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好的婚姻,離不開這兩個字

01

關於婚姻,楊絳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

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該是能做得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眾所周知,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感情很好,婚姻很幸福。他們的婚姻之所以能保持長久的幸福,除了他們本身擁有的深厚感情外,也少不了他們對婚姻的經營。


楊絳先生是在開明家庭和教育中長大的“新女性”,在家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寶貝女兒,和錢鍾書先生結婚後,卻需對公婆行叩拜禮,學習做“媳婦”,在錢家做“不花錢的老媽子”……

換成一般的女人,肯定受不了這些繁瑣的舊禮節,甚至還可能因為這些外在原因,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鬧得家宅不寧。

但楊絳先生沒有,她由寬裕的孃家嫁到寒素的錢家做“媳婦”,從舊俗,行舊禮,一點沒有“下嫁”的感覺。在她心裡,叩拜不過跪一下,禮節而已,和鞠躬沒多大分別。


02

楊絳先生說:“我愛丈夫,勝過自己。這種愛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覺的相互支持。”

正是因為這份愛,這份理解,楊絳願意為錢鍾書改變自己,犧牲自己,由養尊處優的大小姐,變成圍繞菜米油鹽轉的“老媽子”。

大才子錢鍾書先生,可謂是“生活白痴”。他不會繫鞋帶、走路會摔跤、吃飯用不好筷子,也不會修東西,與楊絳在一起時,生活起居全靠她打點。

錢鍾書生活能力很差,經常像孩子一樣闖禍。他每次犯錯,都要向楊絳彙報,說的第一句永遠是:“我又做壞事了”。

有一次錢鍾書不小心打翻墨水瓶,染了房東家的桌布。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

不久,錢鍾書弄壞了門軸,不能關門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


在倫敦時,錢鍾書額骨上生了一個疔,很久無法痊癒。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治。”


錢鍾書先生想寫一部長篇小說,為了他研究著述志業的成功,楊絳先生要他減少教課鐘點,致力寫作。

為節省開銷,她辭掉女傭,心甘情願做“灶下婢”,親自上陣照顧錢鍾書先生的生活起居。


握筆的手初幹粗活免不了傷痕累累,一會兒劈柴木刺扎進了皮肉,一會兒又燙起了泡。生活艱苦,但她並不感覺委屈,反而覺得在吃苦中也學會了不少本領,很自豪。

錢鍾書可以全身心投入學術研究,少不了楊絳的功勞,因為他知道楊絳永遠是他堅強的後盾。


03

錢鍾書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楊絳一直盡力守護著他的天真氣。

就像她自己說的:“我一生最大的功勞,就是保住了錢鍾書的淘氣和那一團痴氣,讓錢鍾書的天性沒有受到壓迫,沒有受到損傷。”

兩個人性格如此不同的人,在一起這麼久能相安無事,婚姻能如此幸福,離不開楊絳這個妻子的周全。

楊絳為錢鍾書做了很多,錢鍾書並沒有一味享受,他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默默“回報”妻子。

楊絳懷孕時,為了照料妻子,錢鍾書學會了煮飯燒菜,雖經常弄壞東西,卻懂得了如何體貼照顧人。

錢鍾書知道楊絳愛面子,大家閨秀第一次挎個菜籃子出門買菜有點難為情,特地陪她一同去小菜場。

他怕楊絳操勞一家的生活太勞累,便自己關上衛生間的門,悄悄洗衣服,雖然洗得一塌糊塗,統統得重洗,但是他的體貼讓楊絳感動不已。

每一對夫妻都是過命的交情,理解愛人就是理解自己,幫助愛人也是幫助自己。

好的婚姻,離不開互相體諒,她心疼你的不易,你瞭解她的辛苦,如此才能相濡以沫,白頭到老。


04

在婚姻中,兩個獨立的個體生活在一起,總有意見相左的時候,畢竟每個人生活的圈子不同,對生活的要求自然也就不同。


這個時候,如果雙方都堅持自己的決定,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對方身上,力求說服對方,那最後只會使事情複雜化,兩個人會吵得不可開交。

婚姻中,夫妻兩個人需要互相理解,不理解的婚姻走不長。

我們常常以為婚姻很簡單,無非就是兩個人在一起吃飯,睡覺,搭夥過日子。但很多糟糕的婚姻告訴我們,這樣的想法真的太過幼稚。


有句話說得好:“靠近需要努力,感情需要經營,愛不是萬能的,一個人的努力達不到兩個人的關係。”


婚姻是很複雜的,兩個人在一起,單是一個人做得好是不夠的,它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一起經營。

婚姻不是過家家,它需要你的鄭重其事。

兩個人想要幸福,必須學會經營婚姻,學會相互理解與尊重。如此,你才能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生活皆是甜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