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破局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2019中國資產證券化和結構性融資行業年會暨第五屆中國資產證券化論壇年會”6日-8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嘉賓圍繞金融科技在資產證券化領域的發展與生態建設展開探討。

分析認為,在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背景下,供應鏈金融將越來越受到重視,並在金融科技賦能下,全鏈條的運營管理效率將得到大幅提升。同時,供應鏈資產證券化有助於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使供應鏈真正變成“信任鏈”、“共贏鏈”。

金融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破局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供應鏈金融已“躍然紙上”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市場規模2018年達到14.3萬億,有機構預測2019年應收賬款額或將突破18萬億元。

“雖然應收賬款市場規模在持續擴大,但應收賬款的週轉率卻在逐年下滑,說明企業對資金的使用缺乏效率,在這種情況下供應鏈金融的價值將凸顯出來。”平安證券投行事業部債權類業務董事總經理、行政負責人劉春玲指出,供應鏈金融可以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全鏈條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可有效盤活企業應收賬款,解決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深圳前海聯易融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群表示,供應鏈金融的獨特優勢在於,高資質、強信用的核心企業在這條產業鏈條當中,可以用它自身的信用度來傳導、帶動上游和下游信用資質相對較低的企業去進行融資。

“隨著供給側改革、產業轉型升級以及經濟‘脫虛向實’的持續推進,這幾年供應鏈金融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浦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楊斌說。

金融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

多數與會專家認為,金融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將使授信主體的全方位數據完全被掌握,並在結合行業大數據後,通過交叉驗證,擺脫以往佔核心企業額度、要求核心企業硬性擔保等過度依賴的問題,形成更開放的供應鏈金融體系。

中國工商銀行總行公司金融業務部高級信貸經理馮元表示,以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和大數據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應用,能夠更深度地刻畫供應鏈內產供銷的關係,進而釐清上下游產業鏈的整體脈絡。“從產業單體鏈條向網絡式分佈覆蓋,就可以形成這種N個核心企業加N個上下游客戶的模式。”

此外,宋群表示,供應鏈不僅是非常好的金融科技落地場景,而且在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的支撐下,可以大幅提高運營中風險管控能力和審批流程效率,同時還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供應鏈ABS破局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隨著國內資產證券化市場的蓬勃發展,供應鏈金融ABS也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據不完全統計,滬、深交易所批准的供應鏈ABS規模達到9000億元,其中累計發行將近3000億元。

“假設我們什麼都不做,只是把我國企業債期從92天改變到接近全球平均水平66天,就能使近45%小微企業的流動資金壓力自動消除。”宋群表示,買方和賣方的賬期永遠是一對矛盾,但ABS發行可替賣方儘快收回資金,供應鏈ABS無疑將推進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秦波同樣認為,現在已有許多企業發行了資產證券化正反向保理的產品,同時這一現象也正在企業的上下游延展,ABS將使供應鏈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中真正變成“信任鏈”、“共贏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