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現在電商越來越不好做了?

地球離我不遠


認同蔣暉說的,不是生意越來越淡,而是大環境在改變,你沒有跟上轉變。

雖然我沒有操作過傳統電商,但是作為無貨源老玩家來說,對於電商平臺的機制研究的可以比你們傳統電商賣家還要透徹,並且知道怎麼優化才能帶來更大的流量,有流量了利潤自然也不會太差。

我作為無貨源玩家,第一就是利用好千人千面的平臺機制,有些時候低價並不是最有力的競爭力,要了解消費者的習性,目前我正在操作的是京東無貨源店群,對於一些非標品的商品,高價反而消費者會更認同。

舉個例子,拉桿箱這件商品,在很多人印象中應該沒有什麼品牌做拉桿箱出名的吧?而這件商品就是非標品商品,對於買家來說,150元的拉桿箱質量要比50元的拉桿箱質量要好,所以很多注重質量的消費者就會選擇150元這款,而便宜貨就不佔什麼優勢了。

而對於無貨源玩法來說,本身上架的就是爆款商品,所以重點在標題優化方面,來帶來更多的自然搜索流量,對於優化標題這塊,很多傳統賣家不如我們這些專業做無貨源模式的。

而無貨源模式也不需要一個店月賺幾十萬幾百萬,單店一個月能賺3-5w就可以了,因為無貨源店投資比較小,運營起來也不用刷單,開車,所以能節省很大一筆開支,把這些資金投資到多個店鋪上,來獲得更多更大的利潤。

這就是我的無貨源店鋪的運營狀況,一個店月銷售額達到6w+,利潤達到3w+,開上10個,20個這樣的店鋪,就能帶來翻倍的利潤。筆者交流探討;seo8539

目前我的團隊操作了300多家無貨源店鋪,月利潤也能達到千萬級別,一點也沒覺得生意慘淡這種情況。。


我今天要加100個


一,運輸成本太高,很多商品的運輸成本高過商家的利潤或廠家的商品成本。二,商品出現質量問題維權太難。三,新商戶無法和老商戶競爭,造成好的越來越好,闢的越來越闢。四,以後的大流通產品基本還是迴歸實體店,奇怪的,季節性的,市面上很難看到的,農業的在網上發展的空間會很好。


龍是我的開心果


瘋狂增長期過後就是平靜期,也就是優化與洗牌的階段,基本進入紅海競爭,難做是常態,必須進行再創新!電商平臺都在創新,商家也必須與時俱進!


徐漢強社群粉銷


第一,競爭力大了,無數的電商平臺起來了,把蛋糕分開了。第二,生產成本提高了,而電商平臺有很多商家,所以為了賣得比別人低,賣得好,很多商家減少成本,讓消費者反感。第三,平臺都在打假,品牌的貨品電商的價格和實體的差不多,所以很多人選擇的線下了。第四,電商平臺越來越規範,平臺為了賺錢,想盡辦法賺商家的錢,所以難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