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這個村每年銷售2億 還將把產品賣到印度、巴基斯坦

许昌这个村每年销售2亿 还将把产品卖到印度、巴基斯坦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整潔的馬路,直接通到每家每戶門前;道路兩旁都有花壇,裡面栽滿了鮮花、綠植……這樣的情形在許昌的鄉村隨處可見。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連續兩年居全省第1位、基本實現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近年來,許昌的美麗鄉村建設取得可喜的成績。這背後,離不開村(社區)“兩委”(黨支部委員會,村、居民委員會)的有力支撐。

每年全村銷售2億元產品

人均收入2萬元以上

“你看這些機器,我們村從原料到組裝成品,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不久後,將會出售到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在許昌長葛市佛耳湖鎮簸箕楊村,該村黨支部書記施海傑指著工廠裡的鋼筋切斷機說,很多外國人都不相信,這些看起來很複雜的機器竟然是在中國鄉村裡製造出來的。

施海傑介紹,在簸箕楊村從事小型建築機械製造,形成規模的企業有16家,還有散戶20多家,每年全村銷售能達2億元,直接促進就業400多人,人均收入2萬元以上,“我們村裡的人幾乎沒有出去打工的,只要他們想幹活,家門口就能就業,不愁沒活幹。”

村民生活得好,離不開村“兩委”班子一心一意為村民做事的熱情。據瞭解,前些年,簸箕楊村是遠近有名的窮村,基層組織疲沓、渙散,村黨支部辦公房屋已經成為危房,還被長葛市定為“基層組織軟弱渙散後進村”。

投資千萬餘元建村企共創大樓

2011年初,簸箕楊村黨支部換屆選舉,被全村寄予厚望的施海傑以高票當選黨支部書記。隨後,新一屆支部立下了軍令狀:要幹就必須克服困難把工作幹好,不愧對我們當幹部一場!

他們組織“兩委”幹部到先進村學習經驗,確立發展定位;建立“魅力簸箕楊”公眾號、黨員微信群進行學習交流,讓黨員時刻牢記身份,發揮模範先鋒作用;通過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推行“一編三定”工作法,加強對無職黨員的管理。

2016年,簸箕楊村成立了集建築機械、文化傳媒、大眾洗浴、百姓大食堂、愛心超市、養老服務等為一體的簸箕楊村鑫正隆實業集團,並投資1000多萬元建起了村企共創大樓,“企業搭臺、百姓唱戲”,為全村幹群提供了創業、就業平臺。施海傑介紹,以愛心超市為例,村裡的貧困戶、低保戶、殘疾人、獨居老人等,每月都會有20積分,如果家裡衛生搞得好,還會獎5分等,有了積分,就可以去愛心超市換生活用品。如今的簸箕楊村發生了大變化:2016年被許昌市委授予“黨建200強村”;2017年被河南省文化廳授予“河南省先進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許昌市委授予“四強基層黨組織”,許昌市委宣傳部、文明辦授予“許昌市首批孝心示範村”等。

曾經的窮村如今街道整潔,還有文體活動廣場

許昌長葛市大周鎮王皮廟社區地處雙洎河北岸,是大周鎮的南大門。

4月上旬,河南商報記者來到這裡時,這裡街道整潔、環境優美,還有文體活動廣場,廣場內有標準化的籃球場、200米的跑道和一些健身器材,旁邊還有一個小公園。置身於此,很難想象這裡曾是一個窮村。“我們村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兩委’班子的助力。”王皮廟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學義說,多年來,王皮廟社區黨支部很注重精神文明建設,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為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實施生活汙水終端處理工程,汙水收集率達90%以上

王學義說,當初,村裡的道路都是土路,不少村民有一個習慣,就是把自家門前的臺階修的特別高,臺階很多時候都會外延到路面上,以至於村裡的道路變得越來越窄,到了下雨天,雨水澆灌著狹窄的土路,經常會造成“看海”的情況,也滋生了鄰里間的各種矛盾,經常有人找他評理。

新的“兩委”班子成立後,他們挨家挨戶地去勸說,拆掉了“越界”臺階,修建了水泥道路,減少了糾紛。還在村裡實施了生活汙水終端處理工程,汙水收集率達90%以上,實現了雨汙分流,減少環境汙染。

另外,社區還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比如重陽節,為發揚敬老愛老傳統,為70歲以上的老人表演節目、發放禮品;一年一度的好媳婦、好婆婆評比,宣傳他們的感人事蹟等。

王學義說,在市鎮兩級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支持、帶領下,他們以廢舊金屬購銷加工為依託,由過去的窮村逐步跨越到富裕村,社區還多次被市裡評為經濟發展、基層黨組織、計劃生育、信訪穩定工作先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