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過是打下南京城,為何就能夠順利繼承大明皇帝位?

踏雪尋梅wsy


明成祖朱棣,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宗室親王謀逆成功的案例!朱棣不過就是打下了南京城,為何就能順利成為明王朝的皇帝?難道沒有什麼阻力嗎?有!明惠帝朱允炆的鐵桿便是最大的阻力。但是,這些人都是這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根本翻不起什麼大浪,在燕軍進入南京城之後,他們只能束手就擒、引頸就戮,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夷滅十族的方孝孺便是屬於這一類人。那麼,其他人不反對嗎?還真沒什麼人反對!



首先說老朱家的藩王們。這幫人是最可能反對,也是最有資格和實力反對的。但是,並沒有。朱允炆即位之後,在齊泰、黃子澄等幾個儒生攛掇之下,開始了粗暴撤藩的進程,對叔叔們廢的廢、抓的抓,搞得朱元璋的兒子們人人自危!朱棣之所以鋌而走險、發動“靖難之役”,這裡面或多或少也有被朱允炆逼到牆角、狗急跳牆的原因。正因為這樣的原因,藩王們早就對朱允炆寒心了,在整個“靖難”期間,有野心的藩王紛紛加入了朱棣陣營,寧王朱權算一個,和李景隆一起打開金川門的谷王朱橞勉強也算一個!至於其他沒有野心的藩王,大多作壁上觀,根本沒有誰出來給朱允炆站臺!從朱棣當初允諾朱權“平分天下”來看,相信不少藩王私下裡都得到過“四哥”大小不等的許諾。從維護自身利益而言,他們不會站在朱允炆一邊反對朱棣。畢竟,朱允炆削藩是事實,但朱棣削藩卻是後來的事情,彼時還不是事實。



再說朝臣。除了朱允炆的鐵桿,朝臣和像李景隆一樣的爵二代們更關心的不是誰來當皇帝,而是自身的利益。朱棣雖然是“造反”,但他是如假包換明太祖朱元璋的親兒子,在明興宗、懿文太子朱標和秦愍王朱樉、晉恭王朱棡去世之後,朱棣是朱元璋彼時年紀最長的兒子,他來當皇帝,並不違背“嫡長子繼承製”的大原則。對於朝臣而言,投靠朱棣算不上是變節。既然面子上已經可以過得去了,大家更關注的自然是裡子。朱允炆已經在大火中不知所終,現在朱棣成了皇帝,如果反對,只能步方孝孺的後塵。但是,如果表示擁護,依然不失高官厚祿,如何選擇?不言而喻。而對於忠於朱元璋的殘存老臣們而言,無論朱標還是朱棣,都是朱元璋的兒子,誰來當這個皇帝,區別並不大!他們都對得起朱元璋,自然也不會激烈反對。



那麼,各地的駐軍呢?自古當兵吃糧,丘八們從來不管誰來當皇帝,誰給他們發餉他們就聽誰的。從宋王朝重文抑武開始,歷朝歷代都在刻意壓制武將勢力,基層武將只能衝鋒陷陣,朝廷的權利鬥爭與他們無關,他們只認皇帝,至於皇帝是誰,不重要!只有姓朱、給發餉錢就行。而彼時朝中的武將,除了參與進抵抗“靖難”的那幾位,幾乎被朱元璋殺了個精光,即便僥倖逃脫的,也基本上年事已高、退休在家了。經歷了洪武朝的血腥屠戮,他們這些人自顧尚且無暇,誰還敢輕易捲入這些是是非非?只要皇帝還姓朱,你們愛誰當誰當!



至於士子階層和普通百姓,士子階層想要通過科舉躋身官場,最不能得罪的就是皇帝。既然朱棣名分已定,自己的未來掌握在朱棣手中,反對朱棣等於是自毀前程,沒有誰會願意拿自己的前程博取虛名!普通百姓則更加無所謂誰是皇帝,中國古代的所謂盛世,也不過就是百姓勉強可以填飽肚子而已,只要能填飽肚子,百姓們根本不會去管這些是是非非!



說到底,朱棣之所以攻下南京之後沒有遭到太大阻力便輕輕鬆鬆成為了皇帝,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姓朱,是朱元璋的親兒子!“靖難”和中國歷史上庶出皇子拱掉皇太子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僅僅是換了一種形式的宗室內鬥。這一點註定了,除了少數敵對方,它不會損害到大多數人的既得利益,既然不會損害到大多數人的既得利益,這些人有為什麼要反對呢?而異姓造反改朝換代就不同了,除了“造反者”一系,其他方方面面都會被重新洗牌,損害的是大多數人的利益,這些人自然要激烈反對!看看明王朝開元建國之初,還有多少元王朝的宗室、貴族和文臣、武將活躍在明王朝的政治舞臺?再對此一下“靖難”之後的朝堂,又有多少不是原來洪武朝的宗室、貴族和文臣、武將?這就是原因!一切皆為利來、亦為利往。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朱棣於1399年至1402年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征戰,成功攻入南京,建文帝也從此失蹤,成為歷史一大謎案。而燕王朱棣也搖身一變成為明成祖,執掌大明王朝的權杖繼續前行。

南京城破,朱棣能繼承大統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1.中央集權,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將自己的九個兒子建藩九邊,皆有護衛,其中以燕王朱棣、寧王朱權實力最強。朱棣深耕北平數十年,擁兵十萬,並以出塞討伐蒙古而戰功赫赫,在軍隊中有很高的人望。朱元璋還給了他一個致命武器“節制沿邊士馬”,使得朱棣在靖難後能迅速調集燕雲地區的大部分兵力。

同時朱棣在籠絡人心上繼承了朱元璋的本色,在北平的所有地方官和將領均倒向朱棣,使得後來北平遭圍攻,竟然有婦人上城頭幫助守城。

自漢代七王之亂以後,中央集權便是一個歷史主流,歷朝歷代都在想方設法解決地方叛亂問題。唐代安史之亂,為後世敲響警鐘,宋太祖趙匡胤乾脆徹底地將天下錢糧轉運中央,至此,地方完全喪失了對抗中央的物質基礎,但同時也導致了抵抗外來侵略的羸弱無力。

北平作為朱棣的巢穴,一旦攻破,根據地也將喪失,朱棣不可能上山打游擊,靖難必將失敗。但對於建文帝也是如此,如若攻守之勢轉換,南京城破,建文帝對全國的統治也將土崩瓦解,這也是建文帝出逃後失蹤的原因。而在南京即將城破之際,建文帝向方孝孺等人詢問對策,得到的回答是“君王死社稷“,也真是諷刺,與兩百年後的崇禎帝如出一轍。

土木堡之變于謙力諫堅守、明末崇禎帝在北京城破後自縊就是最好的例證,天子守國門,失則玉石俱焚。

2.皇室內鬥,文武大臣選邊站

朱棣選擇靖難的時間節點和口號都很有意思。

首先,朱棣選擇了建文元年起兵,此時朱元璋剛剛去世,國家大局未定,年僅22歲的建文帝新君初立,還未建立穩固的統治根基,給人一種皇位還有待爭議的感覺。

就在這時,毫無政治經驗的建文帝在一幫文臣的攛掇下急切地削藩,並且錯誤地選擇了“先除枝葉,再除根本”,先後將周、湘、齊、代、岷五王削爵貶為庶人,可謂殺雞給猴看,如果朱棣是那個畏懼顫慄的猴的話。

可是朱棣畢竟城府極深,在朱元璋去世後極力隱藏真實的自己,不給建文帝削藩以口實,也在建文帝拿其他藩王開刀的過程中,堅定了造反的決心。

憑著二十年的經營,北平城完全是燕王的天下,在靖難之初,完全以逸待勞,極大地消耗了建文帝的進攻鋒芒,導致朝廷損兵折將,卻寸功未立。



反倒是燕王勢力日益壯大,先是寧王的精銳—朵顏三衛被收編,再接著連南軍大將李景隆也作為內應幫助朱棣入主南京。

朱棣靖難,打著“清君側“的口號,直指建文帝身邊的齊泰、黃子澄兩位大臣,並且以朱元璋的《皇明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為幌子,名號上做足了名正言順,從後來靖難成功後朱棣只針對倒向建文帝的“太子黨”,對靖難功臣都大加犒賞,甚至暫時恢復了周、齊、代等王的藩位。



反而是建文帝,在四年平叛期間,反覆貶謫、啟用齊泰和黃子澄,甚至還下達奇葩的命令嚴禁擊斃朱棣,反映了他不懂戰爭和權謀,使得對建文帝忠心成為一種崇高的氣節。可是現實往往是,人都是見利使舵的動物,在南京城破以後,也就沒有繼續反抗的必要了。

3.朱棣個人權威



由於朱元璋製造了“明初四大案”,有能力、有權威的開國功臣幾乎殆盡,導致平叛之初,建文帝派出年邁的耿炳文,甚至還有執絝子弟李景隆,使得朱棣佔盡了先機。

在山東戰事不利,朱棣天才般的冒險,繞過建文帝的大軍,直插南京。而此時建文帝竟才匆忙派慶城郡主、李景隆等人前往議和,甚至提出了割地退兵的謬技,直接反映了建文帝及那群文臣的無知和天真。



朱棣一笑置之,在兵臨南京城下後遲遲不進攻,給足了建文帝投降和自裁的時間,不背殺親侄子的罪名體現了朱棣在勝利即將到手之際仍保持冷靜的成熟,這也是為什麼守城的徐達之子徐增壽也倒戈的原因。

朱棣即位之時,拜謁明孝陵,甚至宣稱“朕為高皇后嫡子”,從皇位合法性上得到了法統的承認。同時,朱棣一再強調是齊泰、方孝孺等人誤導,使得叔侄相殘,並對願意歸附的大臣都予以接納,這樣賞罰分明,讓滿朝文武都自覺地選邊站,天下哪還有不順從的道理?


春秋正義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朱棣打下的南京城不是小小的縣城,也不是偏遠地區的城市,而是當時大明朝的首都,大明天子朱允炆就在南京城中。首都已經淪陷了,豈有不亡之理?而朱棣攻下南京後並不是繼承皇位,而是造反篡位!雖然他自己一直強調他是繼承老爸朱元璋的皇位,但在周圍人看來,他就是篡位。

靖難之戰——朱棣的篡位過程

說到明朝的建文帝朱允炆,真是一位可憐又可悲的皇帝,父親朱標英年早逝,自己雖然深受爺爺朱元璋的喜愛而坐上皇帝之位,但也把他送入了皇權鬥爭的旋渦之中,生性善良且柔弱的朱允炆根本沒有鬥爭的天分。他登基的時候,他的藩王叔叔們個個英勇彪悍,特別是燕王朱棣擁兵十萬,這種強大的壓力一直從燕京漫延到了南京。

明朝藩王的強大其實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他當初給兒子們分封的時候也考慮到這一問題,因此他規定藩王之間不得碰面,哪怕是回京也不能一起回來,必須一王離開後另一王才能進京。甚至在朱元璋去世的時候,他還留下遺詔,要求所有藩王不許回來參加追悼會,當時燕王朱棣想回來也被這一詔書制止。由此可見朱元璋是知道藩王的風險,畢竟漢朝的“七王之亂”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但朱元璋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這一問題,才給子孫後代留下禍根。

科學界有一個定律叫“墨菲定律”,就是說一件事情如果會變壞,哪怕只有一點點可能,但它始終會發生。朱元璋擔心藩王造反,雖然已經儘量去改善這一切,但始終還是發生了。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後,聽取大臣建議進行削藩,結果適得其反,這一削藩政策就像是竹竿捅進了黃蜂窩,不但沒收到效果,反而引起藩王的強烈不滿。燕王朱棣也因此而起兵造反,高舉“誅齊黃,清君側”的旗號殺向南京城,要求殺掉建議削藩的大臣齊泰和黃子澄。

朱棣的造反在歷史上被稱為“靖難之役”,整個過程共持續了四年,從建文元年開始至建文四年結束。

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南京城,大軍把皇宮團團圍住,但朱棣並沒有進宮,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進去殺了侄子會引來歷史罵名,因此他希望侄子能夠識趣的下詔書讓位。然而朱棣沒有等來讓位詔書,卻等來了皇宮的一場大火!建文帝朱允炆把宮殿點著了,大火之中朱允炆不知去向,成為歷史之謎。

朱棣在當年登基稱帝,建年號為永樂。

朱棣能夠順利成為皇帝,主要還是朱允炆的柔弱。

歷史上因為削藩引起戰爭的例子有不少,最有名的就是漢朝的“七國之亂”和朱棣的“靖難之役”,而兩者不同的地方就是漢景帝劉啟比建文帝朱允炆要強硬果斷。

  • 七國之亂其實就是劉啟想削藩,大臣晁錯只是一個引子,但當藩王舉著“誅晁錯,清君側”造反的時候,劉啟馬上就把晁錯給殺了!雖然殺晁錯沒有止住藩王軍隊的腳步,不過可以看出劉啟果斷強硬的性格;

  • 靖難之役的時候,朱棣也是舉著“誅齊黃,清君側”的旗號造反,但朱允炆始終沒有對這二人採取措施,只是在剛開始的時候罷免他們的官職,實際兩人還是繼續留在他身邊出謀劃策,後來還恢復了兩人的職位,最後齊泰和黃子澄是被朱棣清除的。

  • 朱允炆的柔弱不止表現在對待齊黃二人身上,在對抗朱棣大軍的時候,他還下令士兵不可以殺死叔叔朱棣,結果在一場戰役中,士兵完全可以射殺朱棣,但因為朱允炆的這條禁令導致士兵都不敢放箭。(《明史·本紀第五·成祖一》記載:“諸將以天子有詔,毋使負殺叔父名,倉卒相顧愕貽,不敢發一矢。”)

結束語

朱棣奪了侄子的皇位,創建了永樂盛世,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如果朱棣當初沒有造反,大明朝在朱允炆的帶領下能否走向盛世呢?可惜世上沒有如果,時光的車輪只會滾滾向前,不停息也不後退。


水煮汗青


這個問題,不說那些明朝的法統、制度等比較難理解的方面,僅從一點來看,就非常清楚了。

因為朱允炆死了啊!

從當時明朝的形勢來看,朱允炆一死,還有誰比朱棣更有資格繼承帝位?

根本就沒有了嘛,幾個大的強藩,之前就被朱允炆給削了,有點實力的寧王,早就被朱棣裹挾,剩下都是一些弱小的藩王,還有誰敢跟強悍的四哥掰手腕?那是自尋死路好不好。

難道沒有忠於朱允炆的文臣武將了?

那當然有啊,不過主子都不在了,他們再忠心,又有什麼用呢?失去效忠對象了啊。

也有誓死不肯屈膝的,比如方孝孺,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有幾個人,願意以被滅族的風險去對抗一個強勢的君主?

朱棣起兵之初,朱允炆手握強大的兵力,舉全國之力對付一個沒多少人馬的地方藩王,打得怎麼樣?大家也都看到了。

還有誰敢不服?

絕對的實力就是話語權,沒有實力,談再多的制度,談再多的法統,也是空的,朱棣會理你?

槍桿子才是硬道理嘛,自古如此。

何況,朱棣本身能力相當強,在朱棣統治下,除了對建文帝一些舊臣比較殘酷,其他人過得又不差,永樂朝就是明朝的巔峰期了,換了其他人來幹,能幹得比他更好嗎?

當然,至於朱允炆到底死沒死,在朱棣登基後,已經無關緊要了。就算城破之時他沒死,朱棣也會想方設法恁死他,就算他跑出去,朱棣也會追捕他到天涯海角,讓他消失。

所以,即使他真的沒死,逃出了南京,也只敢隱姓埋名,忍辱偷生了。

當然,不管朱允炆到底死沒死,在朱棣主導的官方記錄中,也是要把他記錄成死亡的。


小院之觀


回答這個問題,要先明白當時朱棣打的是什麼旗號——誅齊黃,清君側。就這六個字就證明朱棣師出有名,並非不義之師。

師出有名

因為當時朱元璋曾經親自規定,如果碰到皇帝身邊出現亂臣賊子的時候,各地藩王有權帶兵勤王。而是否是亂臣賊子又沒有一個標準,那麼朱棣就可以理所當然的汙衊齊黃二人為奸臣。所以說此時朱棣出兵起碼在道義上是合乎情理的,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他真正的目的是什麼,但是卻沒有足夠的理由來反駁他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古代出兵往往講究師出有名,因為這樣不僅主帥在道德上負罪感,就拿士兵來說,也能鼓舞他們作戰的勇氣。



內部爭鬥

對於明朝的這些大臣來說,除了朱允炆身邊的幾個忠實擁護者,大部分人都是非常的現實的。這場爭鬥在他們看來就是人老朱家的內部鬥爭,最後誰當皇帝對他們來說都無所謂。除了少部分身居高位的擔心朱棣上臺會後會對自己進行清算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持觀望態度的。誰上臺支持誰,這就是他們現實的選擇。



血統純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雖然不是嫡出長子,但是好歹也算是朱家皇室的正統血脈。這在極其重視正統的古代來說,無疑為朱棣的登基起到了一個鋪墊。這一點來說,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官員,都比較的能夠接受。

朱棣殺伐果斷,恩威並重

這一點其實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朱棣上臺以後,非常的果斷。他一方面清算對自己抱有敵對態度的大臣,就誅滅方孝孺十族來說,對其他的官員是一個很大的震懾。另一個方面,他又極盡的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力量,最好的例子就是恢復了被朱允炆削蕃的幾位王爺的番號,並且任用一些支持他的建文帝舊臣為官,對他們不加清算。



左手握拳,右手拿糖。就是在這種恩威並重的手段下,朱棣得以迅速的穩定了篡位之初的局面。


原創不易,您的一個贊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聽歷史說話


首先必須要提及一點,那就是朱棣起兵是皇室內鬥,和其他人起兵造反不同,如果是異族入侵,或者某個大將造反,估計就算是奪取了南京,後續還會有人繼續抵抗,這就如同明朝末年的情況。


皇室內鬥,大多數的文武官員都在觀望,畢竟不管誰贏,都還是大明王朝

朱棣起兵打仗,本來就有很對大明的文武官員選擇觀望,畢竟這是皇室內鬥,不管哪一方勝利了,大明還是大明,但是如果這些大臣站錯了隊伍,後果可就不一樣了,因此很少有大臣願意豁出性命與朱棣撕破臉皮。

這一切等到朱棣佔領南京之後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南京是當時明朝的首都,國家政權的中心,朱棣奪取了南京,就代表著他已經取得了這場內戰的勝利。

古代打仗一旦城池被攻破,守城的將領就默認失敗,明朝的都城南京易主,也是這個道理,這表明朱棣已經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建文皇帝被傳已經身亡,朱棣以明朝中央的命令下達指令,地方上沒人敢不服從

對於建文皇帝到底是身亡了,還是逃了出去,到最後都沒有個明確的結果。但是大明不能沒有一個君主,朱棣在三次推脫之後,就登上了皇位,成為大明的新主人。

而且朱棣接下來以明朝中央的名義,給各地傳達指令,安撫這些地方大將,那些鎮守各地的官員沒有人敢違抗,畢竟他們的官職是大明給的,現在來的命令也在大明中央傳達的。

這種大局已定的情況下,誰還敢否認,畢竟歸根結底朱棣也是太祖後裔,是帝國的合法繼承人之一。

現在朱棣繼位了,就算是地方上的將領想要起兵反抗,估計他手下的人也不願意,畢竟朱棣是以朝廷的名義下達的指令,這時候反抗,那就是造反,後果可想而知。


總的來說,皇室內鬥,大部分將領都不願意摻和進去,誰能執掌中央,誰能以朝廷的名義發佈命令,大家就承認他的統治,畢竟不管怎麼鬥,大明還是大明。


東方大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搞清楚,對於誰來做皇帝這件事情,朱允炆和朱棣分別是什麼看法。


從朱棣角度:太子朱標死後,皇儲就空缺了。按照慣例,這個時候應該從已故太子的兄弟中再選擇一位立為皇儲,而且當時朱元璋仍然在世,哪有從孫子輩選擇皇儲的道理。而縱觀當時朱元璋其他幾個兒子,只有朱棣最優資格和威望成為新的皇儲。


從朱允炆角度:爺爺已經分過家了,自己的父親朱標得到了最大的一份家產。既然已經分家了,不論爺爺是否在世,父親的這份家產自然由孫子來繼承,這是理所當然的。叔叔朱棣有什麼資格來搶奪自己的家產。


之後的故事大家就耳熟能詳了。朱允炆上臺,重用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儒臣,變革部分朱元璋的制度,同時開始著手削藩。一直心有不甘的朱棣決定起兵,打著“靖難”的口號反叛了。


起兵後,朱棣其實是敗多勝少,哪怕當時李景隆被朱棣打敗,丟了六十餘萬南軍,當時的人們依舊不看好朱棣。也難怪,朱棣以一隅而抗全國,說他螳臂當車都不為過。面對征途上的一次次挫折和失敗,朱棣也動搖過。最後,在姚廣孝的建議下,繞開濟南等軍事重鎮,直取安慶,最後攻入南京。


拿下南京,朱棣之所以能順利繼承皇位,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朱允炆不是被俘,也不是被朱棣殺了,而是失蹤了。

不管怎麼說,朱棣都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一次次強調自己是聽從朱元璋生前的囑託,才起兵的。如果朱允炆被自己殺了,那朱棣起兵時強調的原則就被自己打臉了,就真的是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勢必影響朱棣戰後的收攏人心。因為輿論戰就輸了。但是朱允炆是失蹤了,而國不可一日無君。朱棣上位就顯得那麼順其自然了。


第二,絕大多數的文官集團,都把朱棣起兵看做是老朱家的內部矛盾。

一個是朱元璋的孫子,一個是朱元璋的兒子,老朱家子孫自己爭皇位,但對文官集團來說,都是大明王朝。人心思定是主旋律。既然朱棣已經成功拿下南京,宣佈稱帝,那麼不如水順推舟,朱元璋哪個子孫當皇帝也輪不到自己不是。


第三,登基後的朱棣竭力籠絡舊文官集團,保證其利益。

拿下南京後的朱棣,對建文帝的舊臣就一個原則,順者昌逆者亡。除了朱允炆身邊幾個核心大臣,對於其他文官舊臣,只要願意承認朱棣的皇權,朱棣一概既往不咎,甚至可以加官進爵。這一手,一下就瓦解了建文舊臣的人心。


第四,打著朱元璋的旗號,以示正統。

朱棣上臺後,修改實錄,以各種小說筆法去渲染朱元璋對朱棣的好感。認馬皇后為生母。廢除建文帝的變革舉措,一切以父親朱元璋的成法為準則,是為祖宗之法不可變。修書,改組錦衣衛等,統一意識形態。


第五,朱棣還是存在一定的群眾基礎。

作為朱元璋能征慣戰的兒子,且常年在北方守衛邊疆,在朝中和坊間還是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威名不可謂不盛。而朱允炆做太子時年幼,又常年站在朱元璋身後服侍老朱,雖有仁厚之名,但不見得有多少群眾基礎。


以上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朝史暮想


朝史暮想


朱棣的靖難之役打了近四年,以朱允炆失敗而告終。這裡有個很有趣的問題,朱棣既使打下了南京,朱允炆還擁有南京以外的天下,為什麼朱棣能順利登基做皇帝。並且其當皇帝后全國很平靜,基本上沒有反抗,基本上天下歸心,這裡有什麼玄機?

一、朱棣的大部分靖難戰役基本上是失敗的。朱棣靖難先後被阻於德州、濟南、徐州,可以說頭三年基本上是失敗的。最給朱棣面子的說法是與南軍打成了平手。朱允炆太仁慈,已與朱棣刀兵相見了,還在說:千萬勿傷朕的四叔。幾次讓朱棣從死亡中逃脫,給全國人的感覺好象朱允炆理虧,而且虧的很嚴重。朱棣在靖難之役中的轉機為第四年,聽取了黑衣宰相姚廣孝的建議,丟開一切罈罈罐罐,不顧後方,兵鋒直指南京,拿下京城當皇帝。這個底氣和自信從何而來,來源於天下已歸心於朱棣。

二、朱允炆與朱棣之爭是家務事。在四年的靖難戰爭中,軍隊打仗就象過家家。更有趣的是,朱棣打到南京,看到滿城牆是老爸朱元璋的畫相不敢忤逆攻城。在無計可施,在城外等待時,發小、當年南軍的統帥李景隆開城門獻城,朱棣不廢一槍一彈進了京城。李景隆是朱允炆的大將,代表軍心已歸向朱棣。可見涉及皇家家務事有的官員漠視,有的選邊站、有的投靠,誰有能耐靠誰,這方面朱棣比朱允炆佔優勢。

三、朱棣登基並非非法。朱棣雖為皇四子,庶出,但一直由嫡母馬皇后哺養,可以視為嫡出。太子朱標病斃,朱棣按才華加上又是馬皇后養子,應該輪上他了。朱元璋立皇太孫的做法不靠譜,人們對其正當性,合法性存疑。朱棣的黑衣宰相姚廣孝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一年三百六十天,白天黑夜的鼓動朱棣造反。當時朱棣還在南京,姚廣孝便投靠朱棣,承諾讓朱棣戴上白帽子,王戴白為皇,這個姚廣孝絕對先知先覺。

四、朱允炆生死不明,國家不可一日無主。朱棣打進內城,皇宮火起,朱允炆不見了蹤跡。朱棣想不登基都不行,因為天下歸心朱棣。以解縉為例,當朝的狀元、榜眼、探花三人在南京城破前,在一起討論前途。結束後榜眼眼看朱允炆沒了指望回家上吊殉國,但解縉等人在南京城未破時,便投奔了朱棣。由此看朱棣在所謂的正統的文人中佔有相當的優勢。後來朱棣不顧姚廣孝的一再囑咐,殺方孝孺,還滅其十族。這固然是朱棣很殘暴,從另一面可看到朱棣的底氣。殺方孝孺並沒有出現姚廣孝預測的天下知識分子離心離德的現象,至少沒那麼嚴重。

四、縱觀朱元璋的子孫,朱棣最有當皇帝的水平。朱允炆年輕幼稚,被方孝孺等忽悠,皇位沒捂熱就削藩,弄的明皇室人心惶惶。雖然朱允炆人很仁慈,但皇帝的仁慈只能在表面,無毒不丈夫,朱允炆就缺這個。

朱允炆可能是好人,但不是好皇帝。朱棣不完全是好人,但絕對是好皇帝。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朱棣是好皇帝!


書華36


1402年,朱棣取得“靖難之役”的最終勝利,在南京登基稱帝,定年號“永樂”,後1421年遷都北京。實際上,朱棣打下南京時,仍然有許多反對勢力,尤其是原來建文朝舊臣。建文帝在全國其他地區以外同樣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因此在攻入南京城後,建文帝的不知所終,讓朱棣寢食難安。除了私派“特工力量”全國民間搜尋之外,就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也是尋找建文帝。那為什麼朱棣登基後,依然渡過了不穩固的時期,坐穩了皇帝寶座呢?

第一,朱棣自身的素質很強,本身就有較強的威望。朱棣從小就隨父經歷了很多,有著堅毅能忍、殺伐果決的性格,對於治軍打仗、治國建設、政治權謀都有很強的能力。有能力者得天下,朱棣也讓很多人信服。無論是造反前還是造反後,朱棣都有一定的威望(畢竟自身有能力,也是隨父開國,又是靖難之役的勝利之威)。

第二,朱棣的軍隊戰鬥力是比較強大的。通過靖難之役,燕王朱棣的力量變得更強,其他的藩王勢力則被削弱了,這也是為什麼削藩大業在朱棣手中完成的原因之一。而且朱棣的軍隊因為鎮守邊關,經常與境外敵人廝殺,因此本身的戰鬥力是非常可觀的,非一般的地方軍隊可比。

第三,明朝對於文官集團比較苛刻。明朝官員工資低,待遇相對較差,工作量又大(源於精力十足的朱元璋),到了建文帝時期也沒有多大的改變,因此部分官員對於皇帝的向心力較低。說白了,皇帝隨便換,我還是個官,接著幹就行。

第四,反對朱棣的勢力缺少一個振臂一呼的皇室領袖。影響力最大的又是最正統合法的建文帝不知所終或者已經死亡,其他的藩王無心或者無力叫板朱棣。

第五,朱棣為了鞏固統治,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棄生母而認馬皇后,又恢復祖制,還篡改文獻進行洗腦,使得自己的皇位合法性不斷強化。又大肆屠殺建文朝舊臣,威懾反對勢力。同時,勵精圖治給天下人樹立一個好皇帝的形象,贏得人心。

第六,建文帝和永樂帝之爭,始終是皇室內部問題,屬於家務事。不論誰贏,都有皇室血脈,都有自己的正統合法性(建文帝因為哥哥早夭所以是嫡長孫,燕王朱棣因為太子、秦王、晉王早已經死了,也是輩分最大的一個二代皇子)。

第七,建文帝時期的一些改革措施,得罪了部分的地主階級,尤其是宗教地主階級。在靖難之役時期,朱棣得到了以道衍為首的僧侶地主階級的支持。

第八,反對朱棣的勢力缺乏人才。朱元璋的大量屠殺,已經把能文能武的人才,屠戮一空,從建文帝的智囊團和派出去的將領就可以發現人才的缺少。


學識淺薄,若有不對,煩請指正!


燕月閣


如果是李自成打下南京,他當然不可能繼承大明皇位,因為他不是老朱家的後代呀。

第一,朱棣“靖亂”是皇室內部矛盾,皇位朱棣也有份。只要是跟朱元璋有血緣關係的朱姓子孫都有權利繼承大明皇位,也包括他的侄子靖江王,人家卡梅倫也還在英國王位繼承人上掛著名呢。至於老百姓對於誰做皇帝來說都無關緊要,怎麼都是大明的天下。

第二,朱棣造反的時候他已經升級成老大了。在此之前,老大朱標在洪武25年去世,老二朱樉在洪武28年去世, 老三朱棡在洪武31年去世,這老四就是朱棣了。不知道朱元璋留給孩子們的陰影太大還是冥冥之中與皇位無緣,朱棣由老四熬成了老大,這使得他在登位的宗法關係和政治阻礙上都有了很大的空間。

第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會是領導者。因為在政治活動發起的時候他引領了輿論並確立了各自分工,而由於慣性這種領導力是一直存在的。比如那位倒黴的寧王,最開始他是想到中央跟建文帝“坦白從寬”的,因為朱棣的反覆爭取和威逼利誘直到被裹挾其中而被迫造反。雖然最後成功了,但試問這樣的人怎麼能成為領導者呢?

第四,軍事實力決定一切。這就好比拳擊比賽,要想多得拳王金腰帶必須擊敗眼前的拳王,而其他人沒有這個實力和智謀,更沒有這個膽量。於是,局面只能維持現狀了,而等待他們的將是朱棣進行的“慢刀子割肉”式的削藩,而朱棣只有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