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税引发德国退教潮”,谈信仰的成本与利润

昨天有读者给我发了一则新闻,说德国因为收宗教税,引发了退教潮。

据资料显示,近几年,德国天主教与基督教每年有近30万教徒退教。天主教信徒已从1990年占全国人口的42.7%下降到目前的29%左右,引发教会担忧。

在德国,不管是公司职员还是自己当老板,只要加入了教会,每月都有义务缴纳宗教税。

宗教税缴纳多少呢?主要看两个方面。第一就是个人收入以及需要缴纳税务的那部分收入,宗教税就包含在其中,只要有信仰,就要交钱。另一方面就是看纳税人所在的联邦州。在巴伐利亚和巴登符腾堡两个州宗教税税率为8%,其他州则为9%。

此刻,老朱不觉长叹,耶酥大哥,你老太天真了,想要壮大自己的势力,你得让教徒得到好处才行啊,哪能从教徒身上刮油水儿呢,你就不会学学人家那谁,弄个“耶大”食品,要求全体基督都必须吃耶大食品,同时弄个“耶大”认证,非基督徒不能生产“耶大”食品,想要生产的话,就必须弄个基督徒当厂长,且要向教会缴纳千分之一点五的管理费,如此,基督徒得到了好处,教会也发了,多好?

别看千分之一点五的费率不高,可如果是十几亿人都不得不吃“耶大”食品呢?这庞大的人口基数一天天下来得缴多少钱?有了钱,非但可以不收教徒的钱,相反,教徒家有个啥事儿,还可以伸手帮一把,如此,找到组织了的感觉必会让教徒争先恐后的积极入教,还用得着为教徒人数下降而苦恼吗?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一切的关系归根结底都是利益。

下面,咱罗列一些客观条件,然后每位读者都来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1:如果你信的某个宗教要你每个月缴你个人收入的8%,你会信教吗?

别人会不会我不知道,但我肯定不会,别说8%,就是一个月让我交1块钱我都不会,一块钱可以买两个嗦了蜜呢,一年下来就是一盒子嗦了蜜,够过年逗孩子开心的了,我凭啥要白白给你?你又不是我儿子,我凭啥要把自己的血汗钱让你享受?

2:如果信某个教,便可以拥有要求政府盖大房子呢,房子可以世世代代的继承下去,你会信这个教吗?

如果信某个教,便可以以教会的名义要求政府在繁华的城市街道上给信徒们盖一座大房子,房子外面弄成门面房,出租出去收房租,里面可以用来聚会,洗澡,父母过世了还可以用来当殡仪馆,最重要的是,这种房子可以世世代代的继承下去,你会入教吗?

不管你们会不会,我肯定会,别说是无本买卖,就是叫我掏个也行啊,反正政府的地是白给的,只拿个工料钱又能有多少,更何况,政府还占大头儿呢,而最后,政府拨的地拿的钱却要统统有我的子孙来世世代代继承,傻子才不入教呢。

3:如果信某个教,会为你的或子孙打开另一片仕途,你会信教吗?

如果你信了某个教,若子孙学习好,能成材,他们可以和其它孩子一样从事医生工程师等等职业,那当然好,可可如果你的孩子学习不好,那么,他们还可以比别的孩子多一种选择,那就是,选择学经,去经学院学几年经,出来之后到寺庙里工作,政府给发工资,混得年数久了,当上了住持,还有机会进入国家权力机构,当个众议院议员或是参议院的议员啥的,你会信教吗?

当然会,尤其是在信教的总人数不多,而一个国家的总人口却无比巨大的情况下,原本不成器的孩子利用这种渠道端上铁饭碗甚至掌握国家公权力的概率就会更大,比如,一个国家有10亿人口,而信教的只有百八十万,这样以来,这个拥有10亿人口的国家就会有数以十计的省,数以百计的市,数以千计的县,数以万计的区,这样的话,我教所有学习不好的孩子都可以通过走教会的渠道进入这些省市县区的众议院参议院,再也不用先挤破脑袋去高考,再挤破头去国考了,这一切,是不是只要一想就激动的蛋都哆嗦了?

4:如果信某个教,哪怕你不识字,也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如果,你已年过半百,不识字,顶破天会个两位数的加减法,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即将步入老年的你做的最多的也就是蹲个墙根儿,晒晒太阳,然后啃儿啃女,可如果你信了教,就不一样了,你要没本事,哪怕是到庙里打扫个卫生,也是可以拿国家补贴的,实在不行,背个搭链,到各个信众的店铺中收宗教捐款也可以让你生活无忧,而如果你有幸当了庙里的住持,那你可就擎好儿吧,走到哪儿,一呼百应,政府官员见到你都自动降三级。

无事时,你可以坐在庙里,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喝着茶水,到时候拿本经书嘛哩嘛哩哄几句,然后便可以享受国家的补贴与教徒们的供奉了。不仅如此,只要是涉及到教徒的事情,你都可以以一个尊者的身份施压政府机关,张嘴闭嘴“别让我的面团儿掉到地上”,弄得大官小吏都怕你,说白了,他们不是怕你,他们是怕碰到那条MZTJ的高压线,怕丢了乌沙帽,他们惹不起你,必会转而施压没有组织的非教徒让步,如此,你便可以为信众争取利益的最大化,信众也便会更加的追捧你,久而久之,信众会把政府官员的话当放屁,而把你的屁当成暗示,怎么样?是不是想想就会让人高兴的摩拳擦掌?

早在1756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便提出了质量守衡定律。十几年后,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定量试验,发现了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著名的质量守衡定律。

事实上,世间的一切都是守衡的,比如,人口,再比如,利益。在总人口和总利益不变的情况下,一种人捞的多了,这些利益必是从其它人身上剥削而来的。

说到底,金钱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人性如此,宗教亦如此。当宗教信仰的成本高,利润得不偿失时,信教的人数必会减少;与之相反,当宗教信仰只有利润几乎没啥成本时,信教的人便会像闻到蜂蜜味儿的熊瞎子般蜂拥而至。

许多时候,光嘴上喊这个那个的口号没啥用,想要人们去改变,还是来点实际的,多从钱的角度想想吧,德国的退教潮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