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互助,是“救貧”還是“致富”?

網絡互助,是“救貧”還是“致富”?

最近,大家為德雲社的演員吳鶴臣患病眾籌百萬醫療費吵翻了天。

這個事件飄在微博熱搜上,熱度幾天退不下來。

保哥作為吃瓜群眾,從假期圍觀到上班,事件幾經發酵,目前總算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走向,今天想跟大家來討論一下。

為了照顧不太瞭解這個事件的童鞋,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一、事情是這樣的

5月2日,水滴籌上新添了一個標題為“愛心接力!幫幫我身患腦出血兒子,讓他有個美好的未來!”的求助信息。

敘述口吻為吳帥(藝名吳鶴臣)的母親來春榮,為德雲社做相聲演員的兒子籌集100萬元的腦出血治療費用,這條求助信息由吳帥的妻子發佈在水滴籌上。

網絡互助,是“救貧”還是“致富”?

最初,網友們熱情轉發了這個捐款鏈接,但隨後就遭到了網友的質疑:腦出血花費一般十幾萬就行,求助信息中標出的籌款是100萬,需要那麼多嗎?

然後眼尖的網友發現了細節:發佈求助信息的機型是華為HUAWEI P30 Pro,這款手機在4月11日上市,售價5488元起。

而吳鶴臣的住院時間為4月8日。也就是說,這款手機是在吳鶴臣生病後購買的。

隨後,由居委會開出的吳鶴臣的家庭資產證明提交到水滴籌後臺,父親長年癱瘓,家中兩套房(公房)、一輛車(妻子婚前嫁妝),父母收入每月8000餘元,吳生病前每月6000元,有醫保,家庭存款15萬,但已經全部用於吳的治療,另居委會捐款1萬餘元。

網友情緒就被挑動起來:有車有房,手機用的最新款,還要眾籌?

網絡互助,是“救貧”還是“致富”?

救助鏈接下的留言中,有吳鶴臣妻子張泓藝列出費用清單:

網絡互助,是“救貧”還是“致富”?

清單很詳細:定期複查、長期服藥、康復理療、針灸推拿等費用,甚至連將租房和請護工的費用度計算在內。

這下更是捅了馬蜂窩,保哥覺得用其中一個網友的評論來回復最恰當不過了:

網絡互助,是“救貧”還是“致富”?

至此,整個事件一個大致的輪廓已經出來。吳家有車有房,且有自用汽車等資產,雖然困難,但並非山窮水盡沒有辦法。

微博的評論基本是一邊倒,保哥覺得原因有四:

1.設置的100萬元籌款目標遠超治療費用。

2.吳家的經濟條件可能的確存在困難,但家中有兩套住房,還有自用汽車等資產,但並非已經到走投無路,負荷不動的絕境了,並不符合“貧困戶”的標準。

3.眾籌目標除了目前的治療費用,還包含了後續不屬於診療的花費。比如康復治療、針灸治療等,甚至連天壇醫院附近租房和護工的費用都要網友來買單?

4.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互助資源是有限的,你擠佔了這個資源,那麼條件比吳家更困難的家庭就得不到資助。這種行為堵塞救助渠道,那些真正處於困難中的人群,將無法獲得救助,最終只能走向絕望。

二、眾籌平臺,救的是誰?

這次事件,網絡互助的眾籌平臺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保哥是相當認可網絡互助平臺的。它的初衷是幫助困難家庭度過難關。

但卻被一些有心人利用,成為“發家致富”的手段,而因眾籌平臺求助人經濟情況引發的爭論早已不是第一起。

2016年11月,羅爾憑《羅一笑,你給我站住》文章刷屏朋友圈,在幾天內就獲得252萬元善款。

然後就被爆出,羅爾在深圳有三套房!但是都不能賣,因為在深圳的房子是要留給兒子的,在東莞的一套房是現在的老婆名下的,另一套是以後養老要用的。

隨後是武漢的楊悅。楊悅不僅在武漢有車有房,還開了公司,這家公司還拿到了天使輪風投。她重病之後,在網絡眾籌了20萬元善款給自己治病。

被質疑為什麼不願意賣房賣車或者向朋友借款時,她回覆“需要還”。

這也是平臺需要突破和重視的問題:貧困戶如何認定?審核嚴不嚴格?對求助人經濟情況有無限制?眾籌金額多少合適?

據新京報的報道,下一步,民政部將引導平臺修訂自律公約,針對群眾關切持續完善自律機制,也將動員其他平臺加入自律公約。

而多數網友們則認為,家庭經濟狀況良好的人,不應該出現在眾籌平臺上:

網絡互助,是“救貧”還是“致富”?


網絡互助,是“救貧”還是“致富”?

保哥覺得,眾籌這件事情,對於真正的困難家庭是雪中送碳,但對於靠眾籌“發家致富”的人,消耗的是大眾的善良和信任。

每個人的善良和愛心是有限的,類似事件越多,懷疑的圍牆就越厚,打破它就需要越多的成本。

信任很珍貴,不要輕易消耗,不要“狼來了”。

三、是否還有更體面的路?

從深圳的羅爾到武漢的楊悅,再到這次事件,網絡眾籌與網友間的信任,又一次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公眾的善心不知還經得起多少這樣地被利用,但也有很多人不願意消耗公眾的善心。

況且人的一生當中,遭遇的意外、疾病和困難,又豈是一次眾籌可以解決的。

“我和吳鶴臣自己都是‘月光族’,沒有存錢的意識,這次疾病來得猝不及防。”這大概也是很多人的情況。所以,保哥建議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風險規劃。

怎麼規劃?

首先,社保是國家的福利,一定要配。

與商業保險不同的是,無論你的身體是健康還是不健康,無論你的年齡有多大,都可以報銷。

而且價格便宜,一年幾百塊錢就可以。

所以大家一定要先配好社保,保哥後續也會陸續更新社保的相關乾貨,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其次,商業險很重要。

吳鶴臣在德雲社是有社保的,住院可以報銷相當部分的費用,但並不是可以報銷病後所有的費用。

而吳鶴臣妻子是一個很精打細算的人,費用清單列的詳細又精準:生病需要治療的費用只是冰山一角,後續需要持續治療的費用以及康復理療的費用佔很大的比例。

生病後,家中的存款首當其衝,拿出來通通送到醫院。存款沒有了,收入來源也中斷了,那生病的這段時間的家庭生活開支,後續持續治療和康復理療的費用又從哪裡來呢?

且自己沒有辦法上班工作,還需要別人來照顧,老人的養老錢、孩子的教育金都沒有了來處。

這個時候重疾險的作用就顯現了出來:幫你解決患病後的收入損失

其實我們一般理解重疾險是醫療險的補充,但是實際上是反過來的。

無論是社保還是商保中的醫療險,都是報銷性質的,也就是說,你要先花錢,才能夠報銷。而重疾險是一旦確診了合同中規定的疾病或者程度,就可以獲得賠付。先用重疾險救命,再用醫療險和社保報銷的費用用作之後的現金流。

同時,社保有報銷範圍,這時候醫療險的作用就顯現了出來,這也是保哥為什麼一直強調要買不限社保報銷範圍的醫療險。這樣治療過程中即使用到進口藥、靶向藥、進口理療器械等,也不用再怕花費了。

像吳鶴臣的案例中,腦出血進行了全麻下行腦血腫清除術+去骨瓣減壓術,關於這個腦中風疾病,保哥找到一條相對寬鬆的條款:

網絡互助,是“救貧”還是“致富”?

其中達到“確診後180天后遺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未達到重大疾病‘腦中風後遺症’和‘中度腦中風後遺症’”的給付標準就可以申請理賠。

如果吳鶴臣買了這款產品,那麼確診後的180天就可以獲得30%的輕症賠付,後續保費也不用再交了。

如果達到重症的理賠標準,那麼就可以拿到全額的理賠額了。

如果有商業險作為社保的補充,也不用將家中老人的養老錢都捲進來,更不用落得全網皆罵的境地。

最後,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