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投資者質疑 貴州茅臺深夜收監管函

3天前,貴州茅臺集團營銷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千億茅臺”再落一子的喜悅氣氛還未消散,資本市場卻由此掀起軒然大波。由於控股股東涉嫌侵佔上市公司利益,貴州茅臺相關投資者的投訴與舉報電話直抵上交所。

5月7日深夜,上交所火速下發監管函,要求貴州茅臺說明,控股股東成立營銷公司並全資控股情況下,是否擬全盤直銷經營上市公司的茅臺酒配額,是否可能形成金額較大的關聯交易。此外,由於公司營銷網絡佈局正經歷調整,經銷商數量有所削減,貴州茅臺還需說明,上市公司營銷渠道建設的具體規劃安排,以及本次控股股東成立營銷公司與公司前述“營銷體制調整”之間的關係。

遭投资者质疑 贵州茅台深夜收监管函

5月8日,貴州茅臺開盤跌逾3%,隨後其股價震盪上揚並翻紅,截至當日收盤,下跌0.63%,報884.4元。

就目前該事件的解決進展,5月8日上午,《國際金融報》記者多次致電貴州茅臺證券部,但其電話始終處於忙碌狀態。

據記者瞭解,茅臺集團營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4月30日,5月5日上午正式揭牌,註冊資本為10億元。茅臺集團官網顯示,該公司為茅臺集團全資子公司,下設黨群辦公室、紀檢監察室、業務物流客服部、財務部、自營網絡管理部和終端事業部等6個二級機構。

對於該營銷公司的成立,茅臺集團方面表示,這一舉措是實現千億目標,走向國際一流企業的重要事件,下一步該公司將重點針對團購,商超等終端客戶開展工作,實現與社會渠道的錯位發展,推進營銷體制轉型升級。

然而,事情並沒有朝預想的方向發展。有不少質疑聲稱,茅臺集團這一舉動實際上是通過另立營銷子公司和上市公司貴州茅臺爭奪利益,將一部分本該預期進入上市公司的淨利潤轉移到了集團層面。這意味著,上市公司的其他股東們則無法從中分得一杯羹。

“茅臺集團成立營銷公司明顯違背了當初的招股說明書條款。”5月8日上午,一位貴州茅臺的中小投資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根據上述投資者提供給記者的相關資料,當初貴州茅臺的招股說明書中明確提及,為保護其他股東的權益,本公司控股及關聯股東均承諾不與本公司發生同業競爭,同時,公司控股股東與關聯股東還承諾在其經營業務中將不利用在公司中的控股地位或股東地位,轉移利潤或從事其它行為損害股份公司及其他股東的權益。

記者瞭解到,目前貴州茅臺旗下已有一家銷售公司,即貴州茅臺酒銷售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王曉維,由貴州茅臺95%控股,負責茅臺全國自營系統下的33家自營公司。

“茅臺集團成立營銷公司是出於縮短渠道,增值終端直控,平抑產品價格的目的,也是繼雲商之後茅臺直銷化的一個關鍵步驟。”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過,茅臺集團作為貴州茅臺的控股股東,參與到實際銷售的利潤分配,有爭利的嫌疑,確實存在一定負面影響。

實際上,集團層面的銷售公司大舉採購上市公司的核心產品,茅臺並非孤例,白酒另一巨頭五糧液此前也因鉅額關聯交易被詬病多年。

2010年7月,五糧液股份發佈公告稱,其與五糧液集團協商決定,共同出資設立宜賓五糧液酒類銷售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設立後,五糧液集團承諾不再設立與進出口公司酒類業務類似的公司,不再承擔公司酒類產品的銷售。

彼時,五糧液時任董事長唐橋曾公開表示,設立酒類銷售公司主要是為了徹底理順五糧液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既要維護國有股東利益,也要維護中小股東權益,從源頭上解決銷售方面的關聯交易。

然而,就在貴州茅臺被投資者投訴之時,中金公司的研報卻再一次提高了貴州茅臺的目標價。

遭投资者质疑 贵州茅台深夜收监管函

5月8日,中金公司分析師邢庭志、陳文凱在題為《貴州茅臺未來3-5年將深度受益白酒消費高端化浪潮》的研報中稱,貴州茅臺的提價能力仍然沒有完全體現,公司當前股價被低估,同時由於看好茅臺結構升級,將茅臺目標價上調25%,至1250元

也就是說,以該研報發出前一天茅臺收盤價890元計算,該分析師認為茅臺股價還能再漲40%。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