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和蒙牛有什麼淵源?

中國陰山作家網


沒有伊利,就沒有蒙牛。

牛根生在伊利工作過16年,16年裡他從一個洗瓶工幹到營銷副總,伊利這所乳製品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牛根生,也為蒙牛培養了很多創業人才。據很多資料介紹:蒙牛的創業骨幹當初大都是在被迫的情況下離開伊利。

蒙牛“借”伊利發展自己。

蒙牛起步的時候,錢少、名無、勢薄、力單,無奶源、無市場、無工廠。更為殘酷的是,蒙牛與伊利同城而居。伊利當時是乳業巨頭,其決策者對蒙牛又特別耿耿於懷。蒙牛當時既要防止被對手踩死,還要在短時間內後發制人。蒙牛的策略是“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借伊利之力發力。

蒙牛從成立之日起就拱手伊利是自己的“老大”,自稱“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

內蒙古乳業的第一品牌是伊利,但內蒙古乳業的第二品牌是誰?沒人知道。蒙牛一出世就提出創“第二品牌”,這等於把所有其它對手都甩到了腦後,利用伊利的知名度,提升蒙牛的品牌。

而對伊利而言,別人奉承自己為老大要比自己恭維自己來得爽,這樣雙方利益同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這種情況下,伊利這個行業老大如果有任何打擊蒙牛的市場手段,一方面會連帶自己,另一方面還有可能引起公憤,蒙牛借勢一下子從平地上了青雲。


孫子李兵解讀


首先申明,我、我們那一代人,不是喝牛奶,是喝冷水長大的!

我們和牛奶的關係,也是最近一二十年,一步步認識和發展起來的!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

回顧伊利的歷史,可以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呼和浩特回民區七戶奶牛戶組成養牛合作小組。

1958年改名為呼市回民區合作奶牛場,擁有1160頭奶牛,日產牛奶700公斤,職工人數117名,這就是伊利股份的前身。

1993年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廠改制,以定向募捐的方式設立伊利集團。

6月14日更名為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96年,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全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


1999年,原伊利副總裁劉根生先生,帶著其幾個事業上的哥們弟兄,憑著老東家伊利公司分給他們的利潤分紅1000萬元,藉助在伊利工作期間學到的運作經營管理經驗,牛根生等創辦了奶業公司一一蒙牛。

牛根生獨眼慧具,以先建市場後建工廠的獨特經營理念,在全國極速擴張,以1947.31%的速度成長速度,成長為1999年一2001年中國成長企業百強第一名,成為僅次於伊利的中國乳液企業第二名,並直逼伊利的冠軍寶座。

作為行業老大老二,伊利蒙牛一直在相互競爭中奔跑!

從原材料供應到終端市場銷售,從產品價格到銷售渠道, 從營銷手段到公共策略,伊利與蒙牛的競爭,幾乎滲透到了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所有環節,並且從來沒有停止過。


我們從現實中,可以發現和認識到,在相當長時間,很多角度上來說,伊利和蒙牛相互借力與合作,往往是大於分歧。

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他們同屬一個行業,共在一個陣營,儘管從表面上看他們互相敵視,就是在這種相互抵制的現實中,他們實現了相互需求與互相得利。

我們進入新時代。新時代就要有新觀念!

我的觀念是,竟管伊利和蒙牛,都是我國甚至世界上的頂級奶業公司,兩個公司也在不斷改善,越來越完善。

但是,要想做得更大更強,伊利與蒙牛應該走到一起!

通過現代制度與理念加強和治理,最終成為全球最偉大的奶業集團公司。為中國和全球客戶,供應更多更好的奶品!

(圖片摘自網絡,感謝朋友提供!如有異議,請在評論區互動!謝謝!)


九文天下


沒有任何關係,如果硬說有的話,那麼它們是一對怨家。蒙牛的老總牛根生在1998年是伊利的副總裁,那年突然被總裁鄭俊懷掃地出門,在此之前,牛根生主管全國生產經營,業績一直特別出色。牛根生白手起家,受盡老東家伊利的刁難和打壓,硬是在重重圍剿之中殺出一條血路,6年之後,蒙牛的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超過伊利成為全國第一。這兩個企業所在地都在內蒙古的呼和浩特

好象是2004年,蒙牛在香港上市。當時伊利因為MBO醜聞,搞得鄭俊懷鋃鐺入獄。

基本就是這樣。後來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個人任何現在是競爭對手關係,想知道更多的可以關注


常熟市琴川街道格蘭努


蒙牛的創始人牛根生以前是伊利集團的副總裁,當時的總裁是鄭俊懷。牛根生的個人能力很強,可以說是功高蓋主,當年的伊利集團可以說是隻知牛根生不知鄭俊懷。雖然牛根生本身沒有那個想法,但是鄭俊懷受不了啊。最後以牛根生的出走結束,可以說牛根生是被從伊利集團逼走了。當年跟隨牛根生出走的伊利員工達到了300到400人,可見當時牛根生的威信之高。1999年,牛根生創立了蒙牛乳業,用短短八年時間把蒙牛乳業做成全球液態奶冠軍,中國乳業冠軍。時值現在仍然是和伊利集團並列的中國乳業前兩強。蒙牛乳業可以說是伊利集團員工創業的結果,高層管理人員很多是伊利出身。


走過來一個讀書人


蒙牛的創始人牛根生最早是伊利的副總。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伊利,帶領楊文俊,白音等手下創立了蒙牛。蒙牛創立初,恰好碰上國家大力提倡多飲用牛奶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由於三聚氰胺事件,蒙牛陷入困境。雖然後面牛根生宣佈,聯想和中海油入股。但是後來被聯想和中海油否認。最後,蒙牛被中糧集團收購,成為蒙牛最大的股東。


笨蛋2373814


伊利和蒙牛就好比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如影隨形……,蒙牛是復原奶,伊利是牛奶製品



百思--不得奇姐


蒙牛創始人牛根生是伊利前副總,當時的正總是鄭俊懷,牛根生能力和人緣強於鄭俊懷,各種原因把牛根生逼走了,後來牛根生和楊文俊孫先紅等在和林建立了蒙牛乳業。後來鄭俊懷鋃鐺入獄,潘剛接手伊利,當年潘剛大概30+歲,青年才俊,農大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