出身,大學畢業後加入比亞迪,從事鋰電池的開發和研究、生產和工廠的管理。從實業出身的他平易近人,顯得沉穩老練,反而沒有傳統的印象裡投資人那種襯衫配深色西服,一貫的紳士和職業範的架勢。

作為新能源行業的一名“老兵”,王海全已經在鋰電池領域有著超過16年豐富的工作經驗。

專業人做專業事,整合資源是未來趨勢

2017年以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政策呈現“跑步入場”的態勢。在政策利好之下,一級市場方面,不少創投機構在兩三年前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潛伏”,資本的介入也使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也初見分曉。

有新能源汽車產業背景的正軒創投,則把目光放在該產業的早期創業項目中,王海全曾經表示,“我們佈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硬件設備較多,如控制系統、駕駛雷達等,大多處於天使期到Pre-A輪階段,是高科技、國內獨創的或者能替代進口產品的項目。”由於基金規模比較小,而且投資週期較長,王海全更想培育一些有可能替代國外壟斷技術的“新苗子”。

“我們接下來會尋找更加超前的技術,比如鋰電池材料前端的,量產的項目不投,我們會在全球找好的項目。”王海全說,目前電池和隔膜紙這個細分領域已經比較熱了,但是人才卻跟不上,因此肯定會進行大浪淘沙的過程。“市場空間比較大、自身有一定的技術門檻、產業鏈看得懂,是我們選擇標的的標準。”

“東西做出來了,是0到1的過程,那麼從1到100的過程就需要一個專業化的人員來運作。”王海全說,術業有專攻,第一步科研機構針對市場做研發,第二讓善於公司運營的團隊跟進,形成生態鏈,將現有資源整合起來,把技術落地孵化,做大做強,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真正的科技創業是需要技術積累,需要沉澱的。

不挑熱門的,只挑合適的

“做實業出身”是王海全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他認為,從做實業到投資人,只有踏踏實實才能走得更遠

“在正軒投資的隊伍裡,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的資源,把做產業的經驗帶給創始人。與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一起成長是正軒投資的價值觀,這就需要投資人有情懷,有耐心。”王海全表示,“正軒投資希望依託管理團隊豐富的產業經驗和資源,去尋找和投資具有企業家潛質的創始人或創業團體,投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方向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

對於項目的選擇,王海全更看好自身熟悉的高科技、創新型的技術推動性企業。投資就是選人。“最重要的是創業者是否有企業家精神,是否有不斷突破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有洞察商業機會的能力、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人格與分享精神,在創業的過程中是否會為自己的目標全力奮鬥。”第二是審查市場空間,企業的產品是否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現在或將來能否高速增長,是否具有一定的技術壁壘,是否有較高的利潤且能快速複製等。他認為,投資是複雜的,投資一個好的企業有時候需要運氣,而投資人往往需要改變自己的片面思維模式,並能夠對被投企業整體和創始團隊做出客觀、真實的評價。

創業最好的時代,中國未來不可限量

比亞迪創立於1995年,由20多人的規模起步,最早從事研發鎳鎘電池,1998年在手機爆發時期佈局鋰電池,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鋰電池充電電池生產商,並結合鋰電池的客戶資源拓展手機零部件業務。比亞迪2003年在香港H股上市,同年王傳福意識到中國巨大的汽車市場和燃油的巨大消耗,收購了西安秦川汽車進軍汽車市場,並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電池,形成了比亞迪IT、汽車、新能源三大戰略,在2015開始進入雲軌市場。

“可以看到,企業的發展並不是一類產品一直做下去,而是需要創始人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商業嗅覺,在自己產品領域橫向、縱向發展,在新的商業機會到來之前,發現並抓住它,這樣企業才能不斷髮展壯大。對於投資人,互聯網投資賺‘快錢’時代已經過去,如何與創業者一同成長才是投資人真正需要考量的一個問題。”在比亞迪深耕的十幾年裡,讓王海全對創業有了更深的感悟。

對於創業者來說,無論創業成功與否,王海全一向報以敬畏之心。創業之路艱辛、痛苦、充滿淚水,對於敢於放棄自己的穩定收入和與家人齊聚的時間,放下一切去挑戰未知領域的人,都是值得敬佩和尊敬的。

現在是一個最好的創業時代,生活穩定、信息順暢、交通便利。“中國有大量的資本,有大量的優秀人才把創業作為首選,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回國工作、創業,中國人又是異常勤奮的一個民族。雖然我國科技實業發展水平離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未來科技創業定能通過我們的快速學習、勤奮工作,不斷自我創新來達到甚至超越發達國家的水平。”王海全說, “就像我們在1997年時往後看20年,誰也不敢想象2017年我國會是這樣的繁榮,同樣的從2017年往後看20年,我們無法想象。”中國未來不可限量。

海派高知創業服務中心歡迎各位看官的評論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