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滷》- 梅滷開壇之時,已是盛夏

醋字拆開為二十一日酉,相傳是酒聖杜康的兒子黑塔發明的,黑塔制酒時偶爾發現酒糟浸泡至二十一日後的酉時,浸出的液體香味撲鼻,酸甜開胃,便把它作為一種新的調味漿使用,用二十一日酉組成一個“醋”字來命名。

那麼在醋發明之前,中國人的飲食中是否缺失了“酸”這一重要的味道呢?並不是。在醋發明之前,中國人用以調製酸味的漿料是“梅滷”。

《梅滷》- 梅滷開壇之時,已是盛夏

江南四月後,青梅下枝頭。人們摘下青梅,裝在廣口玻璃瓶裡,拌入粗鹽密封,放在陽光底下晾曬。為何粗鹽比細鹽好?這我也說不上來,大約是粗鹽逼出青梅中的汁水,來得更直接、粗暴、有力吧?陽光下的青梅有一種特別的光感之美,淡綠與鵝黃兩色交融,自然漸變,分不清哪一顆是真正的綠,哪一顆是真正的黃?帶著薄薄一層絨毛的青梅表皮像是少女的臉龐,令人難免聯想起詩經裡的“摽梅之年” - 那段作為女人最好的年華與時光,雖然仍然帶著青澀,卻心懷對愛情和美好人生的期待。梅子熟時落地,閨女也該出嫁了。

隔著玻璃瓶,陽光下的梅子在瓶中鹽水的醃漬下,日漸變色,青澀漸漸消退,飽滿堅挺的梅子也漸漸癟塌皺巴下來,原先滿滿一瓶子青梅,體積萎縮到起初的三分之二,而滲出的梅滷水則逐漸上升。美麗的失去是令人傷感的,這時候的青梅和梅滷,就像經歷了無數人生磨礪的女子,她需要人們去細細品味,而不是單純的停留在視覺層面上的認知。

《梅滷》- 梅滷開壇之時,已是盛夏

梅滷開壇之時,已是盛夏,帶著梅香的酸,泛著不經覺察的甘,酸甜生津又清毒,成了夏季的佐鼎佳味。這梅滷是寶貝。唐太宗說:“不藉鹽梅,安得調五味?”他把賢臣良弼比喻成烹飪中的各種重要調味料,梅滷的地位不言而喻。在廚師眼中,鹽梅和羹,和的是一道美味佳餚;在領導者眼中,鹽梅相成,成的是和合天下。

民間說“青梅除三毒”,能祛除食物、血液和水中的毒,這在暑毒肆虐的盛夏使用,是極好的。但梅雨之前成熟的青梅無法保存到盛夏,尤其在保鮮技術落後的古代,梅滷、梅醬、梅酒等梅製品成了最好的替代品。我們現在喝酸梅湯,若不是由自己親自制作,大約是很難喝到真正的酸梅湯了。在我國宋代出現了夏季作為冷飲食用的酸梅湯,那是真真正正用梅滷衝調出來的消暑飲料,更令人驚訝的是,宋人的冷藏技術也達到了一定高度。宋人有冰窖,深挖在地底下,用以藏冰。冰塊是冬天從室外鑿取的大塊天然冰,運到隔絕了陽光空氣的地下冰窖裡儲存起來,待到來年伏夏,就可以享用舒爽的冰鎮飲料和食物,譬如酸爽的酸梅湯。夏日炎炎,暑氣攻心,來一杯梅滷與冰糖調製出來的冰鎮酸梅湯,聞到淡淡梅香,彷彿是來自春日枝頭那些浸潤著陽光雨露的青青小梅,清新的記憶喚醒我們厭食的味蕾。相信宋人的生活體驗,其品質是大大超過老祖宗的!

《梅滷》- 梅滷開壇之時,已是盛夏

我想起了多年前,北京的大姨大伯每年回臨海老家探親時,都會帶來聞名已久的老北京果脯,每包果脯裡,是紅紅綠綠各色蜜餞果子:淡黃如玉的蘋果脯和梨脯、紅黃暈染形如勺子般的桃脯、金黃略顯小巧的杏脯、棕紅帶著條條金絲的蜜棗、覆蓋著白色糖霜但有點硬硬的藕脯……這些紅紅黃黃的色調中,一定會有一兩枚幹青鐵龍生般濃綠得化不開的青梅脯。其他果脯純粹是甜,甜得傷喉嚨,唯獨這青梅脯,甜中有酸,特立獨行。小孩子天生愛甜,自然不喜歡酸味,這幾顆青梅脯就被我挑出來,泡在開水裡,成了我自制的土酸梅湯。

醋雖好,比之於梅滷,少了些詩意,少了些情調,鹽梅佐鼎,麴櫱傳觴,箇中深厚的文化,才是最大魅力所在。

《梅滷》- 梅滷開壇之時,已是盛夏

《梅滷》- 梅滷開壇之時,已是盛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