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胰島素後,改吃降糖藥是不是沒效果了?

手機用戶72298257293


打了胰島素之後,血糖控制如果比較理想,可改吃口服降糖藥,甚至全部停藥一段時間。因為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快速解除糖毒性,恢復部分胰島β細胞功能,最大限度的保存殘存的胰島細胞數量。

什麼是糖毒性?

糖毒性,也即是高血糖狀態。出現高血糖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胰島素不作為,二是胰島β細胞功能下降,分泌胰島素量不夠。長期血糖過高會損害胰島β細胞和胰島素,也影響其幹活積極性,正如我們在高壓、高溫和極寒等惡劣環境中工作效率嚴重下降一樣,胰島β細胞和胰島素也需要溫和的血糖環境。

首先,在一定範圍內,血糖的升高,胰島β細胞也會努力的釋放更多的胰島素,而釋放出來的每個胰島素也是兢兢業業的。但是,長期過高的血糖,胰島β細胞為了保護自己,不會再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先來個“休眠”,正如我們不能一下子把所有銀行存款都用完了,要不後半輩子怎麼過。而胰島素在“高糖”環境下,“幹活”的積極性也下降,胰島β細胞分泌再多的胰島素,降糖效果也不好。

高糖-胰島β細胞衰竭-胰島素抵抗等不斷惡化,最終胰島β細胞完全或者接近完全衰竭,不能再分泌更多的胰島素。

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指的是:每天注射3~4次胰島素,或者使用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進行降糖治療,時間2周~3月。

進行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後,解除高糖毒性(血糖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值),解除高糖毒性對胰島β細胞的損傷,也就是可以喚醒部分“休眠”的胰島β細胞。

國內的中山大學附屬孫逸仙醫院曾經做過一項研究,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2~3周的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後,大概一半患者(每天4次45%,胰島素泵治療為51%)血糖達到理想目標值(空腹<7mmol/L,餐後2小時<10mmol/L),持續一年以上。並且出院後一年不需要使用任何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僅僅靠飲食和運動治療就可以使血糖正常或者接近正常;最大限度的保護胰島β細胞繼續被高糖毒性損害,延緩胰島β細胞的快速衰竭,延長中晚期再次使用胰島素治療時間和併發症出現時間。

初聽患上糖尿病時,大部分都會想:能不能飲食運動控制?就用口服藥,可以嗎?胰島素會上癮,一旦使用就撤不下來了?

不少糖友,剛診斷糖尿病時,血糖就很高,空腹血糖都十幾的,但仍拒絕胰島素治療。記得有個糖友,發現3個月內體重下降一下子下降20多斤,變得瘦高瘦高的,一檢查血糖發現空腹血糖18.3mmol/L。剛入院時,建議他使用胰島素治療2周,剛開始對胰島素治療極其牴觸,堅持口服藥治療,但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喚醒”“休眠”胰島β細胞。反覆溝通下,終於願意嘗試兩週的胰島素強化治療,出院時候,血糖已經接近正常,就帶口服降糖藥回家繼續治療。

而如果繼續堅持拒絕胰島素治療,高糖毒性持續不解除,胰島β細胞持續損害沒有得到較好的遏制,那麼胰島β細胞衰竭速度加快,併發症出現也會比較早。一旦胰島β細胞不是“休眠”,而是真死了,胰島素治療就真的撤不下來,口服藥降糖治療效果也不好。

所以,該使用胰島素的時候,不能一味拒絕。尤其是新診斷的、病程短的,空腹血糖≥1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9%,及早的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可以最大程度的喚醒“休眠”的胰島β細胞,後續口服降糖藥的作用也更好,甚至可以暫停降糖藥。

皮皮兔媽


是否需要用胰島素來降低血糖,主要取決於一些存在的適應症。

一型糖尿病也就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併發症,比如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隨有高血糖的時候。

糖尿病合併有比較嚴重的感染消耗性疾病,視網膜的病變,腎病,神經病變,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等。

婦女在妊娠和分娩的時候。

二型糖尿病也就是胰島素非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經過飲食和口服一系列降糖藥物治療,血糖控制仍然不夠理想,波動比較大。

胰腺全部切除之後引起的繼發性的糖尿病。

除了以上的這些因素,需要用胰島素來調整血糖以外,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選擇敏感的降糖藥物來降低血糖的。即便是使用過胰島素,再使用降糖藥,不會影響降糖藥的降糖效果,仍然是有效的。同時還要注意非藥物的降糖治療,改善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

🍋以上是我回答的部分的內容。 點贊並關注: 私人健康顧問李醫生 可以諮詢個人生理和心理的問題。

抖音 Dr.Lhd


李紅冬醫生


很大一部分打胰島素的患者都有這樣的期望,希望自己能通過口服藥物實現降血糖的目的。畢竟打胰島素不僅不方便,而且還要承受打針的痛苦。


用胰島素降血糖的機制是通過補充外源性的胰島素來彌補機體胰島素的產生不足,從而加強機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而降低血糖。

大部分剛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因為長期的高糖毒性導致自身的胰島細胞功能抑制,不能充分的分泌胰島素,這部分患者通過短期的補充外源性胰島素控制血糖,可以使自身的胰島B細胞適度的休息一段時間,血糖降低後胰島細胞的功能也會有所恢復。這部分患者堅持使用一段時間胰島素以後是可以實現改口服降糖藥物替代胰島素治療,甚至一部分患者停用一段時間胰島素後都可以不用口服藥物,血糖也可以在一段時間維持在正常水平。



但是對於糖尿病病程較長,胰島B細胞殘存減少的患者,單純想通過口服藥物使血糖達標,比較困難,這時候需要更改為胰島素治療,或者口服藥物配合胰島素共同實現降血糖的目標。


對於部分長期打胰島素不能更改為口服藥物控制血糖的患者,也不要認為口服藥物就沒有效果。胰島素配合某些降糖藥物可以實現減少胰島素用量的目的。比如長期打胰島素的患者配合服用二甲雙胍可以實現減少胰島素的總使用量。配合服用阿卡波糖,可以適當減少餐前胰島素的用量等。

所以不能說打了胰島素以後,就不能再改用口服降糖藥物了,或者說口服藥物就無用武之地了。部分患者還是可以實現口服藥物控制血糖的,也可以實現胰島素配合降糖藥物協同控制血糖的。


劉醫生驛站


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

我是一個二型糖尿病患者,我的一個糖友是一型糖尿病患者,我們兩個糖齡都在15年左右,這個朋友,就是天天打胰島素,一天兩次,前幾年靠胰島素還可以維持,血糖控制在7至8個左右。

這兩年血糖控制的很不穩定,胰島素照樣天天打,血糖忽高忽低,醫生說用中醫調理一下吧,結果住進了中醫院,在醫院住了七天就出院了。

通過住院調理,現在又回到了原來的血糖水平,胰島素還是照樣天天二次,這次增加了兩味藥,二甲雙胍一片,拜糖平一片,一天三次。

所以說打胰島素,吃藥或不吃藥,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平時多學習,有病上醫院。


愛陽光12


胰島素是一種外來激素不能隨便使用的,我們在臨床上觀祭到大多數病人用了胰島素後吃降糖藥物就不管用了,產生了很強的依賴性和抗藥性,其實注射騰島素的付作用還是很多的,建議糖尿病人不要隨便使用胰島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