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裡曼丹島為什麼一個不大的島反而分為印尼,馬來,文萊三個國家?

我要學習好12


加里曼丹島可不是什麼“不大的島嶼”,這個面積超過74萬平方公里的島嶼是全球僅次於格陵蘭島與新幾內亞島的第三大島嶼,相當於英國面積的3倍。加里曼丹島又稱作“婆羅洲”,也是全球唯一分屬三個國度的島嶼——婆羅洲北部是馬來西亞與文萊,南部大部分地方屬於印度尼西亞。

如今的加里曼丹島分屬三方,主要還是由於其獨特的自然條件,以及近代歷史而造成。


無法逾越的山脈和雨林

加里曼丹島面積巨大,其中80%以上地方都被茂密的原始雨林所覆蓋,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大型原生雨林區。島嶼中北部有高原山地分佈,海拔超過4000米的東南亞第一高峰京那巴魯峰也在加里曼丹島上。

整個加里曼丹島雨林與沼澤密佈,還有毒蛇猛獸還有大量毒瘴,根本難以逾越。古代加里曼丹島北方有文萊蘇丹國,南方有室利佛逝帝國,兩者都曾稱雄一方盛極一時,然而都沒有能力統治整個島嶼。即便後來殖民時代,荷蘭人也只是佔據了加里曼丹島南部沿海的港口地區,島內大多數地方至今也是人煙稀少。

近代殖民歷史的影響

中原古籍中的“浡泥”就位於加里曼丹島,歷史上的浡泥富有而強大,但也只是控制著加里曼丹島的北部地區。近代的加里曼丹島,北部有文萊,南方則屬於荷屬東印度,當時的文萊還包括瞭如今的東馬來西亞地區。

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後,從文萊手中得到了蘇丹的封地沙巴,後有攝取了砂勞越,文萊的領地大幅度縮水變成如今的樣子。二戰之後,沙巴與砂勞越成為了馬來西亞的一部分,荷屬東印度變成了印度尼西亞,於是加里曼丹島變成了分屬三方的島嶼。

世界上還有不少島嶼因為歷史原因分屬於不同主人,比如新幾內亞島、愛爾蘭島、海地島、火地島等等,甚至加勒比海上面積僅86平方公里的聖馬丁島都分別屬於法國與荷蘭。

更何況,74萬平方公里的加里曼丹島的面積相當大,容納三方並不成問題。要知道55萬平方公里的巴爾幹半島分屬11個國度,中美洲面積52萬平方公里也有7個國度。由於加里曼丹島雨林密佈,雖然資源豐富但卻難以開發,除了沿海至今都是人煙稀少,經濟落後,其內陸雨林地帶到20世紀後期還發現有很多原始部落存在。


澹奕


“加里曼丹島是一個不大的島?”,這個就有點開玩笑啦,如果加里漫丹島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島的話,那全世界也沒有幾個大島了。事實上加里曼丹島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島,面積僅次於格林蘭島和新幾內亞島,面積74.3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日本(37.7萬平方公里)和三個英國(24.4萬平方公里)那麼大,所以說加里曼丹島真的是非常之大。

加里曼丹島,地處熱帶,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島上雨林密佈,人煙比較稀少(只有2100萬人),地屬東南亞,南鄰爪哇海,北臨南中國海。北部有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和沙巴兩個州(東馬來西亞),兩州之間夾著東南亞小國文萊;南部市是印度尼西亞的東、南、中、西四個加里曼丹省。

也就是說,加里曼丹島分別屬於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所有,其中文萊整個國家絕大部分領土都在加里曼丹島上,馬來西亞一半國土在這裡,剩下的加里曼丹島全部都屬於印尼的家當。

至於說家裡漫丹島為何分成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

這就牽扯到近代的西方國家的東南亞殖民歷史,其實,現在東南亞大多數國家版圖格局,基本上都是原來西方國家殖民時代留下的,而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尼就是典型。其實最早加里曼丹島的大部分地區是屬於文萊這個國家,文萊在古稱“勃泥”,還是東南亞的強國之一,所以早期“勃泥”在早期就代指整個加里曼丹島,後來的加里漫丹島這個極具有西方化的名稱則是西方殖民者取的名字。

從公元16世紀以後,荷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等西方殖民帝國進入東南亞,展開了與東方大國的絲綢茶葉貿易,以及香料貿易、殖民地爭奪。加里曼丹島上就有荷蘭和英國等勢力在爭奪,當然,曾經加里曼丹島上還有華人的民間殖民勢力,下南洋來挖金礦的,如什麼蘭芳公司、大港公司等。

但終究華人殖民勢力和土著蘇丹勢力不如船堅炮力的西方殖民者,文萊這個曾經的加里漫丹島大國逐步被荷蘭和英國殖民者勢力擠壓,國土面積越來越小,最後淪為英國保護管,只留下來5000平方公里的國土,而華人殖民勢力也被荷蘭殖民者滅掉。最後形成了荷蘭和英國殖民者控制下的加里曼丹島,北部是英國殖民地,南部是荷蘭東印度殖民地。

二戰後,英國,法國等西方殖民帝國在戰爭中消耗嚴重,加上各民族的覺醒,掀起來殖民地獨立狂潮,東南亞國家也就事而起,脫離了歐洲殖民者控制,但歐洲殖民者留下的殖民地版圖也被這些獨立國家繼承了。印度尼西亞繼承荷蘭整個東印度殖民地領土,馬來西亞繼承英國海峽殖民地的版圖,文萊在上個世紀70年代也脫離英國人的“保護”(控制),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

而加里曼丹島的版圖也就此固定,呈現出現在的領土劃分格局。不過最可惜就是當年的華人殖民勢力,曇花一現,什麼都沒有留下。


大正看世界


一個島嶼並不一定就是屬於一個國家,比如歐洲的愛爾蘭島就分屬於英國和愛爾蘭共和國;拉丁美洲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分屬於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國兩國;新幾內亞島分屬於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南美洲的火地島,分屬於智利和阿根廷;亞洲的東帝汶島,分屬於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不過像加里曼丹島那樣,分屬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文萊三個國家的現象是極為罕見的。

加里曼丹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至3世紀,後來到了16世紀初,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在加里曼丹島上建立的不少穆斯林王國,其中馬辰、三發、蘇卡達納和蘭達克是主要的穆斯林王國。蘇卡達納統治者效忠位於爪哇島的穆斯林國家馬打藍王國,後來位於島嶼北部的文萊蘇丹國開始勢力擴張,曾經一度控制整個島嶼。

同一時期,歐洲殖民者的勢力開始進入加里曼丹島,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人先後開始和當地國家開始貿易,而後英國勢力也進入加里曼丹島,並進行殖民統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開始進攻加里曼丹島,島上的英國和荷蘭軍隊人數十分有限,很快日本就佔領了加里曼丹島。二戰後日本戰敗,加里曼丹島又回到了英國和荷蘭的手中,他們想重新建立統治,但是這激起了當地人民的強烈反抗,最終印度尼西亞軍隊擊垮了荷蘭軍隊,加里曼丹島的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區併入了印度尼西亞。

加里曼丹島上最大城市古晉

在1963年,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巴和砂拉宣佈越加入馬來西亞,英國也放棄了對這一地區的統治,不過位於島嶼北部沿海的文萊自1888年開始就一直處在英國的保護之下,一直到了1984年,文萊宣佈完全獨立,成立文萊伊斯蘭教君主國,在加里曼丹島上文萊的面積最小,僅為5765平方千米。


地理沙龍


加里曼丹島又稱為婆羅洲。這個島可不小,他是臺灣的幾十倍大。島上的印尼人,馬來人,文來人,同屬同一民族,都是馬來人。但是他們分屬不同的部落。歷史上這個島被英國和荷蘭分別殖民。甚至島上的華人也曾經建立了一個國家。但是很快就被西方列強給打敗了。這就造成了島上,文萊,馬來西亞,一個尼西亞,三方勢力割據的局面。






跟麥克出國


怎麼會不大呢?是東南亞最大的島嶼,名列世界前十。主要是其曾經屬於不同的宗主國所致,荷蘭佔據了一部分,英國佔據了一部分,自然是會至少演變成兩個獨立國家的。文萊也是英國殖民地,只是其獨立的晚,沒有與馬來西亞一起獨立建國,自然是單獨成國。馬來西亞其實就是有幾個類似文萊這樣的酋長組織的,只是其合併到一起了。


治國評論天下


早先稱婆羅洲,被英荷瓜分。荷佔部分現歸印尼。英佔部分,文萊(舊譯為婆羅乃)獨立,其他部分與馬來亞組成馬來西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